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ES.
有個旅客進了一家旅館,拿出一張1000元鈔票放在櫃檯,說想先看看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此人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張1000元鈔,衝到隔壁肉商那裡富清他說好今天要還的肉錢
肉商有了1000元,衝過馬路付清了豬農的豬肉錢
豬農拿了1000元,到隔壁賣飼料的付清他欠的飼料款
賣飼料的拿到1000元趕忙去付清欠情婦的錢
情婦拿到錢趕快衝到旅館,付清她欠旅館老闆的房錢
旅館店主看旅客快要下樓了,趕快把這1000元放到櫃檯上,以免旅客起疑
旅客看完所有房間,走下樓拿起1000元,說跟老闆說想再去看看其他家旅館,把一千塊收進口袋走了
這一天,就因為這一張旅客掏出來放在櫃檯的一千塊,全鎮的債務都神奇的還清了

------
經濟學的經典故事,狼與辛香料也用這個寫過一篇, 講的就是金錢在不同人手中相互交換,形成消費的循環鏈
KALES.
經濟學的經典老故事,狼與辛香料最新一集也用這個翻版寫了一篇
講的就是金錢在不同人的手中相互交換,進而形成一圈圈消費的循環鏈
而如果中間有人選擇直接存起來不使用,那金錢就失去了流動性。對個人是否比較有利不好說,但對整體來就則是有弊的。
所以為何要發有期限的消費卷而不直接發現金的原因就在此。
睡眠充足者
後來就發生了許多人借錢去創業然後死掉的故事
MOSSON
所以……
金額守恆定律
傲慢ㄉ蜥蜴
MOSSON : 不是,錢會通膨,這故事沒算利息進去
KALES.
金錢沒有變多,但因為流通的關係而發揮了數倍於本身價值的效益。
而這種流通的價值媒介就是金錢的本質。
至於通貨膨脹,那是將物資價值與社會結構拉至長期觀察的事,短期來講通常不需特別考量進去,畢竟這故事就只是簡單的講述流通,而非完美的講述經濟。
BENBEND🐉
這個故事其實不涉及任何經濟學的概念…硬要扯上關係那也也只是說明「紙鈔會是個良好的交易媒介」罷了…你把紙鈔拿掉,改成旅館主人走去跟情婦說欠我的錢給肉商,整個故事就照樣完成啊…
🐺夜月𓃣Liku教練
紙鈔(貨幣)就是價值的載體啊
本來價值是無形的東西,用貨幣作為統一的公信的媒介
你跟情婦(妓女?)說,那也是價值的流動,重點還是在「流動」
🐺夜月𓃣Liku教練
另外故事本來就是想來闡述一個概念,故事本身不重要
你要講現實,大概就是某債權人出來討債的時候才發現彼此的債務關係可以繞一圈,然後弄一弄兩清,每個人都覺得債清了但覺得少了什麼沒拿到
BENBEND🐉
我非常確定你們搞錯乘數效應的概念了。
BENBEND🐉
1.乘數效應是建立在「新增加」的收入會到導致消費上升,所以正確的故事起頭會是旅客住了下來,老闆拿了新拿到的1000元去買新的豬肉,豬肉攤商拿新的1000元去買新的飼料(旅客的1000元會共造成2000元的新消費,乘數效應是2),故事的還債反而是在破壞乘數效應。

2.乘數效應產生條件很苛刻,你的故事就是個好例子,只要拿去還債就等於沒有發生,就算沒有債務也有邊際消費傾向的考慮(例如老闆會不會因為明後天沒客人預約而把1000元存起來),這也是為什麼馬英九跟蔡英文的消費券三倍券五倍券不發現金還有期限的原因。

3.馬英九跟蔡英文的xx券都註定是無效的垃圾政策,因為錢發太少期限太長,導致替代效應,只是你半年會花超過5000,那政府發的錢就不可能成為「新的消費」,而是你拿著xx券去買你下個禮拜必須買的東西,乘數效應GG
BENBEND🐉
要護航x政府可以,但拜託先搞清楚基礎的概念吧
MOSSON
incognito
BENBEND🐉 : 所以意思是小額紓困時,發現金跟消費券效益是一樣的嗎?(但消費券還要另外發行)
巨花太郎
我覺得這故事是一個很好的解釋,到不至於到護航,刻意用「護航」兩字的噗友是否太嚴苛
狄恩◆
incognito : 應該是說,因為券的效期太長,反而沒有提高實際消費,而只是讓人更有餘裕去應付日常花費(我是這麼理解的
BENBEND🐉
incognito : 效益一樣但成本不一樣,XX券的行政成本很高…(估計是20億)
Laconic
牙籤
所以新增加貨幣的成本就不高嗎,還是直接增加存款不用印新的紙鈔?我看到這件事情只有想到通膨啦...我也不覺得要發園遊券,但要發的話是園遊券好還是現金好我覺得有討論空間
夏貓。DC的五歲歲
發現金的話你就看到一堆人跑去振興中國淘寶
雖然振興券不是百分百用在額外消費上,但至少在限定使用範圍的情況下,要被振興的目標營業額多半是會上升的
BENBEND🐉
夏貓。DC的五歲歲 : 不要只會聽聽政府/側翼如何宣傳,要認真的去看政府怎麼做。除了xx券在理論層面有什麼能比現金更能達成限定國內消費的考量外,實務上蔡政府也是反方向做,三倍券經濟部還主推綁信用卡的數位版…
夏貓。DC的五歲歲
喔等等我錯了
夏貓。DC的五歲歲
主推嗎?不要只會聽聽政府怎麼宣傳,我看到的、我用到的是一堆實體券優惠
夏貓。DC的五歲歲
這樣就好
☆★★☆
所以多數人都因為這1000元帶來的效益而感到驚訝
而沒有人質疑旅館老闆取得這1000元的手段是否有適法性的疑慮
不過反正結果是好的,大家都銀貨兩訖互不相欠,和樂融融繼續生活
小鎮村的一天又平安的過去了,感謝_________的努力
果然這世界充滿了愛與和平呢~
BENBEND🐉
夏貓。DC的五歲歲
內文寫那是銀行的活動,難怪你會痛苦,因為你自己前言不對後語
BENBEND🐉
真心拜託,要替民進黨護航至少要有個一年以上的記憶力,不然就要讀點書了解事物的運作本質,不會被什麼狗屁大內宣牽著鼻子走,不然這種前一秒幫民進黨幻想的開脫理由,下一秒就發現民進黨就打臉上去的事情,不會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前天吹噓「人民一定要出1000」是民進黨深謀遠慮blah blah 的,昨天就被甩下車
Laconic
政府應該採取現金,數位券,實體券任選並行的方式來做.單發實體券且最低面額200,看起來大部分錢都還是流向大賣場,而大賣場反而是最不需要被振興的一個族群
KALES.
BENBEND🐉 : 噗首是個解釋經濟流通概念的故事,而我覺得它的確很好的讓人能夠了解這個概念。

如果要對每個故事去鑽牛角尖,那也是辛苦你了。

尤其是跳進來就開始政府側翼護航多讀點書等等,通常一個討論很容易從這種地方開始爛掉,經濟學上的解釋和討論還是很好的。

從乘數效應來看,就是看人拿到卷或錢之後會不會進而購買那些非必要的消費,而卷的部份就是讓你必須在台灣的實體店面進行消費。
這部份在園遊會買園遊卷的比喻就很不錯,使用卷的目的就在於讓消費限定在園遊會中而不會流到會外的商家。

而現代疫情期間各種商家受挫,就算並非是非必須消費,能讓人更有餘裕的去消費那些他原本就會去的商家,原本固定會去買模型的可以去買模型,會吃拉麵的可以去吃拉麵,而且還能有個理由讓自己大買特吃,這也是在刺激原有的消費循環。
KALES.
有多少人會只拿去買原本的必要消費,又有多少人會拿來買那些嗜好品以及自己原本就有的非必要消費。這需要統計數據比較樂觀。

但至少以個人經驗來講,會多拿來買既有嗜好的在比較多數,而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不相同,有個動機能拿來消費對經濟流動就是好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