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0 PM
66
31
【20210605疫情記者會】
陳時中:總共511例,新增476例,回歸35例。居住縣市以新北市229例,台北市144例。特別的是苗栗縣66例,因為苗栗有移工工廠的情形,增加案子較多。
近來整理數據,先前抓2天當作當天個案,有點失真。需要校正回歸很多,可是近來前面已經整理差不多。以後公布當天案件等於是往前推3天,數字應該會比較穩定,將來回歸數字會越來越少。6/7以後希望把校正回歸數目歸到很小,不再做報告。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1 PM
HEHO健康:現在死亡個案100多例,有統整分析?發病多久死亡?多數死因?
羅一鈞:目前初步分析,到昨天病例中,年齡大於60歲佔89.1%。
死亡個案到昨天為止平均是72歲,年齡偏高,其中81.7%是有潛在慢性病史。從發病到死亡平均日數8.3天。
這波疫情從5月中旬至今,在5月中下旬個案數特別多時,病例尚未偏年輕化時,以中老年人為多,累積的重症個案,會有一定比例出現死亡情形。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2 PM
中國時報:桃竹苗移工檢查、全台移工總體檢目前初步結果?
陳時中:今早才開會,與勞動部分工。苗栗的工廠已經展開相關事宜,新竹北部園區,也由新竹市辦理。
勞動部次長王安邦:首先會針對所有100人以上的宿舍,和地方政府聯合訪視,馬上開始進行。會針對聘僱500人移工以上的企業,進行訪視及查核輔導,確認防疫指引是否落實。
在5/17勞動部職安署就針對高風險行業,包括高科技、養護機構、食物連鎖量販店、倉儲物流業,及外籍移工聘雇數達51人的企業,查核輔導移工分流及聘雇指引。
目前除了苗栗是配合前進指揮所及指揮中心的要求,進行個案處理。全台會配合地方政府及勞動部職安署,針對移工加強查核訪視輔導。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3 PM
問:公布企業快篩原則,經濟部目前已收到多少企業提請?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政祺:有關企業快篩,目前接到約300多通電話,詢問快篩原則,請經濟部協助尋找可以媒合的醫療單位,與快篩劑供應廠商。
經濟部競爭力發展中心目前已經盤點有33家醫療單位,願意協助快篩工作,已經協助媒合。目前已知幾家大型業者開始進行,都要依照指揮中心要求,由醫事人員操作快篩。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3 PM
大愛新聞:現在提出快篩的企業以什麼類型居多?指揮中心會建議什麼類型和人數的企業快篩?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政祺:根據接到電話的了解,不論是製造業、服務業都有,也有幾家大型的電子製造業想做快篩,而且已和醫療院所合作進行。
陳時中:除了苗栗這家公司以外,另外有2家公司也展開員工大規模快篩。新竹林市長有和總統報告,請國軍馬上設立大型快篩站,及時發現病例,及時阻斷傳播。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3 PM
年代壹電視:最近病毒的感染率高,可能是有新的病毒變種嗎?
陳時中:京元廠內有取了9株病毒,請國衛院和長庚驗過,目前還是英國變種株B117。
將來有其他公司也會蒐集做進一步研判,不過目前在京元電子的員工看來,還是英國變種株。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4 PM
TVBS:有醫護表示重症患者急救不CPR,而是平順地走?現在死亡率有超過香港嗎?死亡率又上升的因應作為?
羅一鈞:全台灣目前收治重症加護病房的醫師們,其實都有透過重症討論會議累積經驗。最後若走到病程不可逆,臨床醫師會向家屬討論,是否急救到最後,或DNR,特別針對個案年紀大或本身先前有意願或家屬考量等,不是通則臨終前不急救。不是指揮中心或任何醫院的例行規定。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5 PM
羅一鈞:重症處理原則,不管指揮中心或台灣重症醫學會都有處置指引,分五大方向。
第一,氧氣和呼吸器使用原則是,針對血氧降低但不需插管病患,用非侵襲式方式,如鼻氧管或面罩提供高流量氧氣維持足夠濃度。
第二、需要插管治療,依照呼吸器使用原則,維持適合正壓呼吸,必要可俯臥位置協助恢復氧氣。
第三、病毒治療包括瑞德西韋。
第四、免疫治療如使用類固醇或單株抗體治療。
第五、針對血栓高風險,如住院中驗到血栓指標持續升高,會做預防性抗凝血劑治療。
事實上很積極照顧重症病患,針對特定本身有意願,或特殊考量的不可逆病人,才會討論是否需要CPR的問題。
陳時中:台灣現在致死率從上禮拜1%多,現在是2%。所以才會積極準備一些醫療量能,希望未來致死率往下降。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5 PM
HEHO健康:重症會議是否提到對重症患者檢傷分類,國外重症醫學會提到ICU若被存活率較低患者佔滿,會影響復原機率高的患者得到資源,當重症患者越來越多,是否進行檢傷分類規劃?
羅一鈞:那一塊其實也是重要議題,不過牽涉到重症病人醫療照護的醫學倫理問題,當資源不足時,應該要分配給哪些人,比較能救得起來,哪些人是醫療資源要另外再考量。
去年3、4月,美國紐約、義大利等等疫情發生,有呼吸器不足、病床不夠,有些人被迫兩個人用一台呼吸器,我們當時都有目睹過。
現在其實量能足夠,希望繼續準備額外的加護病房、呼吸器數量,不會進到那個階段。我想那個階段對臨床醫師,是面臨到非常非常痛苦的抉擇,哪些人該救哪些人不該,我們也不希望讓臨床醫師承擔這樣的痛苦。
拾柒
@april17tw
Sat, Jun 5, 2021 4:58 PM
彩蛋:台灣民眾的鮮花。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我們並不認為日本的報答多麼完美,只是盡力做現階段能做的,但真的非常多的日本民眾真心希望為台灣朋友做事。如果能帶給鄰居溫馨,我們也很欣慰。大家的心意都收到了,萬分感激。」
日本ありがとう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 我們並不認為日本的報答多麼完美,只是盡力做現階段能做的,但真的非常多的日本民眾真心...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3 PM
為什麼都沒有記者問新北市的問題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3 PM
神秘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4 PM
新北市現在是重災區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4 PM
一直有人抱怨新北市衛生局的電話打不進去...
鶴☆冴 is my 推☆
@yhc3579
Sat, Jun 5, 2021 6:35 PM
聽說侯跟媒體的關係非常非常好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7 PM
身為新北市市民很急阿
沒有要究責但是新北市整個劣勢在這次一覽無遺
新北市自己的醫院能量不夠多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8 PM
長期跟台北市綁在一起久了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8 PM
就以為台北市的也是自己的了吧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8 PM
我個人認為這與誰是市長無關
Coral0217
@co1997co
Sat, Jun 5, 2021 6:38 PM
新北的一大弊病
鶴☆冴 is my 推☆
@yhc3579
Sat, Jun 5, 2021 6:43 PM
記者會是不是很少問地方相關的問題啊?還是其實有問,只是都被我忽略了?
鶴☆冴 is my 推☆
@yhc3579
Sat, Jun 5, 2021 6:43 PM
不過綁在一起真的是有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困擾,我是桃園人,但也是常常會被臺北的一些影響(颱風假之類的)
スヴィちゃん
@hs5531
Sat, Jun 5, 2021 7:23 PM
颱風假好像是因為有個北北基桃首都圈協議的樣子
kuwa
@kuwa0924
Sun, Jun 6, 2021 4:42 AM
彩蛋裡好多是送蘭花啊
拾柒
@april17tw
Sun, Jun 6, 2021 9:12 AM
kuwa
: 好像花語有高潔的意思。真的是很高尚的品德,感謝日本
🌈米妮🌈
@dwhite
Sun, Jun 6, 2021 3:10 PM
Coral0217
: 台北也打不進去,我上星期天一早上打了超過五十通電話才打進去,但我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答
Coral0217
@co1997co
Sun, Jun 6, 2021 3:14 PM
🌈米妮🌈
: 你問了甚麼問題啊
🌈米妮🌈
@dwhite
Sun, Jun 6, 2021 3:23 PM
Coral0217
: 我老公的同事快篩陽性(我們把快篩陽性這天用D1來表示),D2確診,知道快篩陽性時就整間辦公室通通放假回家自主隔離,所以最後接觸日是D1,理論上要居家隔離到D15
以前不都說疫調會趕快匡列接觸者嗎?結果一直到D4,整間辦公室都沒有人有接到隔離通知,確診者也沒接到疫調電話(他快篩就被載去劍潭青活,確診後好像又去其他地方了),確診者同住家人也沒有接到隔離通知
所以D4我就想打電話問,1922打了說要問地方衛生局,然後台北市衛生局打了五十幾通終於通了…但是接觸者的隔離通知?兩手一攤說應該還在疫調;接到隔離通知前到底可不可以外出?答案是這時算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所以可以外出;我跟老公同住算哪種?除了不用隔離以外到底是自主健康管理還是監測回答不出來XDDD
🌈米妮🌈
@dwhite
Sun, Jun 6, 2021 3:25 PM
Sun, Jun 6, 2021 3:26 PM
最後在D11,接觸者(都是老公同事)有人受不了,找人處理後的五個小時,大家就接到隔離通知了…由戶籍地衛生局通知
但台北市的隔離通知是發D11-D15,新北市發D2-D15,一來一往隔離補償金差九千啊啊啊
苗栗的衛生局還要求被隔離者解隔離後要快篩陰性才能解隔離
載入新的回覆
陳時中:總共511例,新增476例,回歸35例。居住縣市以新北市229例,台北市144例。特別的是苗栗縣66例,因為苗栗有移工工廠的情形,增加案子較多。
近來整理數據,先前抓2天當作當天個案,有點失真。需要校正回歸很多,可是近來前面已經整理差不多。以後公布當天案件等於是往前推3天,數字應該會比較穩定,將來回歸數字會越來越少。6/7以後希望把校正回歸數目歸到很小,不再做報告。
羅一鈞:目前初步分析,到昨天病例中,年齡大於60歲佔89.1%。
死亡個案到昨天為止平均是72歲,年齡偏高,其中81.7%是有潛在慢性病史。從發病到死亡平均日數8.3天。
這波疫情從5月中旬至今,在5月中下旬個案數特別多時,病例尚未偏年輕化時,以中老年人為多,累積的重症個案,會有一定比例出現死亡情形。
陳時中:今早才開會,與勞動部分工。苗栗的工廠已經展開相關事宜,新竹北部園區,也由新竹市辦理。
勞動部次長王安邦:首先會針對所有100人以上的宿舍,和地方政府聯合訪視,馬上開始進行。會針對聘僱500人移工以上的企業,進行訪視及查核輔導,確認防疫指引是否落實。
在5/17勞動部職安署就針對高風險行業,包括高科技、養護機構、食物連鎖量販店、倉儲物流業,及外籍移工聘雇數達51人的企業,查核輔導移工分流及聘雇指引。
目前除了苗栗是配合前進指揮所及指揮中心的要求,進行個案處理。全台會配合地方政府及勞動部職安署,針對移工加強查核訪視輔導。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政祺:有關企業快篩,目前接到約300多通電話,詢問快篩原則,請經濟部協助尋找可以媒合的醫療單位,與快篩劑供應廠商。
經濟部競爭力發展中心目前已經盤點有33家醫療單位,願意協助快篩工作,已經協助媒合。目前已知幾家大型業者開始進行,都要依照指揮中心要求,由醫事人員操作快篩。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政祺:根據接到電話的了解,不論是製造業、服務業都有,也有幾家大型的電子製造業想做快篩,而且已和醫療院所合作進行。
陳時中:除了苗栗這家公司以外,另外有2家公司也展開員工大規模快篩。新竹林市長有和總統報告,請國軍馬上設立大型快篩站,及時發現病例,及時阻斷傳播。
陳時中:京元廠內有取了9株病毒,請國衛院和長庚驗過,目前還是英國變種株B117。
將來有其他公司也會蒐集做進一步研判,不過目前在京元電子的員工看來,還是英國變種株。
羅一鈞:全台灣目前收治重症加護病房的醫師們,其實都有透過重症討論會議累積經驗。最後若走到病程不可逆,臨床醫師會向家屬討論,是否急救到最後,或DNR,特別針對個案年紀大或本身先前有意願或家屬考量等,不是通則臨終前不急救。不是指揮中心或任何醫院的例行規定。
第一,氧氣和呼吸器使用原則是,針對血氧降低但不需插管病患,用非侵襲式方式,如鼻氧管或面罩提供高流量氧氣維持足夠濃度。
第二、需要插管治療,依照呼吸器使用原則,維持適合正壓呼吸,必要可俯臥位置協助恢復氧氣。
第三、病毒治療包括瑞德西韋。
第四、免疫治療如使用類固醇或單株抗體治療。
第五、針對血栓高風險,如住院中驗到血栓指標持續升高,會做預防性抗凝血劑治療。
事實上很積極照顧重症病患,針對特定本身有意願,或特殊考量的不可逆病人,才會討論是否需要CPR的問題。
陳時中:台灣現在致死率從上禮拜1%多,現在是2%。所以才會積極準備一些醫療量能,希望未來致死率往下降。
羅一鈞:那一塊其實也是重要議題,不過牽涉到重症病人醫療照護的醫學倫理問題,當資源不足時,應該要分配給哪些人,比較能救得起來,哪些人是醫療資源要另外再考量。
去年3、4月,美國紐約、義大利等等疫情發生,有呼吸器不足、病床不夠,有些人被迫兩個人用一台呼吸器,我們當時都有目睹過。
現在其實量能足夠,希望繼續準備額外的加護病房、呼吸器數量,不會進到那個階段。我想那個階段對臨床醫師,是面臨到非常非常痛苦的抉擇,哪些人該救哪些人不該,我們也不希望讓臨床醫師承擔這樣的痛苦。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我們並不認為日本的報答多麼完美,只是盡力做現階段能做的,但真的非常多的日本民眾真心希望為台灣朋友做事。如果能帶給鄰居溫馨,我們也很欣慰。大家的心意都收到了,萬分感激。」
日本ありがとう
沒有要究責但是新北市整個劣勢在這次一覽無遺
新北市自己的醫院能量不夠多
以前不都說疫調會趕快匡列接觸者嗎?結果一直到D4,整間辦公室都沒有人有接到隔離通知,確診者也沒接到疫調電話(他快篩就被載去劍潭青活,確診後好像又去其他地方了),確診者同住家人也沒有接到隔離通知
所以D4我就想打電話問,1922打了說要問地方衛生局,然後台北市衛生局打了五十幾通終於通了…但是接觸者的隔離通知?兩手一攤說應該還在疫調;接到隔離通知前到底可不可以外出?答案是這時算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所以可以外出;我跟老公同住算哪種?除了不用隔離以外到底是自主健康管理還是監測回答不出來XDDD
但台北市的隔離通知是發D11-D15,新北市發D2-D15,一來一往隔離補償金差九千啊啊啊
苗栗的衛生局還要求被隔離者解隔離後要快篩陰性才能解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