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35 PM
來測測~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35 PM
@sachi37 - [翻譯/分享] 認知的扭曲程度測試 有點像心理測驗,但可能對於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有幫...
掰噗~
@baipu
說
Thu, Aug 19, 2021 5:35 PM
不會吧?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35 PM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36 PM
沒有強度、中度的話到第三個(判定的思考),其他都是弱。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38 PM
Thu, Aug 19, 2021 5:52 PM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40 PM
判定的思考:我前陣子才因為這樣跟我姊大吵一架,所以最近算是滿有意識到自己這個問題的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44 PM
誇張與矮小化:這一點我覺得我算輕微(?)
人家明明說是中度#
很久以前跟一位長輩聊天時就有被對方說「我覺得你過度謙虛、否定自己的能力」並且意識到可能有這個問題,但我也不知道耶可能因為我身邊的人是真的客觀上很優秀,相較之下我是真的不努力所以成果也普通啊?
我沒有貶低到覺得自己爛,但就是真的也沒有好到值得一提。
還是這樣就算矮小化?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50 PM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部分我覺得很玄,因為我前陣子才意識到自己最近似乎有做出相反的事情。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52 PM
Thu, Aug 19, 2021 5:52 PM
內的無力感:啊情緒真的就是不能控制的啊!(理直氣壯)
情緒就生理反應,要給他時間緩衝,我就緩衝時間很長啊!(根本沒在檢討啊混帳)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52 PM
......好啦我去找找情緒控管的書......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5:55 PM
這個有點問題,人類會總是記得壞的記憶我記得是生理機制啊,因為人要記住壞的經驗才能記取教訓提高生存率。
(後來發現後面一段還真的有提到XDDDD)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6:03 PM
Thu, Aug 19, 2021 6:09 PM
說到「正確的」這一點我不知道算不算相關,但我知道我的一個問題是明明知道哪樣做可以降低麻煩,但是會為了「明明是那些人的問題為什麼是我要改?」而掙扎並且拒絕去做。
例如明明知道寫負評只要不掛tag就沒事,但卻會覺得「我從近十年前到現在都掛著同樣的tag做同樣的事,在自己河道上邊看邊吐槽一本花錢買的小說到底哪裡錯了?憑什麼我要改?」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6:07 PM
這一點強烈到我自己都困擾,但就很不爽為了這種「根本是那些人觀念有問題吧?!」的事情改變我自己的行為。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6:14 PM
Fri, Aug 20, 2021 5:55 AM
其實看噗浪可以明顯感覺到(或許是自從偷偷說開始完善後,我沒研究)的使用者改變狀況,追蹤n年的人、友從每天分享各種事情漸漸變成除了創作之外幾乎什麼都不發表、鎖河、另外開私河的越來越多。
不然就是以前想轉噗就轉噗,現在常常都噗首隱藏或者通通都放統一的噗裡面。
固然也有使用者年紀增長逐漸脫離使用噗浪的狀況,但主要還是海巡後自己不爽就發偷偷說的人太多了。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6:15 PM
Thu, Aug 19, 2021 6:16 PM
然後我還在掙扎著我用噗那麼多年為什麼要為這件事情改變(ry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6:16 PM
說是這樣說啦但其實也不是沒改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6:17 PM
我希望噗浪改一下功能,噗首上#的才會被搜尋到、噗首沒#單純是提到的不會被搜尋到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6:18 PM
Thu, Aug 19, 2021 6:18 PM
其實我也知道我總有一天大概會徹底改掉ㄅ
不過我還在跟「為什麼」掙扎。
·懧·
@nuo4
Thu, Aug 19, 2021 6:20 PM
他裡面提供的內容對我沒幫助(?)
「試著思考不這麼做會如何?」不如何,效果顯著的比做還要棒,但我就是跨不去為什麼我得妥協這個念頭(ry
懧的一句話個性簡介:鑽牛角尖。
昇靈❄️
@Lunar_Spirit
Thu, Aug 19, 2021 6:30 PM
我覺得這種測驗自己每次都在挑戰用語精準度,像是悲傷憤怒恐懼是否能控制,我覺得情緒上不能(EX看到蟑螂、會怕的還是會怕呀)、但可以控制對外界的影響(EX:不會因害怕被嚇著不動,還是會努力驅使自己去把蟑螂趕出生活圈)。
感到憤怒時情緒仍會憤怒(不然怎麼知道自己憤怒的?)但仍能控制是否說出髒話或迴避對人的攻擊性。
然後就進入這到底該算哪種的疑惑
(被判定內無力感中度扭曲,因為認為內心不受控制??)
留芳.伊_謝謝小公主
@SmellyForever_E
Thu, Aug 19, 2021 11:29 PM
Thu, Aug 19, 2021 11:29 PM
我測完之後只覺得日本人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吧……這點情緒低落的彈性都沒有難怪變態這麼多(滑坡
·懧·
@nuo4
Fri, Aug 20, 2021 9:48 AM
Fri, Aug 20, 2021 9:53 AM
昇靈❄️
: 對我也覺得這個好困擾,我知道我在生氣沒有平靜下來不等於我的言行都是不冷靜(???)
有時候我的言行其實是基於「我知道這樣做可以讓我冷靜」才產生的,也就是我不是「氣到沒辦法只好這樣做、一邊做一邊生氣」,而是「知道生氣時這樣做可以讓自己不再持續生氣」。
例如發長篇大論的吐槽文可以讓我不鬱結於心(?)所以才發,但其實與發表的吐槽看起來一直很生氣的樣子相反、寫完吐槽後我就不生氣了。
繼續吐槽是因為我就愛吐槽rrr
當年(?)吐槽完五等份之後其實我對五等份就沒啥感覺了,不過提到一次還是會罵春場一次,但我覺得說他結局爛很客觀啊(怎麼老拖五等份下水#)
·懧·
@nuo4
Fri, Aug 20, 2021 9:50 AM
留芳.伊_謝謝小公主
: 我也覺得有些根本就很正常也要評定為認知扭曲的話反而很扭曲
例如:無法客觀評價自己。把自己貶低叫扭曲、把自己看高也算扭曲,那不就是叫你只能冷血客觀評價才叫正常嗎?問題是人類就是主觀的啊
·懧·
@nuo4
Fri, Aug 20, 2021 9:52 AM
一個人如果總是非常強迫性地(?)對自己認知客觀,那也很扭曲吧(???)
載入新的回覆
人家明明說是中度#很久以前跟一位長輩聊天時就有被對方說「我覺得你過度謙虛、否定自己的能力」並且意識到可能有這個問題,但我也不知道耶可能因為我身邊的人是真的客觀上很優秀,相較之下我是真的不努力所以成果也普通啊?
我沒有貶低到覺得自己爛,但就是真的也沒有好到值得一提。
還是這樣就算矮小化?
情緒就生理反應,要給他時間緩衝,我就緩衝時間很長啊!(根本沒在檢討啊混帳)
這個有點問題,人類會總是記得壞的記憶我記得是生理機制啊,因為人要記住壞的經驗才能記取教訓提高生存率。
(後來發現後面一段還真的有提到XDDDD)
例如明明知道寫負評只要不掛tag就沒事,但卻會覺得「我從近十年前到現在都掛著同樣的tag做同樣的事,在自己河道上邊看邊吐槽一本花錢買的小說到底哪裡錯了?憑什麼我要改?」
不然就是以前想轉噗就轉噗,現在常常都噗首隱藏或者通通都放統一的噗裡面。
固然也有使用者年紀增長逐漸脫離使用噗浪的狀況,但主要還是海巡後自己不爽就發偷偷說的人太多了。
不過我還在跟「為什麼」掙扎。
「試著思考不這麼做會如何?」不如何,效果顯著的比做還要棒,但我就是跨不去為什麼我得妥協這個念頭(ry
懧的一句話個性簡介:鑽牛角尖。
感到憤怒時情緒仍會憤怒(不然怎麼知道自己憤怒的?)但仍能控制是否說出髒話或迴避對人的攻擊性。
然後就進入這到底該算哪種的疑惑
有時候我的言行其實是基於「我知道這樣做可以讓我冷靜」才產生的,也就是我不是「氣到沒辦法只好這樣做、一邊做一邊生氣」,而是「知道生氣時這樣做可以讓自己不再持續生氣」。
例如發長篇大論的吐槽文可以讓我不鬱結於心(?)所以才發,但其實與發表的吐槽看起來一直很生氣的樣子相反、寫完吐槽後我就不生氣了。
繼續吐槽是因為我就愛吐槽rrr當年(?)吐槽完五等份之後其實我對五等份就沒啥感覺了,不過提到一次還是會罵春場一次,但我覺得說他結局爛很客觀啊(怎麼老拖五等份下水#)
例如:無法客觀評價自己。把自己貶低叫扭曲、把自己看高也算扭曲,那不就是叫你只能冷血客觀評價才叫正常嗎?問題是人類就是主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