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Sun, Jun 20, 2021 3:27 PM
Sun, Jun 20, 2021 3:41 PM
43
9
看到有朋友在比較嚴復之翻譯和和製漢詞的翻譯,而許多朋友覺得嚴復翻得不到位,以致於無法流傳後世。
不過我個人覺得嚴復並沒有「翻得不好」(他可是「信達雅」的倡導者),但就是太喜歡從文言裡找出既有的詞了吧。如果配合文言版的翻譯我覺得還挺不錯的。
受體革命
@Esum18
Sun, Jun 20, 2021 3:39 PM
我覺得嚴翻的超好,好強
飛絮F
@amymt16
Sun, Jun 20, 2021 3:40 PM
震驚於原來這些詞都是日文!!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3:42 PM
飛絮F
: 算是日本拿漢字來翻譯歐美詞彙,也不能說都是「日文」
現在翻的話應該就是片假名XDD
飛絮F
@amymt16
Sun, Jun 20, 2021 3:43 PM
哈哈哈哈哈 片假名這好有感,我都不知道該當日文還英文看
連羽⚔
@rr1144666rr
Sun, Jun 20, 2021 3:44 PM
space和time翻成宇和宙 好浪漫
去二階連署的跌
@flybutter2010
Sun, Jun 20, 2021 3:46 PM
感覺可以拿來打造奇幻世界觀了wwww
クロ猫
@kuroneko306
Sun, Jun 20, 2021 3:46 PM
當時日本是用漢字的意義去翻譯,然後用那些漢字的讀音組合成翻譯詞的讀音,說不是日文不是原本的日文,但如果把漢字的意義也當成日文的一部分那感覺比現代的片假名文日文多了XD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3:50 PM
我個人覺得以十九世紀的文言體來看的話,日本的翻譯法反而有點脫離古漢文原意(比方說經世濟民、人生幾何)
但以現在來看反而是滿好用的
クロ猫
@kuroneko306
Sun, Jun 20, 2021 3:52 PM
剛看完vivy,那部作品裡面應該是有意的想要用"阿頼耶識"來代表"記憶"(archive),和這裡的"記憶"和"識"感覺也有關(?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3:57 PM
這裡的「識」是vijnana的翻譯,其實有點心智、生命的意思
在中世紀佛經應該常看到
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點岔題說,有些不同文化中類似的觀念,在文言文就會被用同一個字代替,結果造成理解困難吧(但也不是中文獨有,每個語言都有這種問題)
🔺🔥アール★璐
@rekaal
Sun, Jun 20, 2021 3:58 PM
查了一下宇宙是從一本叫做尸子的書來的,在當時國學素養要很強才能這樣翻譯。
天演、元知感覺很適合奇幻小說w,幾何學用形學倒是覺得更適合
旅星
@travelstar
Sun, Jun 20, 2021 3:58 PM
幾何應該是徐光啟翻譯的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3:58 PM
Sun, Jun 20, 2021 3:58 PM
クロ猫
: 嚴復的翻譯「識」我認為是「ㄓˋ」,我記得國文有講過念成這樣是記憶的意思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3:59 PM
旅星
: 裡面有些其實也不是和製XD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4:00 PM
🔺🔥アール★璐
: 儒法合一
旅星
@travelstar
Sun, Jun 20, 2021 4:03 PM
嚴復的問題是,喜歡用生僻字,喜歡用單字(原本的中文跟翻譯詞彙難以區分),意譯跟音譯混雜,自己筆下的翻譯也沒有統一,當然和製漢語傳播已深也是問題
クロ猫
@kuroneko306
Sun, Jun 20, 2021 4:03 PM
姊鷗@人生迷宮
: 現在才知道有這個讀音,那看來和"阿頼耶識"的"識"是不同的概念了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4:06 PM
旅星
: 我覺得他有點太晚出生了(?)如果社會時代早個一兩百年+他做人不要這麼ㄐㄅ,搞不好他的翻譯也會被文人所沿用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4:07 PM
我覺得他是故意要讓中文和翻譯詞不區分的。只是這樣反而造成了日後的技術債(?)
檸檬酸/蠟/被世界耍得團團轉
@rexboy
Sun, Jun 20, 2021 4:46 PM
總覺得邏輯跟工資不是日文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Sun, Jun 20, 2021 4:53 PM
檸檬酸/蠟/被世界耍得團團轉
: 日文是「論理」中文好像也有「理則」的
旅星
@travelstar
Mon, Jun 21, 2021 12:41 AM
姊鷗@人生迷宮
:
>>他是故意要讓中文和翻譯詞不區分的。
嗯嗯~~好像可以理解他的理想,的同時,又覺得實際執行起來大概只能是惡夢吧XDD (如你所說的技術債)
浦木裕
@bst303e
Mon, Jun 21, 2021 4:18 PM
都很有意思。和製漢語在日本哪裡其實也不是沒有批評,反而日本人自己用的很不方便的詞彙也不少。如科學、化學,家庭、假定等等在『漢字與日本人』中就被詬病過於漢語本位,沒考慮日文發音等等。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Tue, Jun 22, 2021 2:34 AM
浦木裕
: 日本人發明給華語和台語用,然後文言名詞給日本用,就解決了(???)
浦木裕
@bst303e
Tue, Jun 22, 2021 3:21 AM
姊鷗@人生迷宮
:
看當時日本漢學者寫的漢文還挺有趣的,比如這個哥倫布立蛋傳說....
閣龍傳(安積艮齋) 日本漢文の世界 kambun.jp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Tue, Jun 22, 2021 4:38 AM
浦木裕
: 我也很喜歡看這種漢文!之前在看解體新書(解剖學的翻譯文)
浦木裕
@bst303e
Tue, Jun 22, 2021 2:14 PM
還有一種很有趣的做法,叫做『復文』。就是把和漢交雜文轉換為漢文的漢譯。
如拙譯的古今著聞集第一
古今著聞集目錄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Tue, Jun 22, 2021 3:37 PM
好厲害!
浦木裕
@bst303e
Tue, Jun 22, 2021 3:55 PM
Tue, Jun 22, 2021 3:56 PM
前提是原文本身就是意識著漢文而寫的。
1(序) 天地いまだ分かれず渾沌鶏の子のごとし・・・
然後剛好這段的參考文獻也多,後面幾篇應該就不會那麼順利了。
浦木裕
@bst303e
Tue, Jun 22, 2021 3:58 PM
敝站『古事記』的譯法也是比較從如果將和化漢文轉為漢文,會是如何樣貌。
新訂古事記 太安萬侶 皇紀一三七二年
如『萬葉集』、『古今集』則就...只剩下對字數的堅持(滅
真字萬葉集
敕撰和歌集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Tue, Jun 22, 2021 6:07 PM
這是不是有點像是意譯填詞
(不是說你沒有翻好,但有些用詞給我一種原文沒這樣寫的感覺XD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說
Tue, Jun 22, 2021 6:08 PM
但還是覺得很敬佩你的學術和毅力......
浦木裕
@bst303e
Tue, Jun 22, 2021 8:22 PM
沒錯,畢竟和歌不少會有一些雙關的用法,為了維持五七五七七的固定格律,又在出現雙關用法時有裕度去做解釋,就出現在多半情況下需要填入贅詞的權衡。
這個面向也被對岸翻譯書的譯序中給點出來。
《古今和歌集》 - 纪贯之 - Meg Book Store - 香港.大書城
載入新的回覆
不過我個人覺得嚴復並沒有「翻得不好」(他可是「信達雅」的倡導者),但就是太喜歡從文言裡找出既有的詞了吧。如果配合文言版的翻譯我覺得還挺不錯的。
現在翻的話應該就是片假名XDD
但以現在來看反而是滿好用的
在中世紀佛經應該常看到
天演、元知感覺很適合奇幻小說w,幾何學用形學倒是覺得更適合
>>他是故意要讓中文和翻譯詞不區分的。
嗯嗯~~好像可以理解他的理想,的同時,又覺得實際執行起來大概只能是惡夢吧XDD (如你所說的技術債)
看當時日本漢學者寫的漢文還挺有趣的,比如這個哥倫布立蛋傳說....
閣龍傳(安積艮齋) 日本漢文の世界 kambun.jp
如拙譯的古今著聞集第一
古今著聞集目錄
新訂古事記 太安萬侶 皇紀一三七二年
如『萬葉集』、『古今集』則就...只剩下對字數的堅持(滅
真字萬葉集
敕撰和歌集
(不是說你沒有翻好,但有些用詞給我一種原文沒這樣寫的感覺XD
這個面向也被對岸翻譯書的譯序中給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