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裡頭,海倫凱勒疑惑為什麼看得見的人總說「沒什麼特別的」。即使失去視力與聽力,海倫凱勒也能體會到森林的美好,能看見的話,一定有更多享受。

海倫凱勒希望人們能善用自己的視覺。

以前看到這段,我覺得是擁有視力的人太常看到那些美好,所以才會覺得平淡無奇。最近想起來這段,又覺得有不一樣的答案。

或許有一部分人是出於禮貌,而跟海倫凱勒說:「沒什麼特別的」一一對一位失去視力的人,盡情描述眼睛所能捕捉的美好,這真的挺白目的。

以此延伸思考,很多少年為主角的作品,常常出現吐槽大人虛偽做作的橋段。
以前我也是認同這種吐槽的,覺得有話直說即可,為什麼要委婉到讓人誤會,甚至隱瞞。
現在想想,有些話,孩子講了那叫「誠摯可愛」;大人講了,那叫「白目KY」。

當然,過猶不及,太虛偽客套也很難相處。
muffin1342
社會化與體貼的差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