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里×薰嗣戀愛中×
08/01是 臺灣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 ,今年是原住民族正名第27週年,巧逢奧運舉辦期間,相關的討論連日不停。或許也是個很好的時機,重新檢視我們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近日討論度極高的,為臺灣拿下第一面柔道獎牌的排灣族國手楊勇緯;在女子59公斤級奪得金牌的阿美族國手郭婞淳(Tana);以及在女子49公斤級取得第四名佳績的鄒族國手方莞靈,皆因為優異的成績,被譽為新一代的「臺灣之光」。(……下收)

https://images.plurk.com/3crZg5ZP83POn5GUo69pSK.jpg https://images.plurk.com/1xnEg0qcqxEdtmuvVD5c31.jpg https://images.plurk.com/76yaacIMOkIVOoJYOxcKrt.jpg https://images.plurk.com/pWhZkMhpSEb3kTFQsmzgM.jpg
鄭里×薰嗣戀愛中×
然而在我們「沾光」的同時,是否對他們的原住民族身分有正確的理解?恐怕尚且不足。賽事期間不乏在社群看見「排灣族勇士」、「鄒族公主」等相關類型的言論,顯示許多媒體對於原住民族,依然擅自貼上幻想性的標籤。你或許不解這些「標籤」並無負面,哪裡有排斥的必要呢?然而正因為這樣的錯誤理解,無論惡意與否,都會間接或者直接地形成所謂的「歧視」與「刻板印象」。好比時至今日,許多漢人依然會因原住民族國手在賽場上的表現,掀起「原住民族有擅長運動的基因」這類討論;忽略所有個體的多元與獨特性,甚至因此抹滅各位國手們在螢光幕背後長年的努力。
鄭里×薰嗣戀愛中×
在真正地認識、理解這些我們不熟悉的文化過程中,顯然還有太多太多的進步空間(說來慚愧,我也是直到最近才知道,不該以「黥面」稱呼原住民族特有的「紋面」文化,詳細討論放在留言區)。我們似乎太容易將「理解」停滯在不同族裔的稱呼,然而直到我們真正去認識之前,所謂的「尊重」似乎還難以降臨。
鄭里×薰嗣戀愛中×
以下節錄自黃崇凱的小說《新寶島》中的段落,作為更深入思考的可能:
鄭里×薰嗣戀愛中×

  過去政府曾提出《原住民族基本法》的框架,宣稱以「新夥伴關係」、「準國與國關係」來面對原住民族。但事實上,這部原基法的子法幾乎都無法施行。核心難題就在於,國家法律與族群習俗的根本差異。這樣說有點空泛,更具體的說,是現行法律規範下的私有財產權、土地所有權概念,完全與原住民族的傳統習俗互不相容。該怎麼辦?蔡英文總統時期的傳統領域爭議就凸顯出最尖銳的困境了。我們必須嘗試循著國際法的路徑,依照國與國往來的規格,詳細研討國家與原住民族的關係。現在的狀況是情勢逼我們要先跟古巴政府、人民打交道。或許以後我們會更有經驗來改進國家與原住民族的關係。  」──《新寶島》‧〈總統先生〉

Facebook
鄭里×薰嗣戀愛中×


Facebook

噗首附圖介紹4位原住民族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除本屆奧運表現亮眼的國手們,亦有更多人們在許多領域發光發熱!素材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住民族主題展2020 (素材使用權已受文化資產局處同意)

1️⃣泰雅族群重要口述傳統 WatanTanga
2️⃣排灣族群重要傳統表演藝術 Pairang
3️⃣排灣族群重要傳統表演藝術 Gilegilau
4️⃣泰雅族群重要傳統工藝 YumaTaru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