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Man BOT
掰噗~
蛤?
默默無冥
1、的:形容詞、名詞用
2、得:副詞,形容「前面」動詞用(例如:好吃得連神也擋不住)
3、地:副詞,形容「後面」動詞用(如:開心地笑了)

基本用法就這樣分,很好分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默默無冥 : 裡面那個傷心「ㄉㄜ˙」哭了,我會想用地,可是我無法理解得為什麼也對(thinking)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如果說傷心得天崩地裂,我懂,傷心地哭我也懂,但⋯⋯
默默無冥
嚴格說起來,其實這邊通常都是用「地」,如果要用另一種應該是要說「哭得很傷心」才對,主要是詞語性質的問題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默默無冥 : 哦哦,原來如此!謝謝!
默默無冥
這個就是所謂的中文奧妙 (?) 正常來講我們這邊都會用「地」而不是用「得」,但如果久而久之這樣流傳下去,未來會變成兩者都通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現在來講的話應該還是會以用前者為主流,中文有很多東西都是前人沒有用對或是用精確導致後面很多詞語有點變質
默默無冥
這個跟語感有關係,語感是天生的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不過我國小的時候老師就說地的通用就是了,地還是我看老歌歌詞學的
默默無冥
這就是中文演變,現在都是以「的」通用三種,所以基本用「的」就好,但你要表現你的中文素質跟文學素養就要學會分辨這三者,就好比說「怵目驚心」跟「觸目驚心」兩者其實是不太一樣的意思,但現在兩者變成一樣的道理這樣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默默無冥 : 嗯,確實我都憑感覺打,也沒被糾錯過,雖然不排除是大家好心(
默默無冥
這時候用英文的角度來看會比較好理解這三者的差異

1、的: n. + 的 + n.(n.+的 = adj.)
2、地: n. + 地 + v.(n.+地 = adv.)
3、得: v. + 得 + v./phr.(這邊的「得」比較像是連接詞)
默默無冥
所以才會說正常來說是

1、傷心「地」哭
2、哭「得」傷心
奶滋教授
我會用傷心得哭了,得在我的概念上有「導致」的意思,所以傷心導致哭泣我覺得,可以吧?(吧)而且用台語唸也是用得,就,反正我會這樣用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哦哦,原來是這樣。我因為不大會分,所以就「他很傷心所以哭了」,一直逃避沒好好學
原來怵目驚心和觸目驚心不一樣(thinking)想到每下欲況和欲拒還迎
奶滋教授
覺得用台語唸法來分就挺好分的,雖然這樣不能分的地但得就比較有差別(也不是一定,就其中一種可用的方式)
奶滋教授
的得地真的是……魔王題……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奶滋教授 : 不擅長台語真的⋯⋯痛苦⋯⋯以前考平仄也只能硬背
作息時區在月球(?)舞青
能避則避+1雖然常常寫文但是一旦開始質疑這邊就會怎麼看怎麼怪,到最後對的也會換成錯的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我分得清楚,但是我每次都懶得確認自己打得字 ,而且就算有些用對的字,還是會感覺怪怪地,所以我都找順眼的那一個用。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有時候我還會用「底」而取代上面那三個字(。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https://images.plurk.com/3jdSwBhTb9ph7qmowgsxS8.jpg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用底取代有點民初風味(thinking)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 對XD 但是我覺得有時候念起來很有味道(?
潮間帶躍遷者☀諧餓
柔軟底水草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