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孩子凜老大
讀嘛讀嘛
身體喜歡這樣工作:日本醫學權威日日實踐的身體使用祕訣,讓你從此不瞎忙、不加班、不倦怠,提升工作效率! -...
正如作者在書中說的:「將我的論文全部讀完的諸位醫師,都異口同聲表示:『雖然小林醫師做過各式各樣的研究,卻是一招半式通到底啊。』這一招半式,當然就是『自律神經』和『腸內環境』。即使出了一百本以上的書,關於這方面我一次都沒動搖過。」這本書談的正是自律神經
我下載了作者監製的自律神經診斷用 App「CARTE」,
‎CARTE - 自律神経をスマホで測れる!
覺得很神奇,光靠iPhone就能檢測自律神經
掰噗~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我們請樓下來回答 (eyeroll)
幸運的孩子凜老大
作者在結語中說:「只做一件事」就行了。
請在閱讀這本書後,找出「想要做做看」的事情,試著選一件去做。
「放棄搭電梯,改走樓梯。」
「慢慢吃午餐。」
「每天必定試著拍一張中意之物的照片。」
「絕對不說別人的壞話。」
「每天用 App 檢核自律神經的數值。」
再怎麼雞毛蒜皮也無所謂,總之就是指定一件事情去做。請千萬不要貪心,最寶貴的莫過於做了這一件事情的「事實」,而這項「小小的事實」將會調校我們的自律神經。
幸運的孩子凜老大
不知我個人剛好遇到,還是現今風潮如此,最近看到的書都不會勸讀者徹底脫胎換骨,而是建議一點一點慢慢更好
大概斷捨離除外?但即使是斷捨離,也是有流派建議不需要一口氣丟光光,一天丟一樣就好
幸運的孩子凜老大
「逃離壓力源很重要,但對這種人(想保持距離的對象)的聯絡已讀不回,反而會適得其反。假如一昧逃避,『那件事怎麼樣了』、『我有事想拜託你』的疲勞轟炸,後面依舊會一再襲來。
「請好好想一想。對你來說壓力並非天上掉下來的工作,而是自己不能掌控這些工作,對吧?所以才要勇於主動先發制人。不妨試著主動提起『之前那件事』,比對方早一步寫電子郵件寄出去。」
自己打po出來覺得好像是老生常談,但老生之所以常常談就是因為有道理啊!昨天想著書中這段話,鼓起勇氣打了電話,結果很順利。
逃避比面對更耗費能量
幸運的孩子凜老大
就好像飢餓遊戲3,面對代價可能太高的營救任務,「芬尼克起初的焦慮竟不可思議地消退了。他說:『凱妮絲,妳還不明白嗎?這會讓事情有個了斷。要不是這樣,就是那樣。等今天結束時,他們要不是死了,就是回到我們身邊來了。這簡直……簡直超過我們所能期盼的!』
「嗯,這樣看待我們的處境,未免太陽光了。不過,想到這場折磨終將結束,我也漸漸鎮靜下來。」
Andrea沉澱🌟謝謝
哇喔!
App準確嗎?(好奇
幸運的孩子凜老大
Andrea沉澱🌟謝謝 : 不知道呢,畢竟我也沒有反駁的理由啊~
Andrea沉澱🌟謝謝
了解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