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Dame Sarah Gilbert: 'We don't need to give vaccine b...

AZ疫苗女爵的諫言:「不必要」施打兒童與全民第3劑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因為第一劑才是最重要的!』每日新增確診3萬8,500例,社會接近全面解禁但感染速率仍為全球第二高的英國,9日已確定批准使用輝瑞-BNT與AZ兩支為『第3劑』的加強疫苗,但會否如政壇所期待地開放所有成年國民施打?

英國學界則有不同的意見——特別是共同主導AZ疫苗研發的牛津大學教授,莎拉.吉爾伯特女爵(Dame Sarah Gilbert)——10日在《每日電訊報》的專訪中,也再次強調西方各國當前的第3劑與兒少接種政策,恐有反應過度的浪費之嫌,是沒有必要的反應。」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已公布『第3劑疫苗』政策的國家,只有以色列正在大規模施打(開放所有成年人接種第3劑輝瑞-BNT,目前已有30.3%人口完成3劑施打),其他的德國、法國、以及美國...等歐美西方國家,都預告要在暑假結束之後的『9月中下旬』展開首波接種。

以美國為例,拜登政府目前已經提前放行輝瑞-BNT疫苗作為第3劑加強針的適用性,預計最快從9月20日開始,美國就將正式展開對第一線醫護人員與免疫效果低下者的追加接種。而與美國同時宣布『第3劑接種對策』的英國,9日則已由醫藥產品監管署(MHRA)宣布批准AZ與輝瑞-BNT兩支疫苗,擔當第3針加強劑的許可證。」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吉爾伯特認為,雖然在當前的初步研究中,多認為疫苗的防護效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衰退,但衰退的程度與速率目前還沒有一致定論。同時各地重新爆發的疫情現況,大多發生於未接種疫苗者。因此就合理的防疫對策來看,除了特殊免疫高風險之外,大規模的第3劑疫苗接種,比起擴張疫苗第一劑覆蓋率,其實並沒有合理的效果與必要。

『就我認為,當務之急是要盡快把疫苗送到那些低接種覆蓋率的國家——在整體防疫的角度來看,能讓更多人快速地打上第一劑疫苗,才是最有效果的防疫——但目前大家確實做得還不夠好。』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女爵在採訪中強調,在病毒持續而快速地突變過程中,各種突破性感染恐怕很難避免。因此阻止重症與死亡的蔓延,才應該是當前疫苗政策不可忘本的宗旨主張。而同樣的問題,也適用於未成年學生的疫苗接種對策,像是報導中《每日電訊報》就重新引用了吉爾伯特女爵7月份面對義大利媒體的專訪說法:

『我們已知的現實前提是,(1)你無法透過疫苗來完全阻斷感染;(2)兒童染疫後的住院、重症與死亡率都非常低,或者說大部分的未成年者都不會對病毒有強烈反應——那如果上述兩個前提你都承認,我們自然也得反問自己:「那急著對兒童接種疫苗的好處,到底在哪裡?」』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事實上,《每日電訊報》在採訪報導中,反覆提到了15歲以下兒童施打疫苗的適用性——根據目前的已知狀況,適用於未成年者的COVID-19疫苗,目前只有輝瑞-BNT被大量核准放行。但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 Tracy Beth Hoeg團隊,於9日所發表的最新研究:未成年兒童施打疫苗的反應結果,並不一定有正面的作用。

Hoeg團隊所得到的結論認為,雖然接種疫苗對於『防疫』有著關鍵性的作用,但在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族群裡,『無論有沒有施打疫苗,住院、重症、與死亡的數字與比例,都遠遠比「完整施打」的成年族群更低。』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與此同時,《每日電訊報》則更截取了報告中的其中一個數據,認為以現行的輝瑞疫苗為例,雖然『極少部份』年輕兒童會因接種mRNA疫苗而出現心肌炎的症狀,但比起兒少的重症,『打疫苗兒童出現心肌炎的風險,還比不打疫苗染疫重症的機率高出6倍。』

必須強調的是,Hoeg的報告與研究結論並不是認為『兒童不可打疫苗』,或者放大強調現行疫苗對兒童的健康風險;其所強調的是『兒少接種疫苗的效果與必要性』,比起『沒打疫苗的成年人』,並沒有非常迫切必要性。因此在當前各國政策上,兒少疫苗接種可能不適合一體適用或過度推廣,而必須再度強調每個人的免疫力狀況與個人選擇、以及社會防疫的其他連齡層需求權重性。」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藥廠拒獲准疫苗用於臨床試驗比較 恐衝擊疫苗開發 | 國際 | 中央社 CNA

「但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藥廠與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已在數種疫苗計畫或正進行的試驗中,被當作比較疫苗,這包含義大利的ReiThera Srl、法國Valneva、台灣高端疫苗生物製劑以及韓國SK生物科學公司(SK Bioscience)。

阿斯特捷利康針對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的說法回應表示,會『繼續與業界合作和分享資源,以因應疫情』。

其他主要西方國家COVID-19疫苗製造商,如輝瑞(Pfizer)與研發夥伴BioNTech、莫德納(Moderna)和嬌生(Johnson & Johnson),尚未回應置評要求。」

@liuchienyi - 但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藥廠與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已在數...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