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7:57 PM
Wed, Jul 14, 2021 9:03 PM
368
99
「有力量的語言不見得有思想」,以前上哲學史的時候,老師這句話如雷貫耳。
當年還找不到什麼貼切的例子,這幾年因為星相的關係,人們開始會追求眼睛看不到的事物,所以很多人會開始討論哲學和靈性。
漸漸就看到足以驗證這句話的發言。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7:59 PM
Wed, Jul 14, 2021 11:05 PM
我覺得大家在選擇自己要追蹤什麼人的時候,可以多觀察一下幾個要點:
1.發言人是不是很常提二元對立?
2.他能把概念、名詞,定義表達清晰嗎?
3.是否會故意透過跟風、煽動、否定他人的言論,來提升自己言論的正確性與價值。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00 PM
我必須承認自己年輕時也是會這樣幹的人,根源問題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沒有辦法生產出自己的論調,因此只好一直借別人的光。
但別人的光,沾再多也不是自己的。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02 PM
基本上,一個人如果還會卡在批判、攻擊、詞不達意的狀態,那就不要太把他講的話當回事。
可能他本身給人的感覺是有力量的,或許他目前的成就(包含收入、工作、社會地位、婚姻與家庭狀態),看起來也很讓人神往。
但那都只是外在條件附加的價值。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04 PM
Mon, May 16, 2022 12:20 PM
一個人講的話有沒有思想,不能夠完全反應在「是不是接近他,或照他講的話做,就覺得充滿能量」這件事上。
我舉一個例子就很好懂。
如果是以人類圖的系統來說,直覺中心空白的人,接近有定義的人,會因為對方的能量場影響自己,而誤以為:跟隨這個人,就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05 PM
我看別人分享的案例之中,有一些受暴者就是因為這個能量場的影響,變成很難脫離施暴者。
因為他只會感受到:
我跟這個人在一起就會很有安全感。
然後選擇性忽略自己被施暴的事實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07 PM
所以不能夠因為對方的能量影響你,你就不去判斷:他講的東西,到底是否有遵循的價值?
我認為在民主社會,最好的,培養判斷力的方式,就是多跟不同人接觸。當你碰過的樣本數越多,其實你慢慢就會分辨。
就類似受過良好照顧、也有自己在外闖蕩經驗的孩子,不太會屈就於P U A的控制。總之還是建議大家多看多聽,不是一有人提到靈性或能量,就立刻把他的話當回事。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09 PM
我甚至也歡迎大家懷疑我講的每段話
因為有懷疑就會有討論,
討論的過程會讓真理越辯越明。
一個邏輯嚴謹的人,不管你怎麼質疑他講的內容,他從頭到尾對於一些名詞的定義就是非常清楚。不管你問他幾次,他的答案都是那個樣子。
只有一開始就沒有謹慎發言的人,才會每換一個人問他,就換一個態度和答案。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10 PM
Wed, Jul 14, 2021 8:53 PM
我在這邊說的並不是臨機應變。
而是肯不肯替自己發言內容負責任的問題。
有一個點,我覺得也可以拿來當成判斷,那就是一個人會不會常常把「他可以通靈」、「他能夠感應能量」這件事,講的非常有煽動性。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12 PM
以我個人經驗來說,並不會這樣子去宣揚。
因為另一個世界的東西,並不完全都友善。
有一些知道你有這種體質,或者你能夠跟他們溝通,就會想要委托你幫忙做一些事情。
也有一些很像傳直銷的、不是很正派的存有,講難聽點就是邪神。他們也可能會利用你的這個特質,去幫他傳遞不好的思想。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13 PM
所以,任何修行的基礎,都是要先學會自保。
再怎麼厲害的高手,也不會光學攻擊,而不會防禦或逃跑吧?就是這個概念。
因此你要是常看到一個人,打著靈性或靈修的招牌,但他的攻擊性很強,守備力卻相對弱,然後完全不怕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
那這個人很大程度上,
就還處於剛開始學走路的程度。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15 PM
我不會說他不好,好歹開始起步了,總會成長的。
但對於這種人說的話,請秉持一個「只在神智清明的時候才去看和回應」的原則。
如果他開頭感覺就很引戰,代表他的心還在躁動狀態,與其說他今天真的要來討論問題,或解決事情,不如說他只是想看誰會理他。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15 PM
這種情況下,
他只是在利用靈性這個關鍵字,去獲得社交能量。
基本上靈性比較高的人,都很能夠自處。
因為對我們來說,光是探索自己內在的價值、感受自己每天的進步,以及維持在一個高頻率的震動,這是最有趣和最好玩的。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17 PM
Wed, Jul 14, 2021 8:44 PM
嘩眾取寵,基本上就不是我們會感興趣的事。
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好判斷的點。
當然最好的判斷的方式就是:
你自己去感受。
設好一個停損點,例如說,三個月內,如果按照他講的去做,你卻不覺得有什麼成長。那就暫時先遠離這個人。
不見得他是錯的,
但可能你跟他適合的方式就不一樣。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18 PM
Wed, Jul 14, 2021 8:44 PM
現在這個時代,根本不用擔心找不到資源。
只是需要花點時間和邏輯去判斷:
這個資源對我來說適不適合。
這個人能不能夠幫助我。
所以如果不適合,趕快換一個就好了。
如果彼此都看著同一個目標,哪怕目前的能量頻率不同,早晚還是會在終點看到對方。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20 PM
Wed, Jul 14, 2021 8:54 PM
總之只要讓你覺得躁動和不安,
就不需要特別執著了。
不只是挑選你喜歡的頻道,
就連建立親密關係也可以用這個方式去判斷。
另外如果對方講的話,常讓你覺得被戳傷,或是邏輯哪邊很奇怪,無論你能不能說出一套理由,這個人通常就不適合你。一樣是先帶開距離,和拉長觀察期。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Wed, Jul 14, 2021 8:21 PM
如前面所說:
學會自保,是修持的第一步。
學習怎麼跟不適合的人帶開距離,或說,學會感覺彼此能量是不一樣的,然後就不要留戀。這就是保護自己能量場的第一個程序,也可以說是第一個課題。
Kia騏
@Kiasherria
Wed, Jul 14, 2021 11:26 PM
Wed, Jul 14, 2021 11:30 PM
同意到只能閉眼按轉噗
能夠看破二元對立,跟不帶批判去看待他人
而是以尊重的方式去看待不一樣的聲音
就算結果無法同意對方也沒關係,至少兩邊是持著尊重的態度,這樣的對話相信對雙方都有所收穫。
我覺得分享訊息,真正的價值在於幫助他人了解自己的價值,而不是一再彰顯「自己的能力」
(而現代人常常忘了,人類與生俱來都有感應力,只是鈍了而已、或是把自己的價值看很低,自然會被這樣的聲音吸引)
覺得最好的辨別法就是:追蹤的資訊,有沒有協助、或激發你思考自身的內在價值
Kia騏
@Kiasherria
Wed, Jul 14, 2021 11:32 PM
還有就是對方有沒有讓你感到有階級不同的感覺,例如:「我有感應力,但你沒有,所以我講的都是對的」的感覺
就算感應力上有差別,內心不帶批判的人,是不會讓別人這樣感受的
Kia騏
@Kiasherria
Wed, Jul 14, 2021 11:40 PM
阿對了,想到不知道是否可以補充
之前追巴夏,他很愛分享permission slip
中翻是「許可證」,這是一個蠻不錯的思考代換方式
當不知道追蹤的人訊息是否真的對自己有幫助,可以利用這個方法:
例如我是對佛教比較熟悉的人,我可以想像一下觀世音菩薩(天主基督可以代換成天使或耶穌)
想像一下若是自己內心認同的神(或偉人),在同樣的狀況下會怎麼做呢?
他們會批判他人來彰顯自己的價值、還是他們可以在不批判的情況下聆聽別人的煩惱呢?
聽到不同的意見,他們會說「你不能對我說的話有所質疑」嗎?
(無神論者也可以使用甘地、修女泰瑞莎⋯等。)
身為人類圖很多區都空白的我,覺得這在分辨一些訊息的本質上還蠻有用的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Thu, Jul 15, 2021 7:39 AM
Kia騏
: 對啊,保持開明的態度,看到的世界和聽到的觀點,其實會和封閉狀態不太一樣
有時自己的部分價值,是需要透過別人來投射的。這是因為人都會有思考上的盲點。但這一塊,就需要保持開放態度接受,才能夠理解別人看到的自己是怎麼回事。
太堅持己見,有時候只會看到「別人怎麼可以不照我想的去說」,然後就會生氣~
但其實,別人可能根本就沒打算惹誰生氣,只是來交換觀點而已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Thu, Jul 15, 2021 7:41 AM
Thu, Jul 15, 2021 7:41 AM
覺得炭炭分析的這些點都很棒
我也認同可以多觀察:
別人提供的資訊,是不是能夠幫助你思考和挖掘內在價值。
我自己體感是,跟一些比較有智慧的人互動,就算只是閒聊或做些普通的事情,也會覺得自己的價值被看見與肯定。而不是一直被打壓、攻擊、叱喝。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Thu, Jul 15, 2021 7:45 AM
Thu, Jul 15, 2021 8:40 AM
舉例來說:
以前我受別人邀請,參加他們團隊的活動。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我誰都不認識。但因為本身是服務性比較強的人,加上座位在外圍,所以我拿到了水杯,是優先往裡面傳。
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
在做的當下可能也沒有特別思考。
但被團隊裡的某個大哥看見了,他就發聲肯定:這個舉動很體貼耶!有顧慮到坐在裡面的人可能不方便,感覺你是很細心的人。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Thu, Jul 15, 2021 7:49 AM
其實那陣子我剛好遇到很嚴重的網路霸凌,一堆人都覺得:我是個只顧自己感受、完全不會體諒人的傢伙。
我也卡在「到底自己是不是真的跟其他人講的一樣」這種感覺中。所以來自這位大哥的鼓勵,對我影響很深。
讓我發現自己只是被誤會。
在有智慧的人眼裡,其實能看見一個人真實的樣貌,並加以肯定。看不到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本身的能量場,充滿攻擊性吧。同時也害怕自己的意見被否定了,自己就會成為沒有價值的人。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Thu, Jul 15, 2021 7:53 AM
另外我也覺得permission slip這個概念很不錯,就像我以前其實是很敏感,很容易在乎別人看法的人。
(畢竟高敏感人,不想感受也不行
)
小時候的我,其實沒有很喜歡別人說一些神神叨叨的內容。因此我的這個用法是套在歷史人物身上。
比方說我高中的時候很喜歡孫策。
我就會去想像,他對自己人的開朗、明亮狀態,然後在自己又要開始想東想西的時候,就跟自己說:蛤,可是我覺得如果是阿策應該不會這樣做。他應該能夠直接接受,別人就是做出了這些事情吧?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Thu, Jul 15, 2021 7:55 AM
覺得做為想法上的輔助和過濾,這是蠻好的方式。因為你會喜歡的人,應該多少都在某些點上,是與自己有共通之處的。
透過這個通行證的方法,也可以幫助自己去意識到:原來我喜歡怎樣的特質。是不是因為我本身也有這個特質,但我常常被外界環境影響、干涉,導致我活不出這個特徵。
慢慢就會去排除一些,
不服務自己的資訊和環境,及不對的人。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Thu, Jul 15, 2021 7:57 AM
Thu, Jul 15, 2021 7:57 AM
當然有可能在過程中發現:
自己是真的沒有這個特質。
但不會徒勞無功。
因為了解自己饞哪些東西,當別人故意用這些,來對自己情緒勒索和道德捆綁的時候,就會意識到。然後就有辦法抵抗這些威脅利誘。
總之都可以增加對自己的了解
能夠達到這個目標,我認為都是好事情~
Xelia紗麗雅_靈感躺屍
@randombomb
Mon, Jul 26, 2021 1:53 PM
如雷貫耳。
之前有拜師,但一直處於,很糟糕的狀態,而且越來越糟。我一直怪自己究竟是哪裡不對,結果可想而知。然後也一直求助老師,一直被其他徒弟怪罪,成熟點自己處理問題,老師免費幫忙不是應該。
我一直沒有用"應該"的態度,卻被這樣怪罪。我那時候是問題真的很嚴重了無法處理,結果老師避不見面。後來還是我自己拖了一年半進了精神病院自己學習如何處理的。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Mon, Jul 26, 2021 3:01 PM
Xelia紗麗雅_靈感躺屍
:
嗯~我不清楚當下的狀況,基於我並不明白實際情形,可能也沒辦法給什麼精確的意見。
不過我覺得,有時候只是單純彼此價值觀和能量場,不太一樣而已。那如果感覺處不來,換個地方或換一批人,搞不好就沒事了。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狀況很糟的時候,是沒有辦法覺察、判斷:我現在講這句話,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所以當下覺得自己沒有,跟旁人的感受會截然不同。只是說,就算有那樣的感覺,要選擇用什麼方式溝通和表達,也是會依據個人的修持,而有所不同。
Xelia紗麗雅_靈感躺屍
@randombomb
Mon, Jul 26, 2021 3:04 PM
*。璱✧*。牙裂牙裂
: 是的 這都沒有錯,但當下就會覺得都是我的錯,的那種被矮化的感覺(不只他人指責,我也自己這樣覺得)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Mon, Jul 26, 2021 3:06 PM
那這應該有更根源的理由,例如你本身就對於「造成他人困擾」這件事情懷抱罪惡感。有可能小時候不小心在什麼地方,惹怒別人,招致嚴重的後果。
也不排除對方本身,就帶著比較有攻擊和檢討性質的這種意識,去跟你溝通。
但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外界去附加在你身上的,如果自己知道本意不是如此,也知道有些人,即便覺得被你冒犯,也不會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你。
慢慢就會明白:
這是那些人的課業和侷限,不用當成是自己的問題。
*。璱✧*。牙裂牙裂
@setsunanoyume
Mon, Jul 26, 2021 3:07 PM
不過這是需要,透過累積比較多正面的互動,來慢慢沖淡那些負面記憶的~
一時之間沒有辦法忘記也是很正常,畢竟人就是經驗的動物。尤其對於負面經驗的記憶會比較深刻。
所以慢慢來就好
兔美:道在屎溺
@MITUUSA
Tue, Aug 3, 2021 3:12 AM
感謝噗主分享。題外話,我現在也很喜歡伯符,雖然是火鳳燎原的版本。
載入新的回覆
當年還找不到什麼貼切的例子,這幾年因為星相的關係,人們開始會追求眼睛看不到的事物,所以很多人會開始討論哲學和靈性。
漸漸就看到足以驗證這句話的發言。
1.發言人是不是很常提二元對立?
2.他能把概念、名詞,定義表達清晰嗎?
3.是否會故意透過跟風、煽動、否定他人的言論,來提升自己言論的正確性與價值。
但別人的光,沾再多也不是自己的。
可能他本身給人的感覺是有力量的,或許他目前的成就(包含收入、工作、社會地位、婚姻與家庭狀態),看起來也很讓人神往。
但那都只是外在條件附加的價值。
我舉一個例子就很好懂。
如果是以人類圖的系統來說,直覺中心空白的人,接近有定義的人,會因為對方的能量場影響自己,而誤以為:跟隨這個人,就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
因為他只會感受到:
我跟這個人在一起就會很有安全感。
然後選擇性忽略自己被施暴的事實
我認為在民主社會,最好的,培養判斷力的方式,就是多跟不同人接觸。當你碰過的樣本數越多,其實你慢慢就會分辨。
就類似受過良好照顧、也有自己在外闖蕩經驗的孩子,不太會屈就於P U A的控制。總之還是建議大家多看多聽,不是一有人提到靈性或能量,就立刻把他的話當回事。
因為有懷疑就會有討論,
討論的過程會讓真理越辯越明。
一個邏輯嚴謹的人,不管你怎麼質疑他講的內容,他從頭到尾對於一些名詞的定義就是非常清楚。不管你問他幾次,他的答案都是那個樣子。
只有一開始就沒有謹慎發言的人,才會每換一個人問他,就換一個態度和答案。
而是肯不肯替自己發言內容負責任的問題。
有一個點,我覺得也可以拿來當成判斷,那就是一個人會不會常常把「他可以通靈」、「他能夠感應能量」這件事,講的非常有煽動性。
因為另一個世界的東西,並不完全都友善。
有一些知道你有這種體質,或者你能夠跟他們溝通,就會想要委托你幫忙做一些事情。
也有一些很像傳直銷的、不是很正派的存有,講難聽點就是邪神。他們也可能會利用你的這個特質,去幫他傳遞不好的思想。
再怎麼厲害的高手,也不會光學攻擊,而不會防禦或逃跑吧?就是這個概念。
因此你要是常看到一個人,打著靈性或靈修的招牌,但他的攻擊性很強,守備力卻相對弱,然後完全不怕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
那這個人很大程度上,
就還處於剛開始學走路的程度。
但對於這種人說的話,請秉持一個「只在神智清明的時候才去看和回應」的原則。
如果他開頭感覺就很引戰,代表他的心還在躁動狀態,與其說他今天真的要來討論問題,或解決事情,不如說他只是想看誰會理他。
他只是在利用靈性這個關鍵字,去獲得社交能量。
基本上靈性比較高的人,都很能夠自處。
因為對我們來說,光是探索自己內在的價值、感受自己每天的進步,以及維持在一個高頻率的震動,這是最有趣和最好玩的。
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好判斷的點。
當然最好的判斷的方式就是:
你自己去感受。
設好一個停損點,例如說,三個月內,如果按照他講的去做,你卻不覺得有什麼成長。那就暫時先遠離這個人。
不見得他是錯的,
但可能你跟他適合的方式就不一樣。
只是需要花點時間和邏輯去判斷:
這個資源對我來說適不適合。
這個人能不能夠幫助我。
所以如果不適合,趕快換一個就好了。
如果彼此都看著同一個目標,哪怕目前的能量頻率不同,早晚還是會在終點看到對方。
就不需要特別執著了。
不只是挑選你喜歡的頻道,
就連建立親密關係也可以用這個方式去判斷。
另外如果對方講的話,常讓你覺得被戳傷,或是邏輯哪邊很奇怪,無論你能不能說出一套理由,這個人通常就不適合你。一樣是先帶開距離,和拉長觀察期。
學會自保,是修持的第一步。
學習怎麼跟不適合的人帶開距離,或說,學會感覺彼此能量是不一樣的,然後就不要留戀。這就是保護自己能量場的第一個程序,也可以說是第一個課題。
能夠看破二元對立,跟不帶批判去看待他人
而是以尊重的方式去看待不一樣的聲音
就算結果無法同意對方也沒關係,至少兩邊是持著尊重的態度,這樣的對話相信對雙方都有所收穫。
(而現代人常常忘了,人類與生俱來都有感應力,只是鈍了而已、或是把自己的價值看很低,自然會被這樣的聲音吸引)
覺得最好的辨別法就是:追蹤的資訊,有沒有協助、或激發你思考自身的內在價值
就算感應力上有差別,內心不帶批判的人,是不會讓別人這樣感受的
之前追巴夏,他很愛分享permission slip
中翻是「許可證」,這是一個蠻不錯的思考代換方式
當不知道追蹤的人訊息是否真的對自己有幫助,可以利用這個方法:
想像一下若是自己內心認同的神(或偉人),在同樣的狀況下會怎麼做呢?
他們會批判他人來彰顯自己的價值、還是他們可以在不批判的情況下聆聽別人的煩惱呢?
聽到不同的意見,他們會說「你不能對我說的話有所質疑」嗎?
(無神論者也可以使用甘地、修女泰瑞莎⋯等。)
身為人類圖很多區都空白的我,覺得這在分辨一些訊息的本質上還蠻有用的
有時自己的部分價值,是需要透過別人來投射的。這是因為人都會有思考上的盲點。但這一塊,就需要保持開放態度接受,才能夠理解別人看到的自己是怎麼回事。
太堅持己見,有時候只會看到「別人怎麼可以不照我想的去說」,然後就會生氣~
但其實,別人可能根本就沒打算惹誰生氣,只是來交換觀點而已
我也認同可以多觀察:
別人提供的資訊,是不是能夠幫助你思考和挖掘內在價值。
我自己體感是,跟一些比較有智慧的人互動,就算只是閒聊或做些普通的事情,也會覺得自己的價值被看見與肯定。而不是一直被打壓、攻擊、叱喝。
以前我受別人邀請,參加他們團隊的活動。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我誰都不認識。但因為本身是服務性比較強的人,加上座位在外圍,所以我拿到了水杯,是優先往裡面傳。
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
在做的當下可能也沒有特別思考。
但被團隊裡的某個大哥看見了,他就發聲肯定:這個舉動很體貼耶!有顧慮到坐在裡面的人可能不方便,感覺你是很細心的人。
我也卡在「到底自己是不是真的跟其他人講的一樣」這種感覺中。所以來自這位大哥的鼓勵,對我影響很深。
讓我發現自己只是被誤會。
在有智慧的人眼裡,其實能看見一個人真實的樣貌,並加以肯定。看不到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本身的能量場,充滿攻擊性吧。同時也害怕自己的意見被否定了,自己就會成為沒有價值的人。
(畢竟高敏感人,不想感受也不行
小時候的我,其實沒有很喜歡別人說一些神神叨叨的內容。因此我的這個用法是套在歷史人物身上。
比方說我高中的時候很喜歡孫策。
我就會去想像,他對自己人的開朗、明亮狀態,然後在自己又要開始想東想西的時候,就跟自己說:蛤,可是我覺得如果是阿策應該不會這樣做。他應該能夠直接接受,別人就是做出了這些事情吧?
透過這個通行證的方法,也可以幫助自己去意識到:原來我喜歡怎樣的特質。是不是因為我本身也有這個特質,但我常常被外界環境影響、干涉,導致我活不出這個特徵。
慢慢就會去排除一些,
不服務自己的資訊和環境,及不對的人。
自己是真的沒有這個特質。
但不會徒勞無功。
因為了解自己饞哪些東西,當別人故意用這些,來對自己情緒勒索和道德捆綁的時候,就會意識到。然後就有辦法抵抗這些威脅利誘。
總之都可以增加對自己的了解
能夠達到這個目標,我認為都是好事情~
之前有拜師,但一直處於,很糟糕的狀態,而且越來越糟。我一直怪自己究竟是哪裡不對,結果可想而知。然後也一直求助老師,一直被其他徒弟怪罪,成熟點自己處理問題,老師免費幫忙不是應該。
我一直沒有用"應該"的態度,卻被這樣怪罪。我那時候是問題真的很嚴重了無法處理,結果老師避不見面。後來還是我自己拖了一年半進了精神病院自己學習如何處理的。
嗯~我不清楚當下的狀況,基於我並不明白實際情形,可能也沒辦法給什麼精確的意見。
不過我覺得,有時候只是單純彼此價值觀和能量場,不太一樣而已。那如果感覺處不來,換個地方或換一批人,搞不好就沒事了。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狀況很糟的時候,是沒有辦法覺察、判斷:我現在講這句話,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所以當下覺得自己沒有,跟旁人的感受會截然不同。只是說,就算有那樣的感覺,要選擇用什麼方式溝通和表達,也是會依據個人的修持,而有所不同。
也不排除對方本身,就帶著比較有攻擊和檢討性質的這種意識,去跟你溝通。
但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外界去附加在你身上的,如果自己知道本意不是如此,也知道有些人,即便覺得被你冒犯,也不會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你。
慢慢就會明白:
這是那些人的課業和侷限,不用當成是自己的問題。
一時之間沒有辦法忘記也是很正常,畢竟人就是經驗的動物。尤其對於負面經驗的記憶會比較深刻。
所以慢慢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