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覺得整部片政治色彩濃厚,主角群的認同問題和困境,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台灣人目前遭遇到的國族認同議題,再加上片末美方和原住民方結成「南岬之盟」的結果,除了還原歷史之壁外,也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在影射現今的台美關係。不過影片這樣的拍攝結果也並不令人意外,James Monaco在How to Read A Film一書曾提到,「影片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現象」,政府出資出品的影片就更是如此了。
即使斯卡羅瑯橋十八社內彼此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可是他們有自己的規矩,也依循規矩找到了共識。這讓我想到之前讀人類學學者Tim Ingold提到的概念"to gain wisdom from others, to restore the balance, to temper the knowledge bequeathed by science with the wisdom of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也許斯卡羅們的古老智慧,比李先得和大清的文明秩序,更能解決問題吧。
可能有劇透的心得下收↓
另外,我覺得整部片政治色彩濃厚,主角群的認同問題和困境,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台灣人目前遭遇到的國族認同議題,再加上片末美方和原住民方結成「南岬之盟」的結果,除了還原歷史之壁外,也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在影射現今的台美關係。不過影片這樣的拍攝結果也並不令人意外,James Monaco在How to Read A Film一書曾提到,「影片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現象」,政府出資出品的影片就更是如此了。
且不正經的片段或角色吐槽了w首先,我知道影片為了敘事及觀眾理解方便,某些片段裡,角色間沒有翻譯,閩南話、客家話、英語和排灣族語彼此對話卻可以互相溝通是很普通正常的事,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先民都多多少少能理解對方的語言。
But!就是這個But!!!裡面飾演清朝總兵劉明燈的角色,不只私下偷學英文能和美國領事辯答無礙,竟然還能和李先得討論騎士文學唐吉軻德,讓我覺得超出戲的啊!!!
即使是原漢混血的女角蝶妹,因為從小被洋人必麒麟帶大,客語、斯卡羅語言和英文流利沒話說,可是,我還是覺得裡面的角色語言能力都超好,一些既有生活或文化語境沒有的詞彙,竟然都能馬上互相口譯?!裡面的角色莫非都是語言天才?!
我承認有些詞彙,如果劇中當下遇到,我還不知道怎麼中英轉換呢根本是本作最大亂源,AKA攪屎棍
抱歉說得很難聽,喜歡他們這兩個角色的粉絲抱歉了,可是我是真的蠻討厭他們兩個人的。因為他們的作為,討厭到在第四集就有點看不下去,要不是想知道編劇怎麼圓場導向歷史之壁,我可能會就此棄番。
還有為了看逗趣的性情中人必麒麟&吳慷仁的演技好到我都翻好幾次白眼&想扁他了。劇中可以一直看到他想把文明(Civilization)和秩序(Order)帶給當地人(不論漢人或原住民),並且一直用自己的白人優越標準來對待當地人,但自己的行為其實也沒有多文明和有秩序。而且說實話,原住民斯卡羅部落有自己的文化和規矩,瑯橋漢人也有自己的傳統和潛規則,反倒是整部片中,我只看到他舉著大義的旗、說著好聽的話,卻在過程中忘了初衷,陸續破壞當地人的生活。我完全能理解必麒麟的心情,我真的超同情必麒麟的
而且這部片中,每個角色都有自身的困境,
就連蝶妹的弟弟阿杰,跟蝶妹是同樣出身也身受委屈,但他最後沒有逃避問題,坦然面對出身,最後找到自己的棲身之地。對比下來,我就更無法喜歡蝶妹這個角色了。
所以對她最後的結局其實一點也不意外,畢竟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阿水身為原漢混血(熟番)、不被原住民和漢人社群接納,是擁有瑯橋最少資源的社寮村莊領頭人,只能作為斯卡羅的附屬地,不擇手段在夾縫中求生存。老實說,他有些手段確實蠻卑鄙骯髒,但可以很明確看出他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庄內裡的人存活,實在對他討厭不起來,後面甚至還有點同情他。
外來的李先得看不起他,覺得他是沒有尊嚴的蟲,附庸的原住民看不起他,覺得他是主人的狗;可是我覺得身為真小人的他,比空有理想、立場搖擺不定的李先得和蝶妹,他更堅定自己的立場也願意付出代價,不只更容易讓觀眾理解,也意外贏得我對他的好感跟尊重。
就這部片來說,他應該算是一個本身充滿衝突但富有角色獨特性的劇情推動角色。
即使斯卡羅瑯橋十八社內彼此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可是他們有自己的規矩,也依循規矩找到了共識。這讓我想到之前讀人類學學者Tim Ingold提到的概念"to gain wisdom from others, to restore the balance, to temper the knowledge bequeathed by science with the wisdom of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也許斯卡羅們的古老智慧,比李先得和大清的文明秩序,更能解決問題吧。
順便貼一下中文維基關於斯卡羅的歷史介紹:
台灣人大概都留著先民8+9的血,時至今日刁民如此之多還真是不意外最後,如果問我是否推薦收看這部影片?
我個人認為故事主線雖然是羅妹號事件,但劇情推展過程中,牽涉太多勢力,故事支線與運鏡也蠻跳躍的,要通盤了解劇情,沒有背景知識真的不太好理解。若對台灣歷史題材有興趣,想多了解台灣過去的樣貌和文化,這部影片可以算是一個入門作,可以加減看看並以影片內容作引,進一步去搜尋史料深入了解。
若是想推廣給外國人,如一樓所說,可能要先向對方解釋文化背景,才會比較容易消化。
若是想當作文化娛樂片,嗯,那我覺得可能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吧。
以上先這樣,有想到再補充吧
雖然我想大概是沒有了我後半劇情都是靠必麒麟和吳慷仁的演技才有辦法看完
順手紀錄一下:
[討論] 斯卡羅 看到第十集從稱讚到崩潰
本來在蝶妹帶阿傑去工作那前後對他滿有好感的,為了阿傑對外人踩穩立場的氣勢讓人感覺到他的歷練,但是回到主線就吞吞吐吐,落差有點大,也不再有苦瓜臉以外的表情OTL
而且後面所有李先得和蝶妹的對角戲,我只覺得編劇和導演大概是有很多話想透過對角戲告訴觀眾,但拍攝手法和節奏反而讓相關片段很突兀,結果就是讓人搞不清到底想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