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啊鷹
我曾經聽過一種論調是:你明明也是受害者,為什麼要站在加害者的立場說話
貓頭鷹啊鷹
但我認為如果不從加害者的立場去了解對方的態度,就很難真正去得出接下來的行動
貓頭鷹啊鷹
加害者很可惡,那是怎樣的可惡法?他們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過?是受限於不可避免的因素,還是臨時興起的惡意?又或者單純不在乎對方的感受。還是心存僥倖?
貓頭鷹啊鷹
唯有釐清各種因素,並予以權重後,我們才能得出「這件事是否能被接受」,以及衍生的「那接下來該怎麼辦」。
貓頭鷹啊鷹
如果我們最後覺得情有可原,願意原諒對方,那就應該確保後續類似的狀況不會再發生,並且開始積極去修補雙方的關係。
貓頭鷹啊鷹
如果最後感覺到的是罪無可赦,那就應該做出相應的懲罰行動,讓對方感覺到困擾乃至痛苦,以靜謐但決絕的態度執行到底。
貓頭鷹啊鷹
理解、衡量、判斷、執行是一個連續的流程,這不僅是為了確保我們不會落得只會怨天尤人而無所作為,更是為了讓我們不會在日後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