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5 PM
35
14
【
20210915疫情記者會
】
陳時中:本土1例,境外移入4名,沒有死亡個案。這名個案屬於桃園市,20多歲女性,9/12出現輕微流鼻水、頭暈症狀,9/14因為工作單位要求例行性篩檢,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家庭及工作接觸者45人列居家隔離,疫調進行中。
幼兒園無新增案例,漸趨穩定,希望這波疫情能被控制住。
昨天打疫苗1萬3927劑,疫苗人口涵蓋率48.79%,劑次人口比53.32%。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5 PM
問:今天新增桃園確診個案,掌握到消息在機場裡負責機艙消毒清潔工作,機場有進行清消?有打疫苗嗎?
陳時中:有打過1劑疫苗,本身是負責清消的人員,他的足跡目前都已經清消好了。家庭跟工作接觸者匡列45人。
註:個案於6月初打過1劑AZ疫苗。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6 PM
問:今天的本土病例Ct值?症狀輕微又在機場工作,可能感染Delta?
羅一鈞:Ct值是14,他在9/7因工作要求,快篩陰性,目前會視9/8為可傳染期,這是較嚴格。9/12發病日減3天是9/9,因為9/8篩檢陰性,輕微症狀可能回憶不太清,所以從9/8匡列接觸者。
他先前打過1劑疫苗,不算突破性感染。針對陽性檢體做點突變的快速檢驗,病毒株已確認是Delta,完整序列會在後天出來,再跟其他Delta個案比較。
因為他在機場裡航空客艙做清潔工作,目前只往這個方向做感染源溯源,就他相關航班跟入境確診個案搭過的航班做比對。看定序結果較可知道跟哪些境外移入病例有關。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6 PM
問:未來對境外入境者在解隔離的規範會更嚴格來做,大概是什麼方向?
羅一鈞:如果是確診病例,9/3已公布,不管境外移入病例是否定序Delta,或本土驗到Delta病例。都是依照發病後或未發病由檢驗陽性日算起,至少10天且症狀緩解退燒。加上驗2套PCR陰性或2次Ct值大於等於30,符合解隔離條件。
這些個案都會到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或專責病房入住,避免在社區中如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裡隔離不足的地方。
至於入境旅客,目前檢疫規定還是到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入境時有唾液篩檢,第10~12天1次居家快篩,以及期滿前解隔離前1次PCR採檢。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7 PM
問:有專家認為面對Delta,第2劑可能打滿90%,是比較保守安全的方式,疫苗施打政策改拚第2劑?
陳時中:現在策略還是一樣,因為AZ到比較早,現在開始AZ第2劑。未來在這禮拜過後,面臨到莫德納打第2劑的壓力,現在進來的莫德納也規劃打第2劑。BNT規劃打第1劑。兩邊來並行。高端相關研究還是隔4週來打,所以這個月高端也會以打第2劑為主。
到達多少的涵蓋率,事實上0~12歲小朋友,現在還沒有適合疫苗可以打。所以不太可能全部人都打,但不管第1劑、第2劑也好,盡量滿足民眾需求,以這樣的方向規劃。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7 PM
台視:莫德納混打高端計畫昨天已通過IRB,預估最快10月底可以送結果,假設做得不錯會開放混打嗎?
陳時中:相關的試驗都在進行,最後還是要看結果,出來之後要由專家來討論,才來決定施打方式。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7 PM
問:mRNA莫德納混打次蛋白疫苗高端這樣OK嗎?
陳時中:因為我們還不知道這樣的情況,學理上認為可行,但是要在事實上做相關研究才能證明。有些研究單位在進行不同混打,看效果怎樣,做互相比較。最重要可讓大家或政府做政策的參考,不過結果還是要經專家審議跟建議,才能做好施打疫苗的策略。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9 PM
彩蛋①:台灣走在前面!
Q、國外有採取RNA疫苗混打蛋白疫苗的施打方式嗎?怎麼覺得學理上可行?
阿中部長:研究單位根據學養知識的判斷,IRB的通過,都經過層層檢視。實驗不見得一定是國外有做過,台灣才能做,要不然台灣就永遠沒辦法走在前面。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9 PM
彩蛋②:假消息變異種。
民視:網路假消息身分證、健保卡遺失,被拿去接種疫苗,基進黨形容假訊息跟武漢肺炎病毒一樣出現變異種?
陳副:很多人利用假的、混亂方式,讓社會在防疫過程造成混淆視聽。不要做不必要的想像或模擬,把不同狀況混合在一起。但是身分證件不幸遺失,一定要照程序完成通報。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19 PM
彩蛋③:邏輯加油!
Q、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政府採購疫苗沒規劃,想讓全民打2劑高端,因為死800多人政權不保,才不提高端?
阿中部長:800多人跟高端什麼關係?這有點...邏輯上我聽不太懂,等了解以後再跟你回答。
羊伯特
@snaplamb
Wed, Sep 15, 2021 1:20 PM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1:20 PM
彩蛋④:舉重女神防疫宣導。
郭婞淳:面對挑戰,我們可以改變接觸它的方式。面對未知,我們可以謹慎以對。面對不安,我們可以彼此加油鼓勵。面對壓力,我們可以舉重若輕。我們一起罩住彼此,面對疫情的挑戰!團結抗疫,一起為台灣拿下防疫金牌!台灣!Sa’icelen!(阿美族語「加油」)
Facebook
呸姬
@a60419a
說
Wed, Sep 15, 2021 1:23 PM
謝謝整理,謝謝陳副和莊副勇者
kosan_yj
@kosan_yj
Wed, Sep 15, 2021 1:30 PM
6月打AZ第一劑..怎麼到現在還沒打第2劑?
呸姬
@a60419a
說
Wed, Sep 15, 2021 1:31 PM
kosan_yj
: 我猜是想要參加混打的人體試驗((e04
笨蛋的jo
@joschild
Wed, Sep 15, 2021 2:20 PM
感謝整理 。
荼蘼
@hereafterus
說
Wed, Sep 15, 2021 2:42 PM
聽到彩蛋3的時候真的忍不住噴笑
今天上班的應該是部長的弟弟
這樣機智回覆我真的超佩服啦~
拾柒
@april17tw
Wed, Sep 15, 2021 3:10 PM
荼蘼
: ㄎ大概忘記那800多人裡面有300多人都是台北市民,那之前鼓吹不要打AZ疫苗的人是ㄎ夫人,台灣那時的疫苗注射率之低,ㄎ夫婦有很大的原因。
COVID-19 - Taiwan
台南的味道
@hungyilin
Wed, Sep 15, 2021 3:54 PM
感謝整理
WILD
@WILD_
Wed, Sep 15, 2021 4:22 PM
感謝整理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Wed, Sep 15, 2021 4:43 PM
謝謝整理
ㄎ有邏輯這種東西嗎
🌈米妮🌈
@dwhite
Wed, Sep 15, 2021 5:07 PM
台灣的醫療美國稱第一的話除了台灣恐怕也沒有哪國可以排第二了耶!如果算上CP值的話台灣是遠遠甩掉世界所有大國遙遙領先的!為什麼不相信台灣醫療相關專業人員的判斷,一直要質疑EUA、IRB!
shomasaki
@masaki0402
Wed, Sep 15, 2021 5:22 PM
彩蛋3的記者是要證明彩蛋2的記者說的台灣假消息變種病毒其實大部分是來自媒體的散播嗎?一直把垃圾人噴的垃圾話到處灑都不覺得羞愧喔?(應該是不會,畢竟已經沒有羞恥心
呸姬
@a60419a
說
Wed, Sep 15, 2021 9:23 PM
shomasaki
: 突破盲點!!!邏輯通惹
拾柒
@april17tw
Thu, Sep 16, 2021 12:18 AM
shomasaki
: 馬上出現ㄎ氏變異種謠言www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lisa206398
Thu, Sep 16, 2021 12:57 AM
阿中問號XDDD
Domo☆🦮
@SOSOBI
Thu, Sep 16, 2021 5:13 AM
載入新的回覆
陳時中:本土1例,境外移入4名,沒有死亡個案。這名個案屬於桃園市,20多歲女性,9/12出現輕微流鼻水、頭暈症狀,9/14因為工作單位要求例行性篩檢,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家庭及工作接觸者45人列居家隔離,疫調進行中。
幼兒園無新增案例,漸趨穩定,希望這波疫情能被控制住。
昨天打疫苗1萬3927劑,疫苗人口涵蓋率48.79%,劑次人口比53.32%。
陳時中:有打過1劑疫苗,本身是負責清消的人員,他的足跡目前都已經清消好了。家庭跟工作接觸者匡列45人。
註:個案於6月初打過1劑AZ疫苗。
羅一鈞:Ct值是14,他在9/7因工作要求,快篩陰性,目前會視9/8為可傳染期,這是較嚴格。9/12發病日減3天是9/9,因為9/8篩檢陰性,輕微症狀可能回憶不太清,所以從9/8匡列接觸者。
他先前打過1劑疫苗,不算突破性感染。針對陽性檢體做點突變的快速檢驗,病毒株已確認是Delta,完整序列會在後天出來,再跟其他Delta個案比較。
因為他在機場裡航空客艙做清潔工作,目前只往這個方向做感染源溯源,就他相關航班跟入境確診個案搭過的航班做比對。看定序結果較可知道跟哪些境外移入病例有關。
羅一鈞:如果是確診病例,9/3已公布,不管境外移入病例是否定序Delta,或本土驗到Delta病例。都是依照發病後或未發病由檢驗陽性日算起,至少10天且症狀緩解退燒。加上驗2套PCR陰性或2次Ct值大於等於30,符合解隔離條件。
這些個案都會到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或專責病房入住,避免在社區中如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裡隔離不足的地方。
至於入境旅客,目前檢疫規定還是到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入境時有唾液篩檢,第10~12天1次居家快篩,以及期滿前解隔離前1次PCR採檢。
陳時中:現在策略還是一樣,因為AZ到比較早,現在開始AZ第2劑。未來在這禮拜過後,面臨到莫德納打第2劑的壓力,現在進來的莫德納也規劃打第2劑。BNT規劃打第1劑。兩邊來並行。高端相關研究還是隔4週來打,所以這個月高端也會以打第2劑為主。
到達多少的涵蓋率,事實上0~12歲小朋友,現在還沒有適合疫苗可以打。所以不太可能全部人都打,但不管第1劑、第2劑也好,盡量滿足民眾需求,以這樣的方向規劃。
陳時中:相關的試驗都在進行,最後還是要看結果,出來之後要由專家來討論,才來決定施打方式。
陳時中:因為我們還不知道這樣的情況,學理上認為可行,但是要在事實上做相關研究才能證明。有些研究單位在進行不同混打,看效果怎樣,做互相比較。最重要可讓大家或政府做政策的參考,不過結果還是要經專家審議跟建議,才能做好施打疫苗的策略。
Q、國外有採取RNA疫苗混打蛋白疫苗的施打方式嗎?怎麼覺得學理上可行?
阿中部長:研究單位根據學養知識的判斷,IRB的通過,都經過層層檢視。實驗不見得一定是國外有做過,台灣才能做,要不然台灣就永遠沒辦法走在前面。
民視:網路假消息身分證、健保卡遺失,被拿去接種疫苗,基進黨形容假訊息跟武漢肺炎病毒一樣出現變異種?
陳副:很多人利用假的、混亂方式,讓社會在防疫過程造成混淆視聽。不要做不必要的想像或模擬,把不同狀況混合在一起。但是身分證件不幸遺失,一定要照程序完成通報。
Q、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政府採購疫苗沒規劃,想讓全民打2劑高端,因為死800多人政權不保,才不提高端?
阿中部長:800多人跟高端什麼關係?這有點...邏輯上我聽不太懂,等了解以後再跟你回答。
郭婞淳:面對挑戰,我們可以改變接觸它的方式。面對未知,我們可以謹慎以對。面對不安,我們可以彼此加油鼓勵。面對壓力,我們可以舉重若輕。我們一起罩住彼此,面對疫情的挑戰!團結抗疫,一起為台灣拿下防疫金牌!台灣!Sa’icelen!(阿美族語「加油」)
COVID-19 - Taiwan
ㄎ有邏輯這種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