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糖覆盆莓.花想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 朱立安.巴吉尼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吃的美德]閱讀這本書是一個享受。作者深入淺出,由永遠流行的食物議題──包括在地、有機、公平貿易、自給自足的迷思、食譜、減肥、飲食是否藝術──裡引出倫理、自制與衝動、心靈與肉體等等的哲學主題,可以說貼地到不行。從題材以至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作者是熱愛美食的人,當你書寫的是自己熱情所在,一定會足夠精彩,我特別喜歡作者毫不賣弄的行文風格,他把哲學的思辨寫得簡單易懂,有如餐桌上所聽見的妙趣話題。

讀嘛讀嘛
金糖覆盆莓.花想
這本不是跟你講述吃什麼(Eat what)的書,而是怎樣吃(Eat how)的書,只是這個過程由一般人會留意的有機和公平貿易標籤,延伸至你不一定想過的農場環境。作者也討論機器製作的是否一定比手工品質的差劣,傳統是否必須堅守,甚至還有減肥心得。
作者沒有說服你100%接受他的觀點,而是希望引領讀者獨自思考,收集證據(如果可以最好親身視察)後,還必須依賴自己的判斷力,決定自己要接受怎樣的食物。第七章和第十二章完全可以拿來做critical reading的模範閱讀,並將之套用至其他議題,而這在這個二元分法越漸成為主流的世界更顯重要。最好的例子是哲學裡心靈與身體的辯論,作者主張人是靈肉一體,心靈和肉體都應該同調同頻,才能擁有快樂的身心(以及減肥成功的結果XD)。
金糖覆盆莓.花想
人們常常因為食慾源自肉體慾念而將之視為藝術之下,其實吃慾正是提醒我們不像藝術品一樣永恆,而是稍瞬即逝的凡軀,活在當下是我們所能做的,好好地吃是其中一個方法。
金糖覆盆莓.花想
『如果你勇於求知,很快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的那麼少。你也會發現,往往沒有完美無缺的邏輯、科學或實驗方法,可以用來確認事物的真偽。實踐的智慧需要動用到判斷,所以最後你會對自己的理性和認知抱持懷疑。』

『簡單的說,擁有實踐的智慧並不是擁有理論知識或某種技術,而是擁有建立在理性和經驗之上的判斷力。』
金糖覆盆莓.花想
『克倫堅持,「懷疑必須建議在知識上。說什麼是胡說八道卻講不出理由,我對這種人無法給予尊重,那就好像說哲學是胡說八道一樣。是有很多哲學家在胡說八道,但你得知道什麼是胡說八道,什麼不是。」』

『我們對「客觀」最大的誤解,就是以為它跟「主觀」是二選一的關係:要不就是客觀的事實(無論事實真假),要不就是主觀的看法,中間毫無灰色地帶。哲學家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提出了有力的論點:「偏主觀或偏客觀的意見之間的差別,其實就是程度的不同,而且涵蓋範圍很大。某個意見或想法若較少依賴個人的加油添醋、身分地位,或受限於什麼目的,就是較偏向客觀。」』
金糖覆盆莓.花想
『Companion(同伴)的字面意義就是一起(com)分享麵包(pan)的人,因此非常適合用剛烤好的麵包,象徵人類如何把感官享受、創意、知識和人際交往合而為一。製作和分享這麼簡單的麵包,也最能展現人類靈肉一體的生活方式。』
金糖覆盆莓.花想
我喜歡這個比喻。
『舉例來說,我們應該拒絕享樂主義者高喊的「冰箱裡還有一瓶香檳就不該去死」,這樣會落得貪圖享樂,把人生變成有如分秒必爭的瘋狂追逐賽。但我們也應該回絕禁欲主義者宣揚的「一開始就別在冰箱裡放香檳」,畢竟這樣是完全否定感官享樂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我們應該傾聽靈肉一體的人類所說的:「冰箱裡還有兩瓶香檳就不該去死。」我們不需要立即滿足每個欲望,淪為生理衝動的奴隸,但也不該過分禁欲,讓隨手可得的快樂從眼前溜走。』
金糖覆盆莓.花想
『懂得如何吃,就是懂得去思考「如何好好生活」的落實方式,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具備能夠思考倫理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掌握事實,但掌握了事實並不表示就知道該怎麼做。嚴謹的邏輯思考讓我們懂得辨認謬誤和矛盾,但邏輯本身無法給我們如何生活的標準公式。我們終究還是得接受自我的判斷力,並學習運用它的最佳方法,因為美好生活沒有一定的運算法則。』
金糖覆盆莓.花想
『人在餐桌上是一種靈肉一體的動物,不只懂得滿足口腹之欲,也懂得感謝、充實內涵、與人分享、美學欣賞,以及客觀的判斷。人是結合了理智和情感的奇妙混合體,是一種會吃、會思考、會享樂的動物,而餐桌就是我們可以同時做這三件事的地方。』
金糖覆盆莓.花想
感想外話
閱讀途中看到熟悉的教授名字嚇到了XDDD 不過作者就住在布里斯托,剛好母校也有做營養心理學的研究。
金糖覆盆莓.花想
他也提到英國學校的packed lunch有多平板,我的看法不太一樣,因為packed lunch本來就是給有事外出不能在學校吃午飯的學生,在當中已經包含了去旅行/考察/聽conference這類活動的興奮和期待,所以三文治嚐起來都不太一樣,另外薯片每次口味都不一樣,對我來說是那段中學的美好回憶。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