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gender is an umbrella term for persons whose gender identity or expression (masculine, feminine, other) is different from their sex (male, female) at birth. )」 (https://www.cdc.gov/...
英國女作家吳爾芙 (Virginia Woolf)在一篇文章就寫道,為了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女作家,她需要殺掉「家中的天使」 (The Angel in the House)。這個天使代表著她的母親,還有維多利亞時期歌頌的,為了家庭犧牲奉獻一切的「女性/母性」象徵。但是把這個天使殺掉,擺脫了「假的身分」之後,女性所謂的「做自己」又是什麼樣子呢?這個答案暫時無解。
(She was intensely sympathetic. She was immensely charming. She was utterly unselfish. She excelled in the difficult arts of family life. She sacrificed herself daily. If there was chicken, she took the leg; if there was a draught she sat in it—
in short she was so constituted that she never had a mind or a wish of her own, but preferred to sympathize always with the minds and wishes of others. Above all—I need not say it—–she was pure.)
(The Angel was dead; what then remained? You may say that what remained was a simple and common object—a young woman in a bedroom with an inkpot. In other words, now that she had rid herself of falsehood, that young woman had only to be herself. Ah, but what is “herself”? I mean, what is a woman? I assure you, I do not know.)
(I suggested more than 30 years ago that people are, consciously or not, citing conventions of gender when they claim to be expressing their own interior reality or even when they say they are creating themselves anew. It seemed to me that none of us totally escape cultural norms.
At the same time, none of us are totally determined by cultural norms. Gender then becomes a negotiation, a struggle, a way of dealing with historical constraints and making new realities. When we are “girled”, we are entered into a realm of girldom that has been built up over a long time –
a series of conventions, sometimes conflicting, that establish girlness within society. We don’t just choose it. And it is not just imposed on us. But that social reality can, and does, change.)
(Gender is an assignment that does not just happen once: it is ongoing. We are assigned a sex at birth and then a slew of expectations follow which continue to “assign” gender to us.
The powers that do that are part of an apparatus of gender that assigns and reassigns norms to bodies, organises them socially, but also animates them in directions contrary to those norms.
Perhaps we should think of gender as something that is imposed at birth, through sex assignment and all the cultural assumptions that usually go along with that. Yet gender is also what is made along the way – we can take over the power of assignment, make it into self-assignment, which can include sex reassignment at a legal and medical level.)
接著關於性別不安症 (Gender dysphoria)的重點就在這裡,根據英國NHS解釋,「這是人可能會體驗到的一種不適感,而造成的原因是他們的生理性別,跟社會性別並不對稱。」 (Gender dysphoria is a term that describes a sense of unease that a person may have because of a mismatch between their biological sex and their gender identity.)這不只影響的是當事人的身體,不單單是大家常說的「困在錯的身體裡」,這還影響的是心理的自我認同、人過生活的方式,進而導致憂鬱症等心理疾病。
(...if I’d been born 30 years later, I too might have tried to transition. The allure of escaping womanhood would have been huge. I struggled with severe OCD as a teenager.
If I’d found community and sympathy online that I couldn’t find in my immediate environment, I believe I could have been persuaded to turn myself into the son my father had openly said he’d have preferred.) 但我覺得羅琳這部分,比較是把自己年輕時接受到的、現在還未和解的「厭女情節」投射到跨性上面,認為這樣可以解決問題。但問題是真正的跨性男、跨性女,就還是沒有被承認是真正的「女性」,而羅琳自己也是不承認的那群人之一。
安安,我是之前無性戀資訊的搬運工,想說這次改來放跨性資訊,晚點再開放討論跟詢問。
請等拉討論線後再留言
先說,本人自己是生理女,所以在跨性議題上,都是自己做研究來的。如果有跨性者自己有不同的意見,也歡迎來分享/糾正。
美國衛生疾病管理局 CDC:「跨性是一個『雨傘術語』,專指特定的人或族群,他們的性別認同跟性別表現上面,跟出生時指定的生理性別有所不同。
(https://www.cdc.gov/...
但是在一般懂得「男跨女」(MtF)、「女跨男」 (FtM),還有在細分:transexual/transmedicalism (暫譯:跨性別醫學 跟transtrender。兩個的差別大概可以看跨性YouTuber ContraPoint長達半小時的介紹影片表示:(以下掐重點)
(
3'19-3'29「transtrender像對面那個一樣,穿上裙子,在鬍子上撒亮粉,然後到處跟人說他是跨性別者,然後一直抱怨性別稱號被大家叫錯。」
本名Natalie Wynn,過去在攻讀哲學博士,2016年後來當全職YouTuber討論性別議題、左右派議題等等,2017年開始她的性別轉變,在這之前的性別身分是「非二元酷兒」。她還有兩支影片,專門討論排除跨性別者的基進女性主義 (TERF)跟JK羅琳。以下引用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她針對TERF跟JK羅琳的回應:
答A4(13'52-14'02):「當一個跨性女不被當作女性時,不代表社會就會把她當『男性』對待。沒有,你會被當作是「怪物」,用『它』來稱呼,而這根本不在所謂的男性特權中。」
真的太多了翻不完對不起),你可以認同或不認同她的想法,不過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其實所謂「女性」的身分非常的複雜,並不是單純靠「生理」,或者外貌表現就可以做定義出來的。英國女作家吳爾芙 (Virginia Woolf)在一篇文章就寫道,為了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女作家,她需要殺掉「家中的天使」 (The Angel in the House)。這個天使代表著她的母親,還有維多利亞時期歌頌的,為了家庭犧牲奉獻一切的「女性/母性」象徵。但是把這個天使殺掉,擺脫了「假的身分」之後,女性所謂的「做自己」又是什麼樣子呢?這個答案暫時無解。
-關於天使:「她是無比的有同情心。她無比的迷人。完全的無私。她擅長所有照顧家庭與家人的任務。她每天都在自我犧牲。如果有一隻全雞,她會只吃雞腳;她會坐在面朝冷空氣的位子--簡單來說,她從來不是個照自己心願做事的人,相反的,她總是貼心的考量著其他人的希望跟想法。最重要的,我應該不需要強調,就是她無比的純潔。」
不過講實話,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現在使用的「性別二元」分法,其實早就有點過時。不只是因為從生理角度上,還有第三性跟其他性別的存在,而從社會角度上,其實這些性別不該代表、限制我們的外貌、語言或者是或生活的方式。
(https://www.hrc.org/resources/violence-against-the-t...
(https://www.hrc.org/...
(https://womencountusa.org/...
其中黑人女性 (21.2%)、北美原住民(7.83%)的比例最高
(https://wisqars-viz.cdc.gov:8006/...
(https://www.cdc.gov/...
另外根據聯合國統計 (https://www.unwomen.org/...
全球有超過7億3600萬名女性受到各種形式的暴力壓迫,攻擊她們的對象包含身邊熟識的親朋好友、不認識的人,講句實話,「順女性」,或生理女性所受的恐怖跟威脅,並不比跨性別少。兩方面臨的攻擊、威嚇種類雖然不同,但是都真實存在,也有嚴重的威脅程度。但是來比誰比較可憐,甚至拿這個理由要「比較不可憐」的一邊讓步,我覺得非常的莫名其妙。
以下開放討論
任何人身攻擊或仇恨言論會刪
要不然只說自己心理男or女不就只是往性別刻板印象的另一邊跳而已嗎
比起說是因為國籍被廢除所以不給公民籍
女性主義比較希望的是無論哪個國籍
你都不會被差別對待
甚至也因為意見多所以很多分歧
有一方是希望女性不要被性化,導致發生過有人去罵女星穿得太過性感迎合男性凝視
也有人認為女性可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他想怎麼穿是他的自由
這個社會目前還是很難把性別跟氣質這兩者分開
畢竟這是視覺上最快辨認身份的方法
其實視覺上「可以過」的跨女(pass)進去女廁根本不會被人發現
所以跟反正都沒有國界比起來,更像是因為想要破除國界,所以討厭想要移民的人
至少一定會有"可以治的話當然要吃" "讓孩子做自己根本不用吃藥 他們只是需要適合的環境"跟"可以只在某個階段吃 之後就不用藥嗎"等等的陣營
需要治療的精神狀態和腦部的化學創傷基本上都有直接關連的,不健康的精神狀態和摔斷了腿一樣都是實打實的需要依靠全面的治療手段的。
我好奇的是那些指著別人說Y染Y染的人
驗過自己的染色體真的沒Y嗎?
如果有驗過就好
沒驗過但卻自認為沒Y染
這樣是不是很不科學?
照理來說染色體應該是很科學的
我查了一下只找到這個,女生有y染不會有月經?
性器官跟生殖器官都會跟一般的狀況不太一樣,所以體檢一下應該滿好發現的
身為一個月經人應該是沒有這種問題
是先天的狀況,出生時登記是男嬰、染色體是XY,但男性生殖器發育不全,很小的時候就拿掉了,用手術的方式做人工陰唇。是有短短幾公分的陰道,青春期後每天吃荷爾蒙,當女生長大這樣。
跟這噗講的跨的情況不一樣就是,只是想分享看看XD
好奇有沒有能遇到相同症狀的英文有本書叫Third Sex就是在考據這方面的
但我還沒看完噗主的理念用好聽的話,說是「破除二元性別」,但實質上就是否定女性的特殊性
而且沒看到有誰在代言TERF
同性戀這邊被跨攻擊滿多次的
常見的論點是原罪論,即為你出生於這個性別就是對另一種弱勢性別的壓迫
即便同性戀族群表示作為少數應當一同面對社會問題
要說跨沒什麼能力欺負同這個真的講得很讓人不愉快
不管怎麼處理都容易被導向是在歧視
甚至還因為出生的性別直接被講原罪
真累
我不想在這裡討論我對跨運的想法,這一定會吵起來
我只希望身為一個女同,挑選伴侶的時候,拒絕將跨女列入選項(無論跨女有沒有陰莖,但有陰莖的情況下更可怕),不會被說是歧視
可能很失禮,但對熱線第一反應是聯誼會我知道有辦很多活動和講座讓社會更認識同志社群,也會辦很多給不同年齡段的同志交流的聚會,青少年或熟齡都有,我雖然沒有參加,但對這些蠻感激的,有個平台總是好事
我覺得不能怪我
既然這邊沒有要說這是歧視,那就好。
至於其他問題隨便你啦我要睡了。
你可以不喜歡跨性,但不代表你可以像前幾天有個噗一直希望他們74。講真的,真的到你之前,這個噗都只是在理性討論而已
另外上面提過了,現有的性別二元其實不是一個一直以來都存在不變的定律,過去很多不同文化,其實都有不只兩個性別存在過。性別友善空間,跟跳脫現在二元性別的設置,我說過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我認為這是「妥協」。
設立性別友善空間,可以顧及到其他性別少數,還是保有女性空間。跨性還是可以有權覺得不公平/受歧視,或者進行訴訟。這都是他們基本權利啊,但至於法官要不要理他們是另外一回事。
然後你說有人攻擊部分女性主義者像護家盟,你有看他的留言嗎?他只是說不是所有的女性主義者都想被TERF代言欸?更別提撇開跨性這個議題,女性主義者之間都可以為不同的議題開不同分派支派了。
然後女同不跟跨交往這件事,我覺得完全可以也完全尊重。其實這跟歐美最近在討論偏好伴侶膚色是不是一種歧視也有關係。我覺得有些論點可能可以有討論空間,有些真的是部分人要求太多,近乎無理取鬧。
但,我不喜歡也不想要在這裡看到任何說「跨就該去414」之類的言論,所以你要說這是一言堂,我也沒辦法。對我而言,任何自由都不是無限上綱,有個侷限在那裡。
而羅琳的話,我其實可以懂她的焦慮跟困惑跟不滿,我也覺得他後來被推特跟歐美支持跨的人攻擊的很誇張。我也支持當時很多作家、藝人連署支持她,呼籲大家不該寄死亡威脅給羅琳。
但就是,我不認同她對跨的想法,某程度上,我也不支持她對「女性」的定義。但我會尊重。他其實跟我以前的教授一樣,就超明顯是第二浪潮的女性主義者。
雙重標準吧-_-
但就我認知裡的「排跨基女」只是一個立場的陳述而非攻擊(當然可能現在已經有負面意涵),他們依然是女性主義者沒錯,我也不認為這樣就叫做護家盟。
我只是不喜歡tofu把女性主義者以一個全稱講進去。
上面說「聯誼會」的部分,在分類上偏向「建立支持社群」,這個他們確實做很多,畢竟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身邊完全沒有同樣身為 LGBTQ 的人。他們也會針對特別的同志身分,例如老年同志,身心障礙同志,做這種社群,他們更難自己形成支持網絡。
其他像電話諮詢(叫熱線就是他們提供電話同志諮詢服務)、到各地學校或團體提供性平教育、輔導同志父母了解同志跟了解自己小孩、提供受家暴同志支援服務、出相關書籍(去年有得年度好書)、參與性平修法。
熱線也有做跨性別議題,跨性別遊行也是他們主辦,但只是在他們諸多項目中的一個主題。
詳細在這邊:https://hotline.org.tw/...
接下來單純抒發我的感覺,這陣子之前我不太關注性別性向其他等等等,因為我自己有其他更關心的議題,所以性別性向什麼的就覺得大家開心就好,直到最近的討論,看到部分支持男跨女者或本身就是男跨女者的發言,整個就是男性說教,這真的令人厭煩。
不過成年後,決定以手術方式改變生理性別這部分支持。
生理部分沒改變說自己是另一個性別,個人無法接受,只覺得是媒體影視渲染對男女的理想標準模樣影響的錯啦。
原發性變性慾症患者精神狀態,臨床特徵及追蹤研究
計畫主持人:李鶯喬
所以我有時候覺得問出生就知道還是後來才知道這個問題蠻看狀況,因為這些概念其實也都是學來的,我身邊親戚朋友的小孩還很小的,我確定他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因為他們根本就還沒想這件事。
然後我自己目前沒有打算重置(主要是真的很怕身體永久性傷害的風險),但身邊的跨跟非二元朋友也很多做荷爾蒙療法跟重置手術有類似我的經驗,就是真的覺得自己終於真的以自己的身分活了。
所以我實在不知道樓上說荷爾蒙療法跟性別重置手術沒有顯著幫助的是哪個數據,請你提出來讓大家討論,如果你覺得沒有義務說明,其他人也沒有義務相信你,尤其這個內容跟其他的研究差太多了。
這個標準夠清晰了吧?
如果要XX變成XY XY變成XX才叫"顯著有效的療法"的話
那麼以現今的科學可能真的沒辦法 除了投胎療法
但是施行投胎療法後也不一定會是人類
且即便是人類也有可能不會是投胎者想要的染色體
在這份瑞典(也是個跨性別友善的地區)的30年324人追蹤研究中,重置後的跨性別者自殺率仍然是控制組(與其重置後性別對應的順性別)的20倍之多。
我知道近幾年,尤其美國心理學會的風向都是鼓勵重置有助跨性別降低憂鬱的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往往有明顯的取樣或追蹤時長瑕疵。
印象中在某篇原取樣700多人的研究中最後甚至有400多位受試者失聯,這樣得出的正向結果也明顯存在倖存者偏誤。
當然我也理解在研究倫理上若要另外建立一組對照組的跨性別者,使其長年間不得進行重置治療,只能以心理諮商等療法進行對照療效,很可能通不過倫理檢驗。
或者有對於跨性別全體(包含無重置手術)的自殺率相關研究,也可以對照參考,想自殺的跨性別者在某些研究裡高達八成(但其他控制變因有待確認),如果對照起來,可能所謂比順性別高 20 倍都是下降之後的結果。
而且他的結論是「重置手術並不夠,術後心理照護資源還是非常需要」,並沒有認為不該實施重置手術。
此外補充一點,我看這份資料,對照組是「相同出生性別」,所以跨男是跟順女比,跨女是跟順男比,不是重置後的性別的順性別者。
結果拿順性別跟已做完手術的跨性別的自殺率做比較
聽起來怪怪的 順性別是跨性別嗎? 這要比什麼?
如果這些追蹤的個案感到改善的經驗不算"有顯著療效" 也不算"有可靠證據支持"
那要什麼東西才算"有可靠證據支持"呢?
我個人大概成長境環相對友善,是覺得除了生理性別以外,其它「男女」概念都是假的,個人還是覺得這些都是媒體與商業廣告用來維持銷售額的方法。
除了生理性別就醫時會用到以外
不太在乎其他人對於性別的眼光
生理性別:女
心理性別:啥????
性別氣質:我想幹嘛就幹嘛為什麼要分
想請問是所有跨性別都是這樣嗎?
我覺得我現在有點腦筋打結,因為LGBT都會被綁在一起說或被拿來類比,但我們現在不會覺得LGB是疾病,那如果說跨性別是因為荷爾蒙不平衡造成的疾病,那用LGB的困境來類比跨性別困境我就感覺很衝突。
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會不會冒犯,如果有的話先說聲抱歉,我就是覺得哪裡怪怪的但我理不出頭緒(抱頭
其一、有時候還是因為我們社會將很多「預設的性別表現」綁定了一組「特定的、模糊的生理特徵」,因此當你認定如果某個人的性別表現不太符合常規,經常被假設的預定就是「他的生理特徵與常人不同」,但別忘了,早期同性戀也曾被醫學診斷過是大腦疾病、到後來被認為是精神疾病,直到最後才除病化
其二、如果不要以單一存在論去論跨性別的話,跨性別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龐雜的群體,ContraPoints也說過,她所受到Trans的攻擊可能不會比羅琳還要少,也可以看出這個群體目前內部的混亂狀況,因此她才會轉而說,比起關注跨性別在形上學上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在政治上為一群少數族群做出應有的保障
性別議題跟性別不安這方面,再來引用一下女性跟酷兒理論學者朱迪斯‧巴特勒 (Judith Butler) 近期的訪談看法。巴特勒在1990年《性別風波》(Gender Trouble)書中所提出的「性別展演」(performance)和「展演性」(performativity)的論點,滿特別的:
(https://www.theguardian.com/...
然後衛報還敢偷刪Butler的說詞啊這樣咧?
我覺得他們有點誇張扭曲巴特勒的說法
性向需要摸索,但若稱這段摸索為「心理認同」而非天生問題,那就又要變回同性戀可以治療的論點了。
「你只是還沒遇到」
去你的還沒遇到。
(https://www.nhs.uk/...
(https://bddfoundation.org/information/more-about-bdd...
這不是認同,這無關平等。
我寧願你說我大腦病變,殘障也好。
但一方面又覺得,要有法律上的實質改變,其實是需要大眾的關注與意識,那如果沒有辦法達成共識,又要怎麼推動政府
我也不喜歡月經人這詞,但我覺得是因為難聽,可以找更好的。但這種歐強調女性的身分跟生理有關這個論點,我怎麼記得有另一派的女性主義者一直反對這個.......xD 就是想要強調女生不只是個子宮、懷孕工具、月經、XX染色體而已。我覺得羅琳其實也是這樣的人,但是撇開生理的條件外,什麼是女性?我覺得羅琳自己也不知道。
我覺得他們有點自相矛盾
其實這種作法在墮胎議題上,就不停地出現在美國跟世界各地。
而是它把女性跟生育一詞勾上關係
為何生為一個女性就必須被稱作「生育人」?
無法生育的女性就不被稱作生育人了嗎?
男性族群該被如何以他的價值稱呼呢?
是的女性不只是個子宮,你該看的是子宮以外的東西
不要撇開生理條件,不然撇開生理條件那人人都算是無性
在生理上是女性,倘若能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免除受害侵害的威脅
那會是成功強大的女性,即便這位強大的女性並沒有打算生育
」
另外阻止跨性手術,可以參考一本叫做”Transexual Empire”的書
你認為女性的定義是什麼?
另外,一些地方女人連臉都不能漏,在那裡女人想露臉出來是否代表她想當男人?
所以可能用 大姨媽人、子宮人、陰道人
之類的反正哪一個比較好聽就可以
跟月經人的意思不就一樣嗎
「......如果我晚30年出生,或許我也會試著做跨性手術。那種逃離女性身分的誘惑會非常的誘人。我年輕的時候一直受嚴重的強迫症所苦。我如果能在網路上找到群組跟團體提供我現實中找不到的同理與溫暖,我相信我會遊說我自己,變成我父親一直直說想要的男孩。」
但我覺得羅琳這部分,比較是把自己年輕時接受到的、現在還未和解的「厭女情節」投射到跨性上面,認為這樣可以解決問題。但問題是真正的跨性男、跨性女,就還是沒有被承認是真正的「女性」,而羅琳自己也是不承認的那群人之一。
羅琳的有些言論,我其實支持,有些反對,我沒有要黑她的意思,但她自己也在文章說過,她被稱作、認作是TERF的一群人之一。
newt4709: 你要不要看我上面的留言xD 另外我上述也都不喜歡哦,我覺得「女性跟其他性別」是不錯的用詞。但我知道有人會反對
我們要說,不管,在我們達成目標前你們就按照原本的性別生活,還是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可以照自己的想法改變自己、改變生活
笑話:你問女性是什麼,三個教授會給你四個答案如果我們都沒辦法定義''女性'',那又該如何定義''男性''?
連二元性別都無法被定義了,那何來非二元性別?
非二元性別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
非二元性別的方向,其實至少有兩個:1)根據現有的男女性別再做擴建,跟2)完全毀掉現有的男女性別,整個性別類別重新來一次。
但,這,不可能,或是我有生之年看不到
我自己有自己的理念要追求,但這不代表我要因此限制跨性的權益。他們會選擇現在的穿著,跨女可以打扮、長髮,或者跨男留鬍子等等,都是他們 為了讓自己的外在跟身分跟自己的自我認同還有社會期待相符
如果撇下生理構造,除此之外的話根本不該有性別之分,因為“剩下的就完全屬於個人特質的部分”
但是在國中小的部分,還是沒有改變的喔。另外還有在制服體育服的顏色一樣,不應該男生都是藍色,女生是粉紅色或紫色
這串能看到有些人試圖用心理性別混淆生理性別頭滿痛的
現有男女性別分類不就生理上性別🤔難道現在是用心理性別分嗎
aries3300: 我還在努力中(?
''我認為你的生殖器官或細胞真的不是重點''
那既然這已經不是重點了
那麼人類的生理性別的重點似乎也不復存在
比賽時分配到哪個性別,如廁時到哪個廁所
住宿要選擇哪個宿舍
這些問題您是怎麼看的呢?為什麼跨性別還需要去爭取這些?
因為我不在乎生理性別所以不懂
總要直接提出來才能繼續討論吧?
應當提供他一個與他人互動的界定標準
^ 這是表示跨女、跨男是一個跟人互動的標準?那這個標準又沒有固定的想像?
然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廁所跟宿舍要分性別耶???我覺得沒差
有手術跨男:就是一個男人,只是他曾經不是
模糊不清甚至邏輯混亂前後矛盾的地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