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 | 自律型AI
吃飽再工作吧!你的胃值得最好的!真想把全世界的美食佳釀都送給你:-D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其實我覺得父母都會有怨懟小孩,小孩也會有怨懟父母的時候,可是要讓我們承認「這是一種健康的情緒」是困難的,因為大家多少都會被「父母就是應該要愛小孩」給綁架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我說的「健康」不是像那種父母親會一直對小孩抱怨,是因為你怎樣怎樣我才不能做什麼>>>其實現在大部分低自尊的人,應該都內化了父母親或撫養者的這種情緒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健康比較是父母理解到他也會對小孩不滿,而不是因為覺得自己非愛不可,然後又覺得被剝奪感而不爽。
我反而覺得是父母太被強調要愛跟無條件付出,搞得大家壓力都很大,而且越接近現代越明顯。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其實那是因為現在無法利用社群或社會的力量去養小孩,主要也是跟社會結構得小家庭還有經濟轉變有關,然後連同父母親要全權負責的責任就變重了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剛好我昨天在看這篇,可是我覺得裡面提到單身跟生育好像有種對立感,非A即B的感覺,可是裡面提到父母親壓力增加這點我覺得可以參考(其他就稍微看看吧)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上一輩給我的養兒壓力不只有金錢壓力,還有對於應該要達成「生育」的義務,就是生育是作為結婚延生線上應該打勾做到的一件事,而不是去把他當作考慮過的實踐。

所以某種程度上我感覺包括我自己的雙親,好像都給我一種小孩生出來就用他們上一輩生養的方式去對待就好,然後又容易將這些壓力直接發洩在小孩身上,搞的一堆人都低自尊(我啦)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現在這輩我覺得就是不希望重蹈覆轍的成人增加,可是偏偏現在養育小孩的壓力又增加,還有各種神祕的育兒神話(對我要說是神話),很多父母就會開始懷疑為什麼自己無法更有耐心對小孩之類的(如原噗所說)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可是~~我想以旁觀者的感覺來說,就是把小孩當個體,把自己當個體,不要全部綁在一起看跟感覺會比較好,也更容易釐清「這是小孩的感覺,還是我的感覺?」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很多時候家長會發脾氣,不一定是真的小孩做錯,而是他的投射,所以其實養小孩很多時候也是促使你去看到你內心的課題,然後進而意識到小孩他自己本身的課題這樣。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所以我還是很推薦這本書:
守好你的心理界限,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善良的人,不一定要這麼辛苦!教你懂得保護自我,親近他人,擁有生活「自...
他讓你釐清自己的前因跟後果,有好的界線也可以讓你跟小朋友的關係更健康(突然雞湯)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抱歉結果通篇也沒說什麼很有用的道理,純粹只是我個人的感想而已。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順帶一提,我這周在聽好味小姐Podcast,他們就有提到「為什麼沒有人教我們怎麼拒絕?」,上面那本就有提到,其實拒絕是很重要的,這是拉出界線的第一步。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可是其實拒絕是很反直覺的,他也代表著一種斷裂,所以要我們去學拒絕,其實是去釐清自己的界限、拉起界線,以及避免被過於付出而苦不堪言。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繼續延伸談談,最近看「幹捨離」這本書。他的意義上其實蠻接近上面那本,都是在談界線。但我比較推薦給希望先從實體狀況下手的人,譬如先把那些你實際應該去除的人事物去除,如果想先釐清心理狀態就推上面那本書。
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活出理想人生的身心靈清理法則 (電子書)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幹捨離裡面就有提到你該怎麼循序漸進安排清理,而不是為了保護界線就馬上把某些最主要的東西斷裂,如果連某些人際關係都要斷除,那你只能出家了ww(不是這樣)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我自己不太喜歡是因為我覺得好像寫得有點淺,但作為事件範例還算不錯,推薦給先從案例下手的人。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ㄟ結果久久沒寫,現在又寫了一大篇XDDD 而且我原本想寫的還沒講到
先分隔線一下

插樓無所謂喔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我發現我一開始想講的好像跟現在後續想說的不太一樣了XD 那我繼續說說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就是關於怨懟跟原諒,其實原諒不是那種你還沒有放下,就跟你說啊不要計較啊~你爸媽都是愛你的啊~,然後要你原諒他們那種。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一開始因為最早雙親給我的情緒感情就是原噗講的那種感覺,所以我一直有種虧欠感,在長大一點之後變成的怨懟。會覺得我現在會這樣都是他們的錯,他們應該要怎樣怎樣,生他們也生自己的氣。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後來我花了很多時間釋懷(非常多),理解到我跟他們都是個體,我們是獨立的人,我的情緒不是他的,我不應該有過度投射「覺得他們身為父母應該就要怎樣」(當然不是說不盡養育的責任譬如放棄給吃的東西或教育之類的)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他們之於我的投射,我也一概不用接受。就如我想像中他們必須怎樣,他們想像中的必須也是我想像出來的(好饒口)。所以所謂的原諒對我來說,就只是接受他們都是個體,你也是這樣而已。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所謂的原諒,就只是畫出界線,接受他們就是這樣,我也是這樣而已。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我自己從「守好你的心理界線」理解到的還有,因為人類需要活下去,所以「我感覺的是你感覺的」這種共同化其實是很自然的發展。
對我來說,也感覺到亞洲圈的家庭似乎更強調這種「共同體」的感覺,卻也變成強迫大家都綁在一起,最後搞得大家你投射來投射去很痛苦。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所以所謂的原諒,只是在這種混沌的關係中找到新的界線而已,這是我的推論
花凜@砂糖王國國王
講完了~就當作是我個人的心得感想XD 好突然打一大篇希望不要嚇到人哈哈哈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