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以《賽德克巴萊》為例:影視藝術與正史的差距

與《賽德克巴萊》的議題相似,《斯卡羅》講述著台灣原住民族與外界的衝突,那些都是早期台灣教育鮮少提及的,或遭執政者隨意詮釋與渲染。相較前者霧社事件,羅妹號事件更多了漢人、洋人等多方族群的角力,飽含宏大的世界觀,牽涉的文史議題也甚廣,劇集上映前後,讓不少文史人士熱議其歷史背景和詮釋手法。

史學研究是會隨著時間推陳出新的,新的證據往往會改寫我們既定的歷史印象。以莫那・魯道為例,他過去被執政者推崇為「抗日英雄、民族英雄」;在近期影視作品中被描述為「部落英雄」;最後則成為「反英雄」:指涉他曾協助日本政府「以蕃制蕃」政策,去屠殺族人。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一般來說,一部文學作品、影視創作是不可能完全依照史實的,如果完全依照,那便是一部普通的方志、圖記或紀錄片,內容不見得適合所有族群,也不利於大眾傳播。另一方面,在史實中增添藝術性的編改,能產生新火花,卻又容易誤導大眾。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真實與虛構?我們該如何分辨

權衡拿捏上,除了播映之前,劇組該讓大眾理解「前提」,亦有賴現今發達的網路,例如Facebook—直以來都是「網路史學家」暢談之所在,分享功能更是增添資訊傳播的速度,許多不同聲音都能輕易被看見與查閱。但筆者認為,不是看似合理的言論都是正確的,凡事該當交叉比對,反覆驗證。就像影視作品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都個性分明、合情合理,但史實可能並非如此。

筆者在做藝術史研究途中,也曾發現同文物的研究論文、期刊,兩者言論不一,引經據典上亦會出錯;口述歷史的訪談往往也是受訪者各說各話,或是前後矛盾;史書也有竄改或在資訊不明確的狀況下記錄之嫌疑。在還未有確鑿的考古證據、文物遺存前,說故事是易如反掌。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即便如此,也不是說大家都在亂做研究,如同前面所述「凡事該當交叉比對,反覆驗證」,「正確」或「較正確」的事實,都是比較出來的。在無力求得正確資訊時,臆測往往是個起頭,才能有動力去查證,沒有頭就沒有尾。沒有以往為莫那・魯道編造的神話,我們也難以得知後來的史實;筆者相信,如今《斯卡羅》也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

《賽德克巴萊》的成功,多少出自洗腦大眾之效果,筆者以前去影院觀影,也覺得原住民反守為攻,狙殺日本人好不暢快,「恨不得把他們殺光光」的念頭相信也曾出現在當時慷慨激昂的台灣民眾腦中,這種影響力是影視藝術的成功,卻是歷史研究的弊點。如今想想,那也就是個影視藝術效果罷,不妥的是身陷其中、身受民族主義洗腦的人。同樣,《斯卡羅》中亦有許多影視效果,還有待觀眾自行斟酌真實與虛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