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leafcactus
Tue, Aug 31, 2021 10:13 AM
Wed, Sep 15, 2021 3:08 PM
1
「
到底不會長久居安一輩子,於是很習慣空間裡有不斷重構的關係
。」
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leafcactus
Tue, Aug 31, 2021 10:20 AM
Tue, Jul 11, 2023 3:39 PM
「
我從來沒有見過母親的父母,幾乎忘了她也曾是誰的孩子。
」
「
城市像倒入大量明礬,喧囂雜質般沉澱到底,盆地裝滿澄澈但摻有一絲怪味的水
。」
「
我的時間好像跟著停滯的指針,在生日最後一刻膠封。
」
「
人們都愛把人情味掛在嘴邊:老街有人情味,夜市有人情味,文創最有人情味,好像做為抵抗無情現代什麼的性質
。」
「
每每進入時間的月檯,一再溫習人如何被時間賦予,也被時間剝奪
。」
「
四方形的壓克力帷幕像一個水族缸,裡頭囚禁的事物,看上去很美,學生們操縱爪子,向下探取,試著攫獲什麼
。」
「
近廟欺神,每個家庭都發生的事。
」
「
那時一切都好,因為不知道生命有死有病痛。
」
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leafcactus
Tue, Aug 31, 2021 10:20 AM
Tue, Jul 11, 2023 3:39 PM
「
我常在文字隱喻大於現實世事的牢籠裡惶恐。
」
「
像極了颱風般不斷吸收水氣、下雨、吸收更多水氣、下更大的雨。一個遞增的循環模式,幾乎可適用於各種親近的關係,各種主題子題,但我們不知道在其中三態變化的是傷口滲出的血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
」
「
如果當初豢養的是一株野櫻,或是一隻藍鯨,牠們是否能理解人類在短時間裡多次進食?何以頻繁地睡覺,做很多決定,衰老得很快,並且在三百六十五次的日昇月落後就替自己大肆慶祝?人類臨終時,野櫻只開了幾次的花,而藍鯨也不過是在裝滿海水的泳池裡幾趟往返。
」
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leafcactus
Tue, Aug 31, 2021 10:20 AM
Sun, Oct 10, 2021 5:47 PM
──謝凱特《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
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leafcactus
Tue, Aug 31, 2021 10:28 AM
────────
今天有空,閉著眼睛在書架上隨意取過一本,發現是約三個月前便深深震撼我的作品,於是我又再看了一次。
不得不說謝凱特真的寫得好好,關於家庭的牽扯分崩,以及向上對父母的愛,向左向右,手足伴侶的溫柔,都讓我屢屢心悸,簡直不吐不快
好喜歡他對於母親的刻畫,前面幾章把書名描摹地輕巧不凡,「我媽媽做小姐……」,女性一生中會被切裂成簡單幾個階段,女兒、小姐/少女、
母親
,最後到老
而男性終其一生都是少年,不論是當兵還是父親,似乎都比女性活得更加自由,沒有什麼可以囹圄他
但謝凱特後面又問:母親是否會討厭自己成為母親,本以為會是全然負面的後悔,母親卻說她從不後悔。
「謝謝她成為母親。」這句話讓我很用力地哭出來。
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leafcactus
Tue, Aug 31, 2021 10:30 AM
Mon, Sep 6, 2021 8:00 AM
我想到吳明益在睡眠的航線中寫道:我開始恨她愛我,恨她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我。
書不在身上,我也不記得正確的句式,但「恨她愛我」這四個字是那麼血淋淋有入骨,天啊真的QQ
多留幾樓讓我多記點東西
-
有時候我會看到很多文章,他們強調不要再將母愛放大到令人壓縮的情緒,本以為我會在本書裡看到。但我獲得的卻僅僅在說他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他能為這世界給予的一點什麼,縮小,他的世界不就是家庭或者,母親嗎?
「書寫家庭的人,往往最為無情。」他為自己下了這個註解
葉子梓 ∥ 健康平安豆
@leafcactus
Mon, Sep 6, 2021 7:59 AM
線上對談》拉開轉身的餘裕,我把「自己」還給母親:謝凱特、吳曉樂雲端暢聊 | Openbook閱讀誌
載入新的回覆
「到底不會長久居安一輩子,於是很習慣空間裡有不斷重構的關係。」
「我從來沒有見過母親的父母,幾乎忘了她也曾是誰的孩子。」
「城市像倒入大量明礬,喧囂雜質般沉澱到底,盆地裝滿澄澈但摻有一絲怪味的水。」
「我的時間好像跟著停滯的指針,在生日最後一刻膠封。」
「人們都愛把人情味掛在嘴邊:老街有人情味,夜市有人情味,文創最有人情味,好像做為抵抗無情現代什麼的性質。」
「每每進入時間的月檯,一再溫習人如何被時間賦予,也被時間剝奪。」
「四方形的壓克力帷幕像一個水族缸,裡頭囚禁的事物,看上去很美,學生們操縱爪子,向下探取,試著攫獲什麼。」
「近廟欺神,每個家庭都發生的事。」
「那時一切都好,因為不知道生命有死有病痛。」
「我常在文字隱喻大於現實世事的牢籠裡惶恐。」
「像極了颱風般不斷吸收水氣、下雨、吸收更多水氣、下更大的雨。一個遞增的循環模式,幾乎可適用於各種親近的關係,各種主題子題,但我們不知道在其中三態變化的是傷口滲出的血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
「如果當初豢養的是一株野櫻,或是一隻藍鯨,牠們是否能理解人類在短時間裡多次進食?何以頻繁地睡覺,做很多決定,衰老得很快,並且在三百六十五次的日昇月落後就替自己大肆慶祝?人類臨終時,野櫻只開了幾次的花,而藍鯨也不過是在裝滿海水的泳池裡幾趟往返。」
──謝凱特《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
今天有空,閉著眼睛在書架上隨意取過一本,發現是約三個月前便深深震撼我的作品,於是我又再看了一次。
不得不說謝凱特真的寫得好好,關於家庭的牽扯分崩,以及向上對父母的愛,向左向右,手足伴侶的溫柔,都讓我屢屢心悸,簡直不吐不快
好喜歡他對於母親的刻畫,前面幾章把書名描摹地輕巧不凡,「我媽媽做小姐……」,女性一生中會被切裂成簡單幾個階段,女兒、小姐/少女、母親,最後到老
而男性終其一生都是少年,不論是當兵還是父親,似乎都比女性活得更加自由,沒有什麼可以囹圄他
但謝凱特後面又問:母親是否會討厭自己成為母親,本以為會是全然負面的後悔,母親卻說她從不後悔。
「謝謝她成為母親。」這句話讓我很用力地哭出來。
書不在身上,我也不記得正確的句式,但「恨她愛我」這四個字是那麼血淋淋有入骨,天啊真的QQ
多留幾樓讓我多記點東西
-
有時候我會看到很多文章,他們強調不要再將母愛放大到令人壓縮的情緒,本以為我會在本書裡看到。但我獲得的卻僅僅在說他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他能為這世界給予的一點什麼,縮小,他的世界不就是家庭或者,母親嗎?
「書寫家庭的人,往往最為無情。」他為自己下了這個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