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Wed, Jun 30, 2021 5:37 AM
Wed, Jun 30, 2021 5:51 AM
24
10
台灣的反對黨,在英國我們會稱為「酒吧裡談政治的人」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quote: 毫無建設性的愚蠢批評
住在台灣一年多以來,我觀察在疫情中一連串對政府的攻擊,特別是針對衛福部長,坦率地說,那種程度足以讓一年級辯論社蒙羞。一些反對黨和他們的國會議員提出的批評,幾乎讓我打哆嗦,例如「AZ疫苗很危險」,「政府買疫苗買貴了」,「政府沒有早點買疫苗」。
這些簡單的陳述對國家有什麼幫助?他們是怎麼了,完全無法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說這些話的人顯然不認為他們是民主進程的一部分,他們只是在進行無意義的抨擊並試圖獲得政治紅利。但他們不會得分,因為此類攻擊終究會得到他們應有的蔑視。
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Wed, Jun 30, 2021 5:52 AM
Wed, Jun 30, 2021 5:53 AM
這是非常可悲的,因為反對黨對民主運作非常重要,而這些反對陣營的狙擊手卻停留在政黨政治的泡泡中,他們無視現實,沒有為台灣帶來更大的好處。對投票給他們的人來說這是一種侮辱,彷彿他們連想出任何稍稍合理的貢獻都懶,他們的質疑極端平庸且毫無貢獻。
用英文來說這是大腦放屁政治(Brain Fart Politics):「哦,現在我需要攻擊政府,因為我是反對黨議員……呃,呃,我知道了!為什麼日本不給台灣更多疫苗?」,然後他們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問了個問題。他們可以用比較聰明的問法來讓政府當場回應:「作為反對黨我們歡迎從日本來的疫苗,但是我們要政府告訴我們在未來一個月,有什麼具體措施來確保我們會得到更多疫苗。」
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Wed, Jun 30, 2021 6:10 AM
醫療保健不該淪為政爭
醫療保健應該在很大程度上脫離黨派政治,就像教育一樣。人民的健康和教育是最重要的,對嗎?廣義而言每個人都應該齊心協力,在這兩方面取得最佳結果,並在此類問題上將政治紅利和議會中的荒謬劇擱置一旁,特別是在國家面臨緊急狀態的時候。
至少英國和美國似乎正在努力避免他們的政治分歧,並且在對抗病毒上存在兩黨合作的感覺,因為新冠疫情可能是他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危機。在許多其他國家我也看到政治分歧在此議題上縮小,因為他們努力為本國人民做到最好,但在台灣似乎不是如此。
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Wed, Jun 30, 2021 6:10 AM
在反對黨對衛福部長進行了數週提問和攻擊之後,老實說那些問題通常很愚蠢,台北市副市長承認她沒有接聽國家總指揮官的電話,儘管她擔任台北市疫情副指揮官, 也出席在衛福部舉行的每日疫情會議。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同一時刻,為了抵抗傳染病大流行,全世界都竭盡所能開始施打疫苗,台灣人也開始排隊等著在他們手臂上扎一針,但是台北市比其他城市晚了一步。
她,我再說一遍,她沒有接衛福部長給她的電話,然後在臉書上吹噓。這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傲慢,幾乎像是一記耳光打在她代表的人民臉上。在我看來,這相當於瀆職罪,是對她應該保護和服務的台北人民的極度蔑視。
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Wed, Jun 30, 2021 6:11 AM
我敢肯定,她宣誓就職時承諾會做好保護和服務市民的工作。但是相反地,她玩著幼稚的政治遊戲,就像她的老闆一樣,將自己在當地的失敗歸咎於中央政府。她的老闆似乎認為其他城市比台北做得更好是因為「內線交易」,這不僅是一個毫無意義和薄弱的比喻,而且沒有什麼能夠超越他的受害者情結了,除了他無法應對的能力。
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Wed, Jun 30, 2021 6:11 AM
至少到目前為止,台灣已經非常不錯地度過了新冠病毒風暴,只要用統計數據與世界比較,就可以發現台灣在有效應對病毒危機的國家中,仍然處於上層。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中許多國家的共同目標感越來越強,對立政黨的成員沒有對病毒抱有僥倖心理,而是對危機採取了異於過往的兩黨合作立場。敵對政黨在美國總統大選或英國脫歐等議題上進行無情的割喉戰,而一旦面臨醫療保健困境,為了共同利益而團結起來的感覺是很明顯的。但是台灣的反對黨除了不停反對,似乎缺乏具體積極的建議。
載入新的回覆
住在台灣一年多以來,我觀察在疫情中一連串對政府的攻擊,特別是針對衛福部長,坦率地說,那種程度足以讓一年級辯論社蒙羞。一些反對黨和他們的國會議員提出的批評,幾乎讓我打哆嗦,例如「AZ疫苗很危險」,「政府買疫苗買貴了」,「政府沒有早點買疫苗」。
這些簡單的陳述對國家有什麼幫助?他們是怎麼了,完全無法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說這些話的人顯然不認為他們是民主進程的一部分,他們只是在進行無意義的抨擊並試圖獲得政治紅利。但他們不會得分,因為此類攻擊終究會得到他們應有的蔑視。
用英文來說這是大腦放屁政治(Brain Fart Politics):「哦,現在我需要攻擊政府,因為我是反對黨議員……呃,呃,我知道了!為什麼日本不給台灣更多疫苗?」,然後他們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問了個問題。他們可以用比較聰明的問法來讓政府當場回應:「作為反對黨我們歡迎從日本來的疫苗,但是我們要政府告訴我們在未來一個月,有什麼具體措施來確保我們會得到更多疫苗。」
醫療保健應該在很大程度上脫離黨派政治,就像教育一樣。人民的健康和教育是最重要的,對嗎?廣義而言每個人都應該齊心協力,在這兩方面取得最佳結果,並在此類問題上將政治紅利和議會中的荒謬劇擱置一旁,特別是在國家面臨緊急狀態的時候。
至少英國和美國似乎正在努力避免他們的政治分歧,並且在對抗病毒上存在兩黨合作的感覺,因為新冠疫情可能是他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危機。在許多其他國家我也看到政治分歧在此議題上縮小,因為他們努力為本國人民做到最好,但在台灣似乎不是如此。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同一時刻,為了抵抗傳染病大流行,全世界都竭盡所能開始施打疫苗,台灣人也開始排隊等著在他們手臂上扎一針,但是台北市比其他城市晚了一步。
她,我再說一遍,她沒有接衛福部長給她的電話,然後在臉書上吹噓。這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傲慢,幾乎像是一記耳光打在她代表的人民臉上。在我看來,這相當於瀆職罪,是對她應該保護和服務的台北人民的極度蔑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中許多國家的共同目標感越來越強,對立政黨的成員沒有對病毒抱有僥倖心理,而是對危機採取了異於過往的兩黨合作立場。敵對政黨在美國總統大選或英國脫歐等議題上進行無情的割喉戰,而一旦面臨醫療保健困境,為了共同利益而團結起來的感覺是很明顯的。但是台灣的反對黨除了不停反對,似乎缺乏具體積極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