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大•邁向普通社畜之路
再發一噗就睡。
關於先前吵得很兇的DNR話題,張上淳教授那一句「若沒簽DNR,有相當比例可以救回」撇開嗜血媒體的渲染,雖然知道是為了解釋這波的高死亡率,但還是心情很複雜...
這波死亡的病人,有很多是中高齡共病症很多的患者,多數是這次入院前,就已經簽署DNR了
臨床醫師們會開砲,主要是這句話太傷家屬的心、也讓解釋DNR的醫師感覺到被背刺吧?
我是能理解的,如果當年血腫科的醫師在我爸過世之後,跟我說:「如果你沒簽DNR,說不定伯伯能救回來。」
ICU專責大概會覺得被血腫捅刀、我也很難原諒我自己吧?儘管不急救是我爸的意思,但簽字的是我,那是有心理壓力的事情啊...

很多人說,張教授根本不必道歉,但我認為他的道歉非常重要。
他的道歉真正呈現了專業與正直,令人敬佩。
L大•邁向普通社畜之路
我想說的是,家屬並不理性,儘管看起來很理性的家屬,在當下也都明白DNR的原則跟原理,其實還是有很多家屬內心是很掙扎的。
我自己在醫療現場,碰過很多的最後一刻撤回DNR的。
壓胸、電擊、插管、中心靜脈導管、升壓藥、緊急洗腎,到最後一刻全部都做了。
這個決定是很沉重、充滿掙扎的
或許有些人真的非常理性,做這個決策的時候完全不會被情感影響,那真的很厲害、我很佩服。
L大•邁向普通社畜之路
然後補充一下DNR小知識:
*在醫療現場,家屬可以撤回DNR喔,不是簽了就一定不會做處置,還是尊重家屬的意見
*DNR=/=安寧
*安寧=/=等死
*安寧的條件很多,也不是轉安寧病房就一定會死
(末期、不可逆,經專業認定之後符合條件就可以轉,主要做疼痛、症狀控制,如果病況穩定是可以出院的喔)
*現在有在宅安寧可以選,未必要住院
可能已經用光幸運扣打的大酸梅
我媽這樣跟我說的時候,我都甚至這麼懷疑我自己了,更何況是醫療人員說出口的
天天都需要躺平☆孱弱趴趴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