樋口(´∩ω∩`)🎞️
: 長片買了這五部,那Touko買了哪些呢 黑月亮 Black Moon (1975) • 1時 40分 生而為人 Born to Be Human (2021) • 1時 45分 冬日的葬禮 More (1969) • 1時 55分 巴黎食人車 The Cars that Ate Paris (1974) • 1時 31分 懸崖上的野餐 導演版 Picnic at Hanging Rock Director's Cut (1975)• 1時 47分 短護照 總共19個專題 ----- 突然有點抖能不能在15天內看完這些作品,畢竟還要去看猛毒(艸
兒童評審團1:十萬個為什麼 短片數:5 ----------------- Oct 16 《換換瑪蒂達》(Matilda and the Spare Head,I. Meiluna,2020,LT)#黏土動畫 短記: 家長、教師望子成龍,無視孩童所需不斷加壓,任由家長擺佈控制如同木偶的瑪蒂達未曾懷疑過。明明才13分鐘的動畫短片好像歷經了130分鐘的恐怖片。被成績單困住的瑪蒂達,最後能脫困真是太好了。希望每位成人(家長、孩童親戚、教師)都能好好正視雖然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但適度的玩樂是必須的。而動物園的北極熊與其他動物未嘗不是如此?為了一己之私的人哪,要從何說起呢?
Oct 18 《我的企鵝去哪了? 》( City Penguin,F. Frisardi,2020,DE) 短記: 氣候炎熱,學校關閉,兩姊妹只得在家打發時間。妹妹這天才想起把企鵝玩偶Pomito落在學校抽屜。兩人開始想像被遺留在學校抽屜的Pomito現在會在哪呢?一場企鵝公路旅行在姊妹的幻想中展開。童言童語編織出的故事單純美好,加上舒緩的配樂,讓人看了心靜。
Oct 18 《躲進心中的小宇宙》( The Intronauta, J. Arboleda,2020,COL) 短記: 短片材料使用一針見血。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蜂擁而至的資訊形如垃圾壓得人喘不過氣。主角利用自己的繪圖能力逃離現實,讓自己能沉浸於專屬於己的精神綠地。停格動畫材料使用與手繪風格間的迥異完美突顯虛實之間的捉摸、個人心靈與現實間的拉扯,誰才是最後贏家?
Oct 23 《西班牙小情歌》(A Love Song in Spanish,A. E. Tejera,FR/PA,2021) 短記:獨裁軍政走入國家,受軍旅創傷的丈夫也帶著獨裁走入自家,讓深愛彼此的兩人關係走了味。影像中搭配些許對答、自言自語,回憶過去兩人美好時光,錯縱交雜著軍政府的行軍及街頭喊抓人民,不變的是妻子看似懊悔的苦痛吶喊「為何神讓我愛上你?」痛苦的兩個人神貌分離,看到妻子坐在廁所,丈夫站在門外即為最佳寫照。
Oct 23 《寂靜迴音》(What Resonates in Silence,M. Blin,FR,2020) 短記:有時他人(成人)的顧慮反而會成為孩童內心的一些遺憾及困惑。一起面對死亡很困難但卻是能讓彼此正視到人中有一死的事實。純然詩意的旁白,畫面抽象中參雜著現實,短短8分鐘帶來的藝術感及其主題的沉重感反而給人一種這一切再自然不過的感覺。
國際組8:不該只是女人才看 短片數:5 Oct 23 《說好的性福呢》(Granny's Sexual Life,Urška Djukić,SL/FR,2021) 短記:雖然手繪動畫呈現方式極具幽默,但配音等地讓我在電腦螢幕前不斷乾嘔。其實女性從古至今扮演的角色不只有生產工具而已,卻一直被當成生產工具、洩慾對象,這短片看得好不舒服又好讓人傷心。短片裡祖母及其他女性所受的痛苦及對於丈夫、性的恐懼,透過配音,蔓延出來。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出現了。
Oct 24 《來不及就噗啾了》(Squish,Xavier Seron,BE,2020) 短記:好暗黑的喜劇。看似和諧、大融合的生活底下,導演以他的荒謬手法帶出其暗潮洶湧的社會問題。這片子真是有些獵奇,那股詭異的恐怖感會讓人愣在原地。黑白片真棒...,給人一種它好像不是真實的感覺,觀眾看到的似真似假。
《像極了天堂》(A Little Bit of Paradise,Andrzej Cichocki,2020) 短記:寫實紀錄片。邊看邊想孩子的未來發展會是如何,又想著自己在世界的另一端想著這樣的問題也太矯情。導演想營造的溫馨單純感,可能也有點矯情吧(被打死) =========================
影像高雄 Oct 24 《那一個晚上》(The Protest,許慧如,TW,2021) 短記:希望勞工環境有進步,雖然我想黑心仲介仍占多數,真心希望每位勞工能得到應有的待遇,大家都是來問口飯吃的,不需要這樣對待他人。看到後面真的內心一直喊「快回去,這裡不是人待的,快回去...」 《男人的遠洋》(Men Drifting on the Ocean,柯妧青,TW,2021) 短記:真相為何不得而知,只能想著其實還活著。老話一句,大家都是混口飯吃的,不要分你我也不要把人都當傻子,平安至上。
Oct 24 《無家女孩》(Homeless,戴薇,TW,2021) 短記:「不要去兒童之家了」 小女孩演得好好,冷靜拭淚看得好鼻酸。突然出現交集的一老一孩在偌大的城市裡試著找到可以容納兩人並可稱之為家的落腳處,兩人雖各說各地但那股和諧感看得人不自覺揚起嘴角。在短片中出現的社會人士在我眼裡是選擇漠視實際上需要幫助的兩人,尤其是睜眼說瞎話的房仲,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但反過來又想,當我們認為需要幫助的人而逕自給予幫助時,那是真的幫助嗎?
Oct 25 《夜色將至》(Soon It Will Be Dark,Isabell Heimerdinger,DE,2020) 短記:美到出水。單純收音放出來的大自然及農民工作時的聲響就舒服的讓人想闔上雙眼,讓風與樹緩緩來襲。邊看邊想家,看到最後想著「這太厲害了,可以這樣做下去不累嗎,看得我好累,想到小時候也是一直低頭拔草就好累。」 不需要說什麼就好美,好想躺平啊
Oct 25 《娜雅實境秀》(NAYA,Sebastian Mulder,NL,2021) Der Wald hat tausend Augen. (森林有千隻眼盯著你) 短記:紀錄保護動物的人沒問題,其他牧場主人為了保護財產採取措施能理解,其他人類到底鬧夠了沒?跟風組團看熱鬧的人、想試試運氣炫耀一番的獵人,鬧夠了沒?不能讓動物好好的過自己的日子嗎?到底惹了你們什麼。真的是get lost, human beings.
兒童評審團2:完美家庭故事? Oct 26 《我的阿婆是一顆蛋》(My Grandmother Is an Egg,張吾青,TW/UK,2021) 短記:童養媳又是女性在古時到現今都還可能存在的悲哀、荒唐、任人宰割的產物。或許誇大其辭,女人身兼傳宗接代任務、家庭主婦及工作人任務,每天只要下蛋的母雞都沒這麼可悲。 很喜歡導演拿家中經歷,用了雞蛋這貫穿了阿婆的一生的商品,比喻阿婆(女性)在當年如同雞蛋般的可被買賣,在還幼小脆弱時被交易,但成長過程中又如同雞蛋殼般的堅硬地撐過一切。 如果有錢就不會被叫去做東做西,當物件被交易。不過這社會惡意太多,有錢還會被說話,呵。
台灣組4:把物繫上了想念 Oct 26 《水中的女孩》(Girl in the Water,黃詩柔,TW,2021) 短記:水彩加粉彩營造出點天真爛漫感,但整個故事卻是女子的自我療傷過程。短片的視覺效果明喻、暗喻處理驚人,和著溫暖的配樂設計,觀看時內心驚嘆連連。修補壁癌就跟身上結痂的傷一樣,要處理他很痛但總有一天會痊癒的,看到一半好想衝進去畫裡給女子一個擁抱。
台灣組2:屁咧,酸酸甜甜才不是長大的滋味 Oct 27 《對摔》(Versus,張子祥/戴,TW,2020) 短記:場上的角力,人生的角力,剎那間決勝負的角力,想盡辦法衝出勝利,衝出自己的路。中後段主要紀錄的選手他的比賽過程真的很沒用的紅了眼眶(愛哭鬼是我),大概就是那麼點感動吧。片末教練的那一番話真的好溫柔,在意選手在不在賽後後悔而哭,在意的是精神、在意的是選手的心態,沒有絕對的強。這一段話真是帥一把的讓人軟掉。
2021雄影 2021KFF
----
是說看到文案寫超重口味版的緝魂都不曉得要說什麼了w (好像不只一部電影,閉幕片《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寄身殺手》
而且還要看猛毒
=> 一打開專刊看到《良夜不能留》的第一個想法
------------------
短片
隔離丁尼短片集 — 《懸日與掛月》、《我在隔離中》
線上放映售票資訊
|單片價
早鳥優惠票 120元/張
銷售時間:10.02 Sat. 12:00 – 10.14 Thu. 23:59
※購買時輸入序號2021KFF方可享優惠,不限購買張數。
長片/單元短片全票 150元/張
銷售時間:10.15 Fri. – 10.31 Sun. 21:00
※高雄拍系列短片除外
早鳥優惠票 320元/套
銷售時間:10.02 Sat. 12:00 – 10.14 Thu. 23:59
全 票 400元/套
銷售時間:10.15 Fri. – 10.31 Sun. 21:00
※《通往世界的起點》影片分級為限制級,限實體放映
|短 護 照 699元/張
銷售時間:10.02 Sat. 12:00 起
※限量200份售完為止
※不可觀看開幕短片《隔離丁尼》、高雄焦點:高雄拍系列
-------------------------------------------------
想放棄雄影,找不到購買線上觀看的入口 & 如何成為會員
這平台真的難用到子宮發火 *明明在另一噗友的噗跟著火過,要來研究的時候真的無法止歇的大火燃起欸
一直記成 9/29 12:00PM 開賣,讓我很擔心,因為要搶猛毒XD
▾ 一鍵前往,開賣先到處逛逛或是先辦會員 ▾
疫情的關係讓今年的雄影變得不太一樣,我們貼心準備了線上放映平台,不管你在家、還是搭高鐵、還是你剛好在等待打疫苗(?)😎,只要擁有帳號、擁有萬能小卡 沒錯我說的是信用卡 就可以在線上放映平台,輕鬆自在的享受電影旅程,歡迎進入虛擬的電影時空,跟我們一起線上謎幻 — — —
.
注意!所有影片於10.02 中午 12:00後才可以購買, 目前看到的售完不是壞掉
歡迎將影片先收藏,開賣當天的鬧鐘設定好,上線搶座位啊!!!
(PS 10.02-10.14只要線上輸入2021KFF享票價8折)
同時還要看實體的年代售票,這樣…真的…不OK…
黑月亮 Black Moon (1975) • 1時 40分
生而為人 Born to Be Human (2021) • 1時 45分
冬日的葬禮 More (1969) • 1時 55分
巴黎食人車 The Cars that Ate Paris (1974) • 1時 31分
懸崖上的野餐 導演版 Picnic at Hanging Rock Director's Cut (1975)• 1時 47分
短護照 總共19個專題
-----
突然有點抖能不能在15天內看完這些作品,畢竟還要去看猛毒(艸
這次設計真的好不人性啊啊啊啊
但線上長片都還沒買,話說是不是只能單部單部結?
看到有留言說刷到銀行打電話確認/一時被拒刷
同時我有另外買兩部女影的片子,就怕會看不完😅還好啦到10/31的23:59,可以在去電影院的路上一邊用手機觀賞,我記得可以登錄3台裝置!
--
看有人很困擾分享一下購票好了:我是分開一部一部買+沒有第一時間購票(差不多下午4點多)買票沒有不順也沒有退刷等問題呢,提供參考!
(抱歉佔了強的噗)
樋口(´∩ω∩`)🎞️ : 東京貴族我想說未來可能會上串流平台就捨棄了XD;不用抱歉啦~~大家都在這平台上經驗交流咩,沒問題的。
那我也分享我的經驗,確實是得一部一部結帳,他無法一次結清,所以我也是刷了五次120元的卡,帳單上看起來確實有被盜刷的嫌疑,如果被銀行拒刷對方可能是刷超過五次?單次刷單片非常擾民,但或許對主辦方/線上平台來說比較好計算次數?不過這次的體驗未來雄影有類似的線上影展,我都會閃掉,整體經驗太不快了。
我昨天查了帳單發現還有多扣2元的國外手續費欸,還是該不會只有我的被扣?我是用花旗卡。感覺雄影平台算是國外的串流平台,所以當成單部電影租借吧?🤔
女影是要去現場看,好久沒去電影院好期待,最近都撞在一起,所以我也直接錯過北影了。
會唷,他有特別提醒會收國外手續費 ( ´∀`)σツンツン 這噗有提到 w
整個平台就是跟國外串流平台合作,所以刷卡才會有手續費問題。如果信用卡是現金回饋,其實可以相抵(是拿現金回饋信用卡刷的)
看起來~大家電影看起來~~~
短片數:5
-----------------
Oct 16
短記:
家長、教師望子成龍,無視孩童所需不斷加壓,任由家長擺佈控制如同木偶的瑪蒂達未曾懷疑過。明明才13分鐘的動畫短片好像歷經了130分鐘的恐怖片。被成績單困住的瑪蒂達,最後能脫困真是太好了。希望每位成人(家長、孩童親戚、教師)都能好好正視雖然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但適度的玩樂是必須的。而動物園的北極熊與其他動物未嘗不是如此?為了一己之私的人哪,要從何說起呢?
短記:
充滿豐富色彩,吸睛效果十足。色彩配樂讓人無法移開目光,劇情走向時而引人發笑、時而令人感傷。簡單的說,別以貌取人,別以為經過文明洗禮的人在面對內在善良外在駭人的「猛獸」時會良善回應,人類的粗暴是有目共睹的。
預告:
短記:
寓教於樂的好片。短短五分鐘,藉由不同動物的習性傳達事實,搭配生動畫面、有趣又一致的旁白、令人歡快的配樂直道出「同性戀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短記:
氣候炎熱,學校關閉,兩姊妹只得在家打發時間。妹妹這天才想起把企鵝玩偶Pomito落在學校抽屜。兩人開始想像被遺留在學校抽屜的Pomito現在會在哪呢?一場企鵝公路旅行在姊妹的幻想中展開。童言童語編織出的故事單純美好,加上舒緩的配樂,讓人看了心靜。
短記:
短片材料使用一針見血。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蜂擁而至的資訊形如垃圾壓得人喘不過氣。主角利用自己的繪圖能力逃離現實,讓自己能沉浸於專屬於己的精神綠地。停格動畫材料使用與手繪風格間的迥異完美突顯虛實之間的捉摸、個人心靈與現實間的拉扯,誰才是最後贏家?
短片數:6
Oct 22
短記:顛沛流離,被迫成為難民的一對兄弟,遠在家鄉的姊姊無法再與手足聯繫,被賦予保護家弟的責任猶如雙眼遭矇,被耍得團團轉,壓根無法完成,只能透過夢境刻劃可能樣貌。夢境中,兄弟逃難客死異鄉被發現後的處置無比諷刺,是難民也是被消費者。影片輕柔,搭配旁白淡淡嗓音、台詞精美又切中要點,攝影畫面讓人無法移開目光,引出溫柔的哀傷直搗人心。
短記:沉默堅毅的表情,不顧一切為愛走險,為的是珍貴的那一刻。那幾顆鏡頭、那幾幕眼神洩漏情感,無聲勝有聲,哀戚幽美油然升起。
短記:獨裁軍政走入國家,受軍旅創傷的丈夫也帶著獨裁走入自家,讓深愛彼此的兩人關係走了味。影像中搭配些許對答、自言自語,回憶過去兩人美好時光,錯縱交雜著軍政府的行軍及街頭喊抓人民,不變的是妻子看似懊悔的苦痛吶喊「為何神讓我愛上你?」痛苦的兩個人神貌分離,看到妻子坐在廁所,丈夫站在門外即為最佳寫照。
短記:有時他人(成人)的顧慮反而會成為孩童內心的一些遺憾及困惑。一起面對死亡很困難但卻是能讓彼此正視到人中有一死的事實。純然詩意的旁白,畫面抽象中參雜著現實,短短8分鐘帶來的藝術感及其主題的沉重感反而給人一種這一切再自然不過的感覺。
短記:您的旅程即將開始,請準時上車。年復一年,周而復始。俳句真的很好聽呢,畫面呈現相當吸睛,快速切換新舊素材充分感受到不同時代交織,讓人感到困惑卻又不自覺得被這樣的呈現方式給吸引著。
短記:他們很明顯感受到寂寞,我們似乎涉入太多。這部紀實動畫溫柔呈現在精神療養機構的日常,動畫筆觸柔軟奔放的帶出不同病友的心理狀態及整體情形。病友與照護者之間的關係形如家人,照護者也道出多數人會認為病友是危險人物,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很脆弱,只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獲取關注。精神療養機構的用意是要讓病友感受快樂,而非禁錮,讓這些病友在自己的地盤享受那絲絲自由、快樂。很喜歡後面的病友唱歌又饒舌,自己組團,看了也讓人跟著開心。
短片數:5
Oct 23
短記:雖然手繪動畫呈現方式極具幽默,但配音等地讓我在電腦螢幕前不斷乾嘔。其實女性從古至今扮演的角色不只有生產工具而已,卻一直被當成生產工具、洩慾對象,這短片看得好不舒服又好讓人傷心。短片裡祖母及其他女性所受的痛苦及對於丈夫、性的恐懼,透過配音,蔓延出來。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出現了。
短記:油畫勾勒與東歐傳統音樂的結合迸出腳踏紅鞋的女子入魔般的癲狂亂舞,看了令人心顫。
紅色是慾望,腳帶性暗示。穿著不合腳的鞋子的女子看到紅舞鞋生起了擁有的慾望,穿上後則想成為眾人焦點,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態人人都有。誰不想漂亮,誰不想出人頭地,何錯之有?
許多傳統思維及對於女性的壓制的產生都來自於男性、父權社會下為了不讓女子擁有自我、話語權及追求自由慾望的權利。女子最終為了生存而砍斷雙腿,落得只能安分守己的拄著拐杖過日子,就這樣被沉默了。有多少名女性被沉默?這些童話故事背後要禁錮的是女性,但我只想說「男人,你們到底在怕什麼?」
短記:一些鏡頭讓人不難猜想劇情走向,內心一直吶喊「不好吧」。對於慾望的追求及好奇,導演、攝影、演員處理的挺好。鏡頭移轉的過程中自己在猜想女兒Chloe會不會有戀母情結?
短記:17分鐘的短片,已非寫實的劇場形式凸顯血汗收銀員為了生活付出的代價,職場上的不通融及主管的無情,讓人相當憤怒。這樣的事件必定層出不窮,但為了生計多少人得這般吞忍?
短記:改編真實事件,帶點溫暖同時批判力道強大的指責,韓國導演真的很會處理類似題材。眼淚及不捨之情在夫妻倆的堅持之中慢慢浮出。選擇的字體Georgia無法支援韓文,某種程度帶出司法不公、正義難以伸張的氣憤無奈。
=========================
短片數:5
Oct 23
短記:可怕的是當觀眾跟著Tom一起緊張振奮的情緒。導演跟演員描繪得毛骨悚然。
短記:有些人想忘卻無法釋懷;有些人想透過許多管道重拾記憶卻無疾而終。導演的影像富帶巧思,讓觀眾得以感受、想像受難者、救難者在事件後仍被猶如夢魘般的煎熬苦痛糾纏著,無法脫逃。
短記:好暗黑的喜劇。看似和諧、大融合的生活底下,導演以他的荒謬手法帶出其暗潮洶湧的社會問題。這片子真是有些獵奇,那股詭異的恐怖感會讓人愣在原地。黑白片真棒...,給人一種它好像不是真實的感覺,觀眾看到的似真似假。
短記:生吞活剝。
「用陌生的機器記錄陌生的自己面對陌生的場地 保持清醒冷靜需要極度殘忍的自律」、「要是你不叫香港我要叫什麼」
《像極了天堂》(A Little Bit of Paradise,Andrzej Cichocki,2020)
短記:寫實紀錄片。邊看邊想孩子的未來發展會是如何,又想著自己在世界的另一端想著這樣的問題也太矯情。導演想營造的溫馨單純感,可能也有點矯情吧(被打死)
=========================
Oct 24
短記:希望勞工環境有進步,雖然我想黑心仲介仍占多數,真心希望每位勞工能得到應有的待遇,大家都是來問口飯吃的,不需要這樣對待他人。看到後面真的內心一直喊「快回去,這裡不是人待的,快回去...」
短記:真相為何不得而知,只能想著其實還活著。老話一句,大家都是混口飯吃的,不要分你我也不要把人都當傻子,平安至上。
短片數:4
Oct 24
短記:好鼻酸,有一種相見叫視若無睹,不被承認的存在最為慘忍...。從孩童的角度看世界,導演很懂喔。
《巴基之詩》(The Poem of Pakistan,陳瀚恩,HK/TW,2021)
短記:個人所受之文化與社會價值觀迸出衝突,光影濾鏡帶出朦朧距離感,迷茫的Hamid會在何處找到歸屬、找到不隨波逐流,實踐自我的新生活?片尾曲的歌詞就是反思喔
雖然自己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土孩子,有時候與社會的格格不入感真的跟鏡頭營造出來的感覺很像,要花力氣找尋想追求的也不容易。想到幾周前朋友提到找不到方向時自己回了很浮濫的話,但也挺真實的,「人生不就是一直在找目標然後放棄目標再找新目標嗎」
短記:「不要去兒童之家了」
小女孩演得好好,冷靜拭淚看得好鼻酸。突然出現交集的一老一孩在偌大的城市裡試著找到可以容納兩人並可稱之為家的落腳處,兩人雖各說各地但那股和諧感看得人不自覺揚起嘴角。在短片中出現的社會人士在我眼裡是選擇漠視實際上需要幫助的兩人,尤其是睜眼說瞎話的房仲,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但反過來又想,當我們認為需要幫助的人而逕自給予幫助時,那是真的幫助嗎?
短記:若要道別就用兄弟的方式來浪漫了結。
等等先看長片好了 o-<-<
《冬日的葬禮》(More,Barbet Schroeder,FR,1969)
短記:有如夏天的冬天,那股惡寒還是從骨子底滲了出來。兩位主角的病態關係擺一旁,70年代的歐洲,人人致鬱如同傳染病,毒品成為那解藥,致命的解藥。電影平舖直述但劇終的同時卻莫名升起一股空虛感,就這樣了嗎?
短片數:5
Oct 24
短記:五分鐘不到的短片如同猛獸般的衝擊觀影者。驚人作品,vimeo有全片
短記:動畫好美喔,這種手繪風格和著好聽的配樂,帶著淡淡的荒涼感圍繞著維蘇威火山,如詩如畫。好喜歡浴室馬賽克風格,美炸。
短記:本來很興奮會發生什麼事,最後一幕來得突然,讓人抓不清重點,到底是想講慾望還是想講宗教?
短記:美到出水。單純收音放出來的大自然及農民工作時的聲響就舒服的讓人想闔上雙眼,讓風與樹緩緩來襲。邊看邊想家,看到最後想著「這太厲害了,可以這樣做下去不累嗎,看得我好累,想到小時候也是一直低頭拔草就好累。」
不需要說什麼就好美,好想躺平啊
短記:充分描繪移工在工作和個人生活間的拉扯,尤其是那份難以割捨如同親孩的情感。另,小孩才幾歲就開始對身體產生焦慮,這個社會可以再仁慈點。
把長片看完,短片每組挑兩部來看,畢竟還要找時間看金馬片單⋯
短片數:4
Oct 25
短記:最後那顆長鏡頭解氣!也想像露易絲那樣,哈哈哈。夾心餅乾的露易絲整個人散發的疲憊無力感,社畜看本片很有感觸喔。
短片數:5
Oct 25
短記:偶爾看比賽的人看這片超帶感,之前看球偶爾會聊裁判,也會罵裁判。看了這片才意識到裁判也是人,這是份不容易的差事,除了得給出公正不阿的裁判,偶爾還得調停場上球員激昂的情緒,這種高壓環境還得跟著球員跑全場,頭髮白很快也掉很快吧。父親去看兒子判球好溫馨QQ
原來裁判可以準時哨聲響起是有人倒數給他;場邊工作人員也得忍受想看球的慾望保護全場觀眾,避免有危險物品或興奮民眾衝入場內。
Der Wald hat tausend Augen. (森林有千隻眼盯著你)
短記:紀錄保護動物的人沒問題,其他牧場主人為了保護財產採取措施能理解,其他人類到底鬧夠了沒?跟風組團看熱鬧的人、想試試運氣炫耀一番的獵人,鬧夠了沒?不能讓動物好好的過自己的日子嗎?到底惹了你們什麼。真的是get lost, human beings.
Oct 29
短記:這人好像就活在自己的虛榮裡,穿上了虛華的皮衣,不與他人分享,然後就沒了。
Oct 26
短記:童養媳又是女性在古時到現今都還可能存在的悲哀、荒唐、任人宰割的產物。或許誇大其辭,女人身兼傳宗接代任務、家庭主婦及工作人任務,每天只要下蛋的母雞都沒這麼可悲。
很喜歡導演拿家中經歷,用了雞蛋這貫穿了阿婆的一生的商品,比喻阿婆(女性)在當年如同雞蛋般的可被買賣,在還幼小脆弱時被交易,但成長過程中又如同雞蛋殼般的堅硬地撐過一切。
如果有錢就不會被叫去做東做西,當物件被交易。不過這社會惡意太多,有錢還會被說話,呵。
Oct 27
短記:喔!!!!!說是短片比較給人種微電影MV感。導演編劇巧妙且靈活運用了當今社會對一些工作的既定印象來扭轉觀影者的看法,同時傳遞了一些正向的性別觀念,尤其是家長跟整體社會發現到其實每個小孩都有他的獨特性,應該去了解而非覺得小孩可能丟臉什麼的。Tank Fairy的自信真是我這輩子不會有的,他真的好美麗。
短記:大概也是未完成的自己吧,導演加油
Oct 26
短記:水彩加粉彩營造出點天真爛漫感,但整個故事卻是女子的自我療傷過程。短片的視覺效果明喻、暗喻處理驚人,和著溫暖的配樂設計,觀看時內心驚嘆連連。修補壁癌就跟身上結痂的傷一樣,要處理他很痛但總有一天會痊癒的,看到一半好想衝進去畫裡給女子一個擁抱。
短記:一開始想說導演老爹是什麼魔手,凡養過必死,但想想這些動物或許本就不該被關在籠裡。總是不完全的畫面搭配和緩的旁白隱晦帶出家庭問題,不斷被拆散的家人,即使想關切著彼此、愛著彼此但都沒有好的機會促成家庭和諧。如果這是導演的感悟,只有兩字哀傷可言。裡頭一句話提到爺爺帶走弟弟是怕被帶壞,又一次的不把女兒/孫女當人看喔,呵呵。
Oct 29
短記:畫面還蠻好看的,可惜的是沒辦法深入理解主角的內心世界及爾後的改觀。本來以為他救的那個人其實是他伐的那顆樹的靈魂化身,是不是想太多?哈哈哈哈
Oct29
短記:拿台灣可能的未來為故事背景,再試圖找出新自由。飾演蓮的演員蠻有魅力的,但比起余還是少那麼一點點,余轉換後把蓮的那種更撩人的情色感大鳴大放,看得有點臉紅心跳。不過還是不爽這種有點半情緒勒索的寄託,雖然算是好的結局啦。是說哪天台灣真的這樣了,我可能馬上被抓去槍斃吧?如果有這麼一天我應該先自己找個舒服的方法死去才是(?
短記:哇這10分鐘前中段阿惠的崩潰看得讓人好害怕,後面的一般恐怖片會出現的恐怖鬼臉到就還好了,也可能是自己在家看小螢幕也有差。這片看了很有精神。不過沒想到最後還是讓妹得逞呵呵
短記:喜歡wwww 也不是沒預料到但這樣來一招真的很讚www 大概就是你我都住在娃娃機裡任人宰割吧,帶著嘲諷拍著這稍稍恐怖的短片,覺得張力夠,後勁緩緩推。姚淳耀讚讚
Oct 26
短記:好可愛溫馨的小短片...大家都要和平相處啊......從小學習一起尊重彼此...雖然奇哥很惡霸但他也學到了該如何與動物們和平相處。人真的不要太自我吼
Oct 29
《蛙和你不一樣》(A Stone in the Shoe,Eric Montchaud,FR/CH,2020)
短記:可愛溫馨短片(正中紅心),到陌生環境有人伸出援手,一起玩,溫馨無比。
Oct 26
短記:總覺得這種設定在未來的日本跟瑞士真的會出現(什麼刻板印象)快速便利的服務與需長時間消化的哀戚形成莫大對比,美麗的攝影構圖營造的冷清感更是近一層的哀傷。好孤獨又不小心笑出來,這就是人生?
p.s. 人類也是想盡辦法能賺錢就賺錢呢
短記:吃生蠔氣血旺盛喔。這片子說不赤裸也挺赤裸的,慾望不經修飾的透過畫面、聲音一覽無遺。不過現在看到一些親吻碰觸玻璃什麼的畫面都希望有做適度清潔。
=> 長片還有3部
Oct 27
短記:場上的角力,人生的角力,剎那間決勝負的角力,想盡辦法衝出勝利,衝出自己的路。中後段主要紀錄的選手他的比賽過程真的很沒用的紅了眼眶(愛哭鬼是我),大概就是那麼點感動吧。片末教練的那一番話真的好溫柔,在意選手在不在賽後後悔而哭,在意的是精神、在意的是選手的心態,沒有絕對的強。這一段話真是帥一把的讓人軟掉。
短記:情緒有點接應不暇XDDDDD 突然一個爆哭XDDDDDD
飾演姐姐的演員(黃珮琪)表現得很好,尤其是再重考補習班那一套真的很會,對上噁心的主任真的好想殺...。果然人知道一些事情後,會去針對一些小事放大,而忘了其實不管知不知道這些事情的存在,旁人對自己的態度從未改變,尤其是家人。短片裡的爸爸、媽媽、弟弟也投射出某部分家庭日常,樸實簡單,淡淡的溫暖。
Oct 28
短記:好看!情傷中自我療傷的過程,透過如此赤裸的動畫,活生生血淋淋的上演,相當震撼。有些部分帶給人現代舞感,特別是自我崩解的部分,枝微末節都顧慮到了,真好看。
短記:看不懂但覺得好可怕,是真的可以躲起來還是自欺欺人啊?受害者跟加害者/入侵者之間這樣切換,跟旋轉木馬一樣的封閉迴路,感覺真的很自欺欺人。
棄看
《生而為人》(Born to Be Human,倪曜,TW,2021)
短記:在1:14的時後決定放棄,就剩那半小時但還是放棄了。
導演想製造冰冷科技感但又想帶點人的溫度?電影背景是十到十五年前的台灣,但某些場景又相當現帶,切換突兀,讓人精神錯亂。電影簡介中提到「在醫師建議之下,父母擅自決定讓他/她以女生之姿重生。」可以想見無知的父母不選擇了解病況並詢問小孩真實想法,逕自交給醫生決定,讓孩子成為白老鼠,讓一切的路都岔了。這整段突顯毫無醫德的醫生群,因為自己害怕而罔顧小孩的父母,這或許是導演想探討的,只是過於輕描淡寫,衝擊力道及續航力不足。另,加了不少元素只是欠缺運用或蜻蜓點水而已,覺得可惜。以上原因再加上不想看到孩子崩潰,他一定會崩潰,只是在醞釀而已。
10/16 -10/31
短片:53
長片:4 2/3
有好幾部Letterboxd沒有所以不用登w
短記:
這動畫真好看,既血腥又獵奇的,搭配莫名溫馨的鄉村音樂營造出更微妙的氛圍,似乎在暗示著平靜中的不平靜即將發生。不過看到一半想說是不是要提倡吃素,但又覺得怪怪的,畢竟失去一切的土狼腦子想的應該是復仇跟好好活下去。
感謝還記得看這短片的自己。
vimeo全片
短記:舉杯邀明月,對影成無人。
用衛星來象徵人類獨立個體,衛星連線等同於人際關係連線,想法好執行力也好,看了很有感觸。
vimeo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