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08 AM
120
33
【翻譯話題】最近《沙丘》新譯本,受到出版、翻譯、讀者群眾的廣泛討論。因為我不是科幻小說迷,硬蹭沙丘恐怕貽笑大方。
正好最近有一套日文歷史書翻譯成簡體中文版,就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10 AM
《講談社歷史文庫》是一套非常扎實的日本歷史書,日文版有26冊。中國的文匯出版社挑了十本出來翻譯成簡體版。為什麼說這套書扎實呢?因為這套書的內容跟日本教科書的史論不同,是進階閱讀的歷史書。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12 AM
對於日本教科書史論都不熟悉的外國人,要讀這套書真的要花很大的心力。而且這套書完全不跟讀者五四三,直接切入正題,旁徵博引許多前人提出的史論,再談作者自己的想法。這套書的作者都是當代的前輩高人,論述有很多值得一讀的地方。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14 AM
Fri, Sep 3, 2021 10:22 AM
我自己寫書
《日本戰國這樣讀》
的時候,引用了講談社歷史文庫、中公文庫系列書籍。說真的,因為自己的底子不夠,很多時候讀不到20頁就會開始恍神,或是得開始查內文中「理所當然」但是我無法理解的論點。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15 AM
就很像《天龍八部》梅蘭竹菊四劍內力不夠,不能學靈鷲山石窟上乘武功的橋段。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15 AM
----翻譯的分隔線----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18 AM
但是這套書在台灣很難賣,一來是內容偏深、二來是市場不夠大、三是有能力翻這本書的譯者,不見得有時間跟心力能翻。
就算退一萬步,把一本書交給我來翻,我大概也得花上好幾年的工夫才敢交稿。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23 AM
手上有《武士的成長與院政》的日文版跟簡中板,簡中的譯者是中國籍的日本史學博士,現任山西大學世界史系副教授。果然名家出手就是不一樣,比我自己練習翻譯的成果通順得多。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26 AM
Fri, Sep 3, 2021 5:26 AM
我的日文翻譯能力大概只是業界新手,因為有對日本史的基礎認識才能往上補正一些。
比我厲害的台灣翻譯,不見得請得動、也不見得能夠擠出時間。跟我能力相當的人,不見得能夠推掉其他書,花很大的心力跟時間來翻這樣的書,畢竟大家都有經濟壓力。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28 AM
Fri, Sep 3, 2021 5:35 AM
在簡中版沒有曲解,漏譯的前提之下,又怎麼能夠苛責出版社,把專業書、巨作採用簡中版?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29 AM
----市場的分隔線----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32 AM
《狂粉的養成》裡面有一個章節很有意思
「講話大聲的少數意見,被當成眾人的意見」
這種多數錯覺帶來的結果,就是抱怨最大聲的人,在技術先進的平台上發表看法,然而這些平台的本質,有時只讓最強烈的觀點(通常是負面觀點)被聽見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34 AM
我是線上遊戲業的逃兵,曾經當了一年代理遊戲的窗口兼PM。老實說,我以前被巴哈●特等遊戲討論版的「多數錯覺」陰了好幾次。
以為自己把「多數錯覺」的意見聽進去,就是調整出讓玩家最滿意的方向。結果多次慘遭打臉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37 AM
Fri, Sep 3, 2021 5:38 AM
想起同人創作圈的名言「如果你喜歡某個作品,請一定要說出來讓作者知道。因為討厭的人,會很用力讓全世界都知道他有多討厭這個作品」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38 AM
----個人想法的分隔線----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41 AM
如果要問這件事情怎麼解,答案是無解。就像一個經濟問題,一百個經濟學家會有一百種答案。
我個人的想法是,
台灣的文字閱讀這塊餅不夠大
。重量級的巨作,在市場、譯者、出版社的多方考量之下,很難不用品質良好的簡中版。但是如果餅夠大,就還會有其他的書籍,能夠交給正在努力的譯者們。讓市場有好作品、讓譯者能夠成長。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43 AM
另一方面,現在的知識傳播管道,也不只有文字閱讀而已,想要讓書賣出去,勢必要借助其他管道的力量。
就算沒有黃河長江,幾條河川匯積起來也能滋養一塊土地。
@.tw.
@DanDaiSan
Fri, Sep 3, 2021 5:47 AM
日本通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5:49 AM
因為關心才有批評,但是事情無法面面俱到。能讓台灣的閱讀環境這塊土地更肥沃,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定期買有興趣的書,藉閱讀《講談社歷史文庫》的日文版跟中文版,來磨練自己理解跟翻譯日本史書籍的能力。
大眼冬
@dongdong1102
覺得
Fri, Sep 3, 2021 7:52 AM
日本史學家的論文超難懂,我們以前讀的時候非常苦手,最麻煩的是,他們就算反對別人的意見,也寫得非常隱晦,常常讀了半天,四五行都過去了,才突然覺得:咦?你剛剛是說其實你不同意嗎?
那真的就是要磨,比驢子推石磨還辛苦的那種。
月翔(moonfly)
@moonfly
Fri, Sep 3, 2021 8:38 AM
大眼冬
: 真的,學術論文真的是東繞西轉+百轉千迴。相較起來市場上的「新書」,就像直接揪著對方衣領互打。
2005年那一段時間,藤本正行等人,互相出書交戰。一方面駁斥對方曲解自己的意思,一方面炮打對方的理論有謬誤,看得我滿頭霧水。
載入新的回覆
正好最近有一套日文歷史書翻譯成簡體中文版,就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就算退一萬步,把一本書交給我來翻,我大概也得花上好幾年的工夫才敢交稿。
比我厲害的台灣翻譯,不見得請得動、也不見得能夠擠出時間。跟我能力相當的人,不見得能夠推掉其他書,花很大的心力跟時間來翻這樣的書,畢竟大家都有經濟壓力。
這種多數錯覺帶來的結果,就是抱怨最大聲的人,在技術先進的平台上發表看法,然而這些平台的本質,有時只讓最強烈的觀點(通常是負面觀點)被聽見
以為自己把「多數錯覺」的意見聽進去,就是調整出讓玩家最滿意的方向。結果多次慘遭打臉
我個人的想法是,台灣的文字閱讀這塊餅不夠大。重量級的巨作,在市場、譯者、出版社的多方考量之下,很難不用品質良好的簡中版。但是如果餅夠大,就還會有其他的書籍,能夠交給正在努力的譯者們。讓市場有好作品、讓譯者能夠成長。
就算沒有黃河長江,幾條河川匯積起來也能滋養一塊土地。
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定期買有興趣的書,藉閱讀《講談社歷史文庫》的日文版跟中文版,來磨練自己理解跟翻譯日本史書籍的能力。
那真的就是要磨,比驢子推石磨還辛苦的那種。
2005年那一段時間,藤本正行等人,互相出書交戰。一方面駁斥對方曲解自己的意思,一方面炮打對方的理論有謬誤,看得我滿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