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橘🍊9/1~9/8外出
閒聊 字體
最近有跟設計或字體相關人士聊聊
然後發現一些我沒想過的觀點
積橘🍊9/1~9/8外出
1.跟字體業出身的人士聊標準字
他們會非常在乎空間結構跟字體的粗細比例是否正確
經過多年的訓練看字非常地仔細
拿了作品集跟他們討論後,得到的建議是需要練習觀察空間
另外對於比例設計的很誇張的標準字,會覺得很疑惑甚至無法接受他的比例構成
我看了業界人士製作的字體,幾乎都是跟數位造字的概念有關
積橘🍊9/1~9/8外出
但我看了上述提及誇張標準字,我其實覺得反而有歪過頭或是透過怪異空間形成的美感
(如果有興趣可以google:家酪優)
所以我又跟其他業界人士聊字
積橘🍊9/1~9/8外出
2.跟書法業界的人士聊字體
我後來因緣際會跟一位對書法甚有研究的人士聊字體
發現書法有所謂的架構,而且對他們來說,標準字反而是難以掌握架構的存在
簡單來說用傳統的書寫邏輯,不太能直接類推到標準字身上
積橘🍊9/1~9/8外出
我不知道大家剛接觸標準字會不會覺得很難入手,我覺得那是跟對造型有沒有概念,有比較大的關係
積橘🍊9/1~9/8外出
後來我跟他解釋與標準字比較相關的是圖形的構成以及現代字體的形成
現代的明體又是從宋朝雕版(刻在木板上)發展而來
因此已經脫離書法的架構
他才表示理解(他也有跟我解釋一些書法的架構,但比較困難)
積橘🍊9/1~9/8外出
3.跟創意總監聊作品集
前陣子有機會遇到某個蠻資深的創意總監,跟他介紹了我的字體作品
他覺得字體的應用之於品牌,要看用途以及抓不抓目光
例如某些比例誇張但吸睛的字,他會認為適合用在某些場合
簡單說品牌的觀點去看字,並不像字體業界人士看字一樣的觀點
他們在意這套字給消費者的感受
積橘🍊9/1~9/8外出
我才發現我們會評論不同的字,說字好看啊,或是這套字有問題
但最終他是不是好的字,其實根據不同人,不同用途,不同觀點,得到的結論都不同
同樣是字但都是不一樣的思考邏輯
這是我覺得蠻有趣的多元觀點
積橘🍊9/1~9/8外出
雖然我一直在追求作品的進步
但其實能思考的空間很多元
不一定只拘泥在字體的空間或佈局
很多時候我在推特看到超誇張的字
即便製作不精細,或是有閱讀上的問題
我也會覺得很有趣然後記下來
積橘🍊9/1~9/8外出
講了很多其實就是一點小雜談
字的觀點其實很多元
給大家做參考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