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23 AM
Sat, Aug 14, 2021 12:36 PM
33
3
K大透視課
KK魔法學院
構成課心得傳送門
前陣子去上了之前就想上的Krenz大的透視與結構
等到現在終於有線上課程了!!來發個心得和筆記,用結課作業的截圖鎮樓
圖多注意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25 AM
Tue, Aug 10, 2021 11:52 AM
先講優點總結
K大課程優點:
1.分段建立目標:將作業分多個檢查點,每次節點通過都是正增強
2.養成習慣:不斷交作業養成做作業習慣,那段時間會一直想打開作業來畫(還有看什麼都有透視線)
3.課程有趣:K大講話真的很好笑,他也花心思研究了許多教學技巧,如何安排作業難度、複習重點、安插笑點提振學生精神等,不只會畫,也會教
4.實用性高:除了許多觀念釐清以外,也從實用性的角度去設計作業,讓學生之後要畫類似作品有跡可循(建築、室內、坐姿、人物肢體)
非常推薦有時間畫作業的人,收穫非常豐富,物超所值
要說缺點的話大概是要用cctalk上課(對岸軟體),要看以前學長姐的作品也集結在微博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31 AM
課程分為8周,我就照順序把每堂課的筆記和作業從L1貼到L8
L1課程概覽
一開始先點通了許多我一直搞不懂的透視概念,以及一些數學課感覺會出現的技巧(?)
作業看起來很難,其實抓到大結構剩下就是耐心了。
(鋼筆君就是用來對齊透視的向量線)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33 AM
Tue, Aug 10, 2021 10:42 AM
L2室內空間與人物
貫穿整個課程的16格方塊應用,簡單來說就是把任何要旋轉的物體弄成粗模塞進方塊中,旋轉方塊找到正確透視再增加細節,來節省腦力。
作業是經典的大雄房間,重點是透過格子量東西的大小。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38 AM
Tue, Aug 10, 2021 10:42 AM
L3場景角度切換
再次點出了一個酷概念,
平行於同一平面之不同角度的物體,消失點在同一線上
。看K大實際演示實在太令我震驚了。
還有教了另一個關鍵技巧「背德」,把圖案變形後貼上,因為對不能這樣做的手繪人來說太違背道德了所以取這個名字
作業畫了苗
重點是讓人物好好坐在椅子上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42 AM
Tue, Aug 10, 2021 10:43 AM
L4距離感與景深建立
距離感的重點是
同形狀、重複出現在近中遠景的物體
,比如石頭、磁磚、雲,都是可以利用的物體。
作業其實就是刻,這張線稿花了20小時,偷偷塞了一堆自家孩,截幾個特寫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45 AM
L5人物抓型
作畫通常使用「帶圓角的方體」,以及先畫剪影再補內部結構,外型和動態才會漂亮,這部分要加上構成課。
作業是我很不會畫的鞋子....
真的讓人深刻感受到任何東西只要分析結構塞進方塊都可以解決.....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50 AM
L6人物的三視圖
除了從頭建模以外提供另一種方法,背德找到中線再加厚或內縮,在畫盾牌或劍這種基本上是一個面的東西會很快。
還有做為焦點的方塊
往外倍增三格左右就會變形
的重要概念,因為超出視野範圍了,所以最好是一開始就先打好大外框再去切分中間。
作業是練習用自由方塊找到自己想要的角度去構築人體,以及先擺好手掌再用地板找手臂位置。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9:57 AM
Tue, Aug 10, 2021 1:19 PM
L7組件旋轉拼接
要常練習「背德」、「拼貼模板」、「鋼筆君」的使用,都是作圖的技巧。
16格方塊要練習N次直到可以徒手呼叫他們,練到能夠自由掌控方塊,才不會永遠都畫那幾個角度
作業是練習從概括後的貓砂盆增加細節變成胸腔,以後要自己把東西概括成自己能夠記憶的粗模。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10:01 AM
Tue, Aug 10, 2021 11:45 AM
L8透視技巧整合
最後就提點結課作業的注意事項,整理了能夠檢視學習成果並且不容易翻車的重點,主要是學習「用照片抓透視」還有習慣「從關鍵字找參考」,要多刷幾次把這些變成肌肉記憶,以後才會快...然而我第二次才刷了一半
這次作業美中不足的是原本想畫一些樹、藤蔓但怎麼都畫不好,如何擺會好看比較偏構成課的範疇,為了不要破壞畫面就先空著了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10:02 AM
Sat, Aug 14, 2021 6:38 AM
統整一下學習到的
技巧與概念
,之後創作可以常複習
還有學到的
畫圖觀念
1.不要越級打怪:要有一定的經驗值才能升級,一開始就畫魚眼只會讓自己充滿挫折、放棄畫畫
2.不斷試錯:不斷嘗試拼貼不同角度、大小的方塊直到看起來正常,所有失敗都只是過程
3.清楚自己的技能樹:K大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不會硬幹還無法駕馭的東西,還不會的東西就踏實的找方法、研究、練習
4.前置作業一定要做:參考一定要找,三視圖要畫,不要試圖用戰鬥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失敗,那樣只會一直撞牆
5.認真對待每張圖:其實有時候方法就是那樣,就是需要花時間去計算透視去刻,認真對待它才會進步。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10:05 AM
K大把目前開的三門課都定義為基礎課程,所以可以學到許多觀念上的東西,就會發現自己以前真的很多迷思都沒有搞懂,只是硬畫到看起來OK,那些OK不了沒再打開的就不說了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10:08 AM
Tue, Aug 10, 2021 10:46 AM
=======================
在最後雖然可以熬夜衝完L8的幾天,我就想著「如果我把L8畫完申請了好寶寶,那我買DLC應該也不會做作業了吧」,所以我就乖乖按時睡覺了
(...)
貼貼申請DLC好寶寶額外要完成的8張DLC結束這回合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10:11 AM
Tue, Aug 10, 2021 10:11 AM
這張的方法我一定要說太實用了!! 雖然就是之前做3D的那種正視圖和側視圖但發現可以這樣運用真的超級方便!!
有點類似L6提到的找到中線再加厚
練習徒手用大輪廓抓型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10:13 AM
呃.....該說是為了挑戰自我嗎...總之抱著一種「這個畫出來看起來一定很猛」的想法挑了它
歐霏-潛水中
@Ofei
Tue, Aug 10, 2021 10:16 AM
Sat, Aug 14, 2021 12:41 PM
關於透視DLC
優點:有助教的DLC課程、額外作業可以練習和延長改圖服務
缺點:助教的課沒有K大有條理,說話也...不有趣,我其實DLC一課都沒有看完,會不會「教」真的差很多
=======================
應該就這樣了,構成好寶寶前幾天也送出申請了,
過幾天再來分享構成課的心得
發了!傳送門在噗首!
載入新的回覆
前陣子去上了之前就想上的Krenz大的透視與結構 等到現在終於有線上課程了!!來發個心得和筆記,用結課作業的截圖鎮樓
圖多注意
K大課程優點:
1.分段建立目標:將作業分多個檢查點,每次節點通過都是正增強
2.養成習慣:不斷交作業養成做作業習慣,那段時間會一直想打開作業來畫(還有看什麼都有透視線)
3.課程有趣:K大講話真的很好笑,他也花心思研究了許多教學技巧,如何安排作業難度、複習重點、安插笑點提振學生精神等,不只會畫,也會教
4.實用性高:除了許多觀念釐清以外,也從實用性的角度去設計作業,讓學生之後要畫類似作品有跡可循(建築、室內、坐姿、人物肢體)
非常推薦有時間畫作業的人,收穫非常豐富,物超所值
要說缺點的話大概是要用cctalk上課(對岸軟體),要看以前學長姐的作品也集結在微博
L1課程概覽
一開始先點通了許多我一直搞不懂的透視概念,以及一些數學課感覺會出現的技巧(?)
作業看起來很難,其實抓到大結構剩下就是耐心了。
(鋼筆君就是用來對齊透視的向量線)
貫穿整個課程的16格方塊應用,簡單來說就是把任何要旋轉的物體弄成粗模塞進方塊中,旋轉方塊找到正確透視再增加細節,來節省腦力。
作業是經典的大雄房間,重點是透過格子量東西的大小。
再次點出了一個酷概念,平行於同一平面之不同角度的物體,消失點在同一線上。看K大實際演示實在太令我震驚了。
還有教了另一個關鍵技巧「背德」,把圖案變形後貼上,因為對不能這樣做的手繪人來說太違背道德了所以取這個名字
作業畫了苗 重點是讓人物好好坐在椅子上
距離感的重點是同形狀、重複出現在近中遠景的物體,比如石頭、磁磚、雲,都是可以利用的物體。
作業其實就是刻,這張線稿花了20小時,偷偷塞了一堆自家孩,截幾個特寫
作畫通常使用「帶圓角的方體」,以及先畫剪影再補內部結構,外型和動態才會漂亮,這部分要加上構成課。
作業是我很不會畫的鞋子.... 真的讓人深刻感受到任何東西只要分析結構塞進方塊都可以解決.....
除了從頭建模以外提供另一種方法,背德找到中線再加厚或內縮,在畫盾牌或劍這種基本上是一個面的東西會很快。
還有做為焦點的方塊往外倍增三格左右就會變形的重要概念,因為超出視野範圍了,所以最好是一開始就先打好大外框再去切分中間。
作業是練習用自由方塊找到自己想要的角度去構築人體,以及先擺好手掌再用地板找手臂位置。
要常練習「背德」、「拼貼模板」、「鋼筆君」的使用,都是作圖的技巧。
16格方塊要練習N次直到可以徒手呼叫他們,練到能夠自由掌控方塊,才不會永遠都畫那幾個角度
作業是練習從概括後的貓砂盆增加細節變成胸腔,以後要自己把東西概括成自己能夠記憶的粗模。
最後就提點結課作業的注意事項,整理了能夠檢視學習成果並且不容易翻車的重點,主要是學習「用照片抓透視」還有習慣「從關鍵字找參考」,要多刷幾次把這些變成肌肉記憶,以後才會快...然而我第二次才刷了一半
這次作業美中不足的是原本想畫一些樹、藤蔓但怎麼都畫不好,如何擺會好看比較偏構成課的範疇,為了不要破壞畫面就先空著了
還有學到的畫圖觀念
1.不要越級打怪:要有一定的經驗值才能升級,一開始就畫魚眼只會讓自己充滿挫折、放棄畫畫
2.不斷試錯:不斷嘗試拼貼不同角度、大小的方塊直到看起來正常,所有失敗都只是過程
3.清楚自己的技能樹:K大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不會硬幹還無法駕馭的東西,還不會的東西就踏實的找方法、研究、練習
4.前置作業一定要做:參考一定要找,三視圖要畫,不要試圖用戰鬥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失敗,那樣只會一直撞牆
5.認真對待每張圖:其實有時候方法就是那樣,就是需要花時間去計算透視去刻,認真對待它才會進步。
在最後雖然可以熬夜衝完L8的幾天,我就想著「如果我把L8畫完申請了好寶寶,那我買DLC應該也不會做作業了吧」,所以我就乖乖按時睡覺了 (...)
貼貼申請DLC好寶寶額外要完成的8張DLC結束這回合
這張的方法我一定要說太實用了!! 雖然就是之前做3D的那種正視圖和側視圖但發現可以這樣運用真的超級方便!!
有點類似L6提到的找到中線再加厚
練習徒手用大輪廓抓型
呃.....該說是為了挑戰自我嗎...總之抱著一種「這個畫出來看起來一定很猛」的想法挑了它
優點:有助教的DLC課程、額外作業可以練習和延長改圖服務
缺點:助教的課沒有K大有條理,說話也...不有趣,我其實DLC一課都沒有看完,會不會「教」真的差很多
=======================
應該就這樣了,構成好寶寶前幾天也送出申請了,
過幾天再來分享構成課的心得發了!傳送門在噗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