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主的房客
@JulyTiffany
Sat, Jun 19, 2021 8:02 PM
Sat, Jun 19, 2021 8:29 PM
不是很能說服我
東漢才造紙,西漢(及之前)的著作多是竹簡,少數才寫在皮裘布帛上
秦朝之前派乘坐輕車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並記錄,想必是寫在竹簡上並帶回整理:
1.使者須善於書寫(不然竹簡上寫錯字要改很麻煩),秦以前有如此大量專在八月被派出(平日養著吃閒飯)的優秀抄寫官?
2.乘坐的便車上能放多少竹簡?更合理的解釋是紀錄方言或許是次要工作,去各地應有更優先的任務
3.比方說為何選在農曆八月?因為是農業帝國的秋收季了,這趟或許收稅才是主要目的,不過順便寫點地方語言紀錄罷了
4.規模如秦漢的帝國,為治理才有費力做方言調查與整理的必要
周朝的語言,就是今天的臺灣閩南語?!
周朝的語言,就是今天的臺灣閩南語?(第二集)
方言 (著作)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基主的房客
@JulyTiffany
Sat, Jun 19, 2021 8:31 PM
甚至到西漢,還是在用簡書的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居延漢簡的秘密」故事動畫
載入新的回覆
東漢才造紙,西漢(及之前)的著作多是竹簡,少數才寫在皮裘布帛上
秦朝之前派乘坐輕車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並記錄,想必是寫在竹簡上並帶回整理:
1.使者須善於書寫(不然竹簡上寫錯字要改很麻煩),秦以前有如此大量專在八月被派出(平日養著吃閒飯)的優秀抄寫官?
2.乘坐的便車上能放多少竹簡?更合理的解釋是紀錄方言或許是次要工作,去各地應有更優先的任務
3.比方說為何選在農曆八月?因為是農業帝國的秋收季了,這趟或許收稅才是主要目的,不過順便寫點地方語言紀錄罷了
4.規模如秦漢的帝國,為治理才有費力做方言調查與整理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