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君SF🧩流浪謎境
今日讀小泉喜美子〈黑暗的衣櫥〉、多岐川恭〈三島之宿〉、海渡英祐〈三笠戰艦設計圖〉跟西村京太郎〈藍線下的屍體〉。
以上皆收錄於故鄉出版社,《日本推理小說代表作精選》。
有兩篇我的讀後表情是「蛤?」
第一篇是〈黑暗的衣櫥〉。這篇我真的不覺得像是在讀推理小說,比較像是驚悚小說的類型。解謎成分也沒有很多(幾乎是無),雖然在營造驚悚氣氛上倒是做得很吊人胃口,但為什麼不發展成推理故事呢?
另外一篇則是〈三島之宿〉,我覺得這有點像是翻譯的問題,最後我只勉強看懂人物關係(但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然後有種「喔~所以是這樣嗎?」的困惑感縈繞心頭,久久不能解。
有寫百字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至於海渡英祐跟西村京太郎這兩篇則是典型的推理架構,而且故事結構完整,作案手法也敘述得很詳盡。
海渡英祐這篇講述一位在二戰時的海軍技術工正在幫日本帝國改良軍艦對付虎視眈眈的俄國。由於所有改良的細節都寫在了設計圖上,所以為了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把設計圖放進皮箱牢牢鎖上,片刻不離身。案件則是發生在當這位技術工發現皮箱不知何時被人劃開一個大洞,而裡頭的設計圖不翼而飛開始。
這個故事中,作者把時空場境設定發生在福爾摩時時代的英國,因為是委託福爾摩斯協助辦案,可以算是一個有趣的設定。
故事很強調皮箱不曾離開技術工的手上半刻。除了幾個可能的嫌疑人之外,基本上沒有人有任何機會可以單獨接觸到皮箱。而解謎的過程則是設定在技術工從車站移動到公寓中間,幾個可能的嫌疑人身上。最後在排除旅途上遭遇的幾位可疑人士後,原來兇手就在不遠處⋯⋯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而西村的那篇,則是講述龜井刑警帶著一雙兒女出去坐火車渡假時,目擊一位女子失足落海的案件。他們乘坐的觀光列車剛好是海線行駛的火車,漆有美麗且鮮豔的顏色。當列車行駛經過案發的海邊時,許多車上的乘客皆目擊一位女子從遊艇上失足跌落海中。而當時,女子的情人也在遊艇上,所以他自然成為最有嫌疑的犯人。這篇的謎題在於所以車上的乘客以及一位在附近山上的目擊者,都宣稱他們看到的,是女子「自己」掉進海裡的。但是女子的情人還是很有嫌疑,而且據目擊,女子是頭往下栽入海底,而非常見的失足那樣,是腳先入海。那又該怎麼證明女子的情人「推她」下海呢?
乘客上的目擊者當然沒有串供的嫌疑——但是有時候這種推理小說讀了一連串下來,總會開始疑神疑鬼XDD——那麼是不是表示山上那名目擊者有鬼?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我在真的知道解答前,一直在猜山上目擊者與嫌犯的關係。串供啦、搞不好女子是真的自殺,作者只是故意繞一大圈製造懸疑感啦、目擊者才是兇手啦,但故事的確是解答說,女子的情人才是兇手。那麼就得解釋他怎麼辦到的。西村在結局裡也是用一個可能的人物關係解釋一開始龜井懷疑的可能作案方法,只不過是用人物關係讓這個手法被當成是謎底。
這反倒讓我開始去想,或許有時候只專注在作案手法上,反而會容易忽視到角色之間「可能發生過的情節」作為解謎的關鍵。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