丙子🥐
讀嘛讀嘛 丙子的小抽屜

劉致昕《真相製造》
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 劉致昕 | ...

還沒看完但想先強力推薦的一本書

談網路與數位時代真相如何「被製造」,嚴謹爬梳了假新聞、演算法與網軍如何發展、動搖甚至撕裂群體與社會,內容十分扎實但讀起來一點也不艱澀的深度報導。

好書。世界必修課課本,值得人手一本並仔細研讀。
丙子🥐
如果還在煩惱店長選書不知道該讀哪一本,大推《真相製造》;如果沒在玩讀墨九宮格,一樣大推
丙子🥐
丙子🥐
--

滿喜歡第四章「成為穿牆人」的概念。

> 史托澤強調,社群媒體上資訊流動的方式不是極化誕生的元凶,而是催化劑,扮演使其放大、惡化的角色。但因社交媒體的可操縱性,能透過買廣告投放、製造不實資訊等人工介入,使製造偏見、加重偏見、脫離現實、植入陰謀論都有可能。任何有資源的一方,皆能編織資訊流,進而在人們心裡築牆。

> 社群媒體則讓這道無形的牆沒有地理限制,被牆隔在兩端的群體,漸漸失去對話的動力,在實體世界看見彼此前,已經先相互憎恨,深信彼此水火不容。

有再次被提醒的感覺。其實不止假新聞議題,透過演算法,網路讓同溫層變得更窄而堅固,若沒有主動「穿牆」,實在很難聽見其他聲音。要……要記得拓寬觀點啊
幻月✾町へ出よう
感謝丙子
最近正好想讀書,決定把這本買來看看
季 堤
這本看完我也是在想拓寬觀點這件事,不過就身邊的例子來看,人們還是偏愛同溫層的XD(包含我)
最明顯的狀況是,哪怕踏出同溫層了,面對異溫層的言論,通常不是聆聽或理解,而是試圖辯倒對方或者讓對方明白「你是錯的」
所以後來我都只看書了,因為就算想辯,我也找不到作者(欸)避免自己踏入那樣的狀況裡XD
紀宣(波斯聖壇 稿中
我有聽到這本書的導讀,覺得切入觀點很有趣,而且我好喜歡作者的聲音喔!(重點誤
丙子🥐
幻月✾町へ出よう : 好書值得推推,預祝閱讀愉快嘿嘿嘿
丙子🥐
季 堤 : 是,也包括我。同溫層還是比較舒適嘛……

欸啊後面這一段好難回(詞窮)

同意遇到最終目的是辯倒對方的情況占多數,有時候會覺得煩躁又無力,但偶爾也會跳下去跟著吵啦,最簡單就是在長輩群裏午安您好關於這一點……藉由(激烈ㄉ)對話機會拓寬彼此觀點這樣(欸)
丙子🥐
紀宣(波斯聖壇 稿中 : 哈哈好像真的有不少人是因為作者聲音而來的,我有點意外 xDD
丙子🥐
所以、順便介紹一下,《真相製造》也有錄製相關 Podcast ,給不同閱聽習慣的同學們

真相製造 Reality is Business | Podcast on SoundOn
季 堤
我就颯爽的吵(欸
丙子🥐
---

看完了。一時間也說不上來…hmm……值得反省並時刻提醒自己吧
丙子🥐
https://images.plurk.com/7buWRIIhtaOBBzDy6qaruy.png

對。甚至有時候過於焦慮地想要定位「是或不是與我相同觀點、同一立場」,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固然輕鬆,但同樣危險。(反省)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用至懶人包。整理過的資訊未必絕對中立,它可以作為快速切入議題的輔助,卻並非綜觀全局的捷徑。(當然我們都知道時間與注意力寶貴,或許瀏覽不同立場製作的懶人包是折衷之道,退求其次的辦法。)
丙子🥐
書中後半談「中國聲音」、內容農場與假新聞,離我們實在太近了,忍不住一直劃線
丙子🥐
> 資訊操控:一場找不到衡量成敗標準的戰役
> 「有人講它是無煙硝的戰爭,一點都沒有錯。」

> 現在,我們認定自己在觀測的,是大規模的社群輿論控制(social manipulation),」張哲誠說,「那些中國的個人使用者,他同時是資訊操縱的受害者,卻也是資訊操縱的一部分,因為他真心相信了大量的轉發訊息。

所以為什麼他們吵得那麼如此氣壯。無知是距離自由最遙遠的東西。
丙子🥐
> 問:有人提倡規範政治人物用不透明的方式去做政治的資訊操作,讓一些違反社群規範的政治宣傳方式不再是選項。

> 答:那怎麼先避免中國有這些選項呢?其實側翼粉專最怕的是它被曝光,但是中國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其實也是怕自己被曝光,所以你應該至少要有代理人法去把這些人(此處指境外勢力的代理人)抓起來,如果沒有的話,就會變成這個國家的政治人物無法為自己說話,然後一大堆小市民,講話不受監督,或不用公開,但他們背後如果是中國,那這樣的狀況反而更可怕。
丙子🥐
> 問:有人會認為,理想上來說,民主社會本來就有多元的聲音,夠公開、夠透明、夠包容,自然而然會達到一個平衡,且對話跟討論後會有共識。

> 答:中國錢這麼多,有些人發文有錢,其他人沒有,啊你怎麼說這兩種會達到一個平衡?短時間內如果沒有代理人法,那你只能頭洗下去跟它(中國)一起玩了。我其實也覺得今天如果是個很理想的狀況,把那條線畫出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民主給了大家自由空間,然後極權來利用這個空間滲進來,那請問,這該怎麼辦?你如果沒有辦法防堵這一塊、把它抓出來,然後你今天去把政府的牙齒先拔掉了,那你接下來只會更慘。

……
丙子🥐
然後,關於假新聞和長輩群(抱歉擅自先定位在長輩群了,這是我的情況)

> 「不對話,社會就一定會分裂吧。」

> 須調整溝通的心態,對話的目標不是說服對方,而是資訊互換,知道同溫層外的想法,擺脫被資訊操控奪走獨立思考的可能,即使雙方有不同的看法,對話永遠是為了下一次互動做準備,才能保持長遠關係。

> 從與最親密的人溝通開始補修這堂課,「我們才有抵抗(資訊操縱者)分化的能力,」Chichi 說。
丙子🥐
最後的最後:

> 衷心希望,關於假新聞的討論,除了誰對誰錯、有何居心等等,更多是關於如何補起社會中的裂縫。

作者的希望也是我的希望,但、唉啊,老實說我實在樂觀不起來
季 堤
後來我真的打死不看懶人包 沒空看就不看(喂
丙子🥐
季 堤 : 這……xDD
直接放棄果然還是最輕鬆的 www 開啟對話前先跟對方請假三小時梳理脈絡(不)
季 堤
因為後來我有時間看的話就會看全部,一看全部就會發現每一個懶人包,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立場而且試圖把自己想藏起來的東西雲淡風輕的帶過
我太不喜歡這種被欺騙的感覺,寧可自己找好幾天,慢慢把事情從頭到尾看完
一種莫名的堅持(?)
丙子🥐
季 堤 : 好的堅持(用力握)很累但扎實(起立鼓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