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ノ鳥
【斯卡羅】李仙得:「文明化的第一步,就是知道自己的位置跟出生位置。」這真的很中世紀神學到科學啟蒙的遺緒,人要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前是與神的契約關係,那個現代是測量跟亞氏種群分類。
江ノ鳥
要我說,文明,就是加入一個想像的意義網絡,以為自己有一種特定的意義來定位自己。而實際上,你怎樣定位自己,取決於選擇加入怎樣的意義網絡。

形象化來說,地圖倒過來看,本來上面的就會變在下面,而你運用不同的perspective地圖也能畫成不同樣子,但你為啥要採用一種畫法。難道我們不能用出生地同心圓,或是別種方式描述相對關係嗎?它,可以但是,它不能客體化的作為搭建意義的橋樑柱,或是說,若不客體化為任意主體預備的話,那會花很多代價在轉換式(或是翻譯)上,如果要保護守護住每一個不同的perspectives,是等價為真的話(或是有為等價真的潛能,如果連這都要保守的話,就更加崇高跟經濟上地麻煩)。
江ノ鳥
比起「人啊!認識你自己。」當有這麼多等價真的認識方法後,就要進一步反思,「人啊?我為啥要這樣認識我自己?」

所以可以把「人要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改寫成:「人要知道自己的宇宙中的位置。」而cosmos的意思是抽象的運行秩序,而不是什麼具體事物。恰恰人就是有能夠藉著實然,為自我立定秩序,來界定indeterminate scene 成為具體事物(例如自我為何)的能力,也就是創設宇宙秩序,並將宇宙秩序為了實現現實而服務。
江ノ鳥
說實話,就是要李仙得,這種對於世界有堅實世界觀的人,感受文化衝擊或宇宙恐怖才有意思。 一天到晚說別人對於世界的認識不真的人,被宇宙狠狠打臉:「啊,不是,其實你也沒了解我。」,最有戲劇反差了。
老翰
四維世界的生物看事情的感官實在太有限了。
某甲@拒看薩泰爾
你可以試試用十維甚至十一維的觀點去看
感人王子
身の程を知れ
路邊攤宅老闆
那個年代,人類航行在大洋上,探索整個行星,所以世界級是整個行星,未來人類航行在宇宙,探索整個銀河,世界就是整個銀河了,所以認識世界是很重要的,跟人類能探索的範圍無關,你只是拿現代人的世界觀點去打古代人而已
江ノ鳥
路邊攤宅老闆 : 我並沒有宣稱任何一個觀點是正確的,而是要去反省是觀點使得事物的位置正確這件事。

正如你所說的,如果我宣稱現代的主流觀點是正確的,難以確保未來是否還通用。

因此並非特定觀點是正確的,而是有個觀點就有所對應的的正確。
江ノ鳥
而對於「觀點何以使現象正確」的反省,最晚在8世紀以前的印度人就有所認識,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反省(這樣的反省本身是否是個確定觀點,也頗值得反省),只要在個世界觀交織的地方,很容易就會不採取線性進步史觀,因為那不足以解釋實際發生的現象。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