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eC
@davecode
說
Mon, May 31, 2021 2:15 AM
6
2
「人造太阳」梦想更近一步:中科院实现可控核聚变重大突破,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创世界纪录
REF
1939 年,美國物理學家貝特通過實驗證實,把一個氘原子核用加速器加速後和一個氚原子核以極高的速度碰撞,兩個原子核發生了融合,形成一個新的原子核——氦外加一個自由中子,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了 17.6 兆電子伏的能量。這就是太陽持續 45 億年發光發熱的原理。
DaveC
@davecode
說
Mon, May 31, 2021 2:16 AM
5 月 28 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了可重複的 1.2 億攝氏度 101 秒和 1.6 億攝氏度 20 秒等離子體運行,將 1 億攝氏度 20 秒的原紀錄延長了 5 倍。
DaveC
@davecode
說
Mon, May 31, 2021 2:17 AM
核聚變反應堆的原理大致分為兩步:
第一步,作為反應體的混合氣必須被加熱到等離子態——也就是溫度足夠高到使得電子能脫離原子核的束縛,原子核能自由運動,這時才可能使得原子核發生直接接觸,這需要大約 10 萬攝氏度的溫度。
DaveC
@davecode
說
Mon, May 31, 2021 2:18 AM
第二步,為了克服庫侖力,也就是同樣帶正電荷的原子核之間的斥力,原子核需要以極快的速度運行。要得到這個速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繼續加溫,使得布朗運動達到一個瘋狂的水平。要使原子核達到這種運行狀態,需要上億攝氏度的溫度。然後氚的原子核和氘的原子核以極大的速度發生碰撞,產生了新的氦核和新的中子,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DaveC
@davecode
說
Mon, May 31, 2021 2:18 AM
經過一段時間,反應體已經不需要外來能源的加熱,核聚變的溫度足夠使得原子核繼續發生聚變。這個過程只要氦原子核和中子被及時排除,新的氚和氘的混合氣被輸入到反應體,核聚變就能持續下去,產生的能量一小部分留在反應體內,維持鏈式反應,大部分可以輸出,作為能源來使用。其中最大的難點就是高達上億攝氏度的溫度。
DaveC
@davecode
說
Mon, May 31, 2021 2:19 AM
在意義方面,雖然本次實驗在溫度、約束時間等方面都是非常高的,但「還是不讓夠」,所以離真正實現可控核聚變還很遠。
載入新的回覆
REF
1939 年,美國物理學家貝特通過實驗證實,把一個氘原子核用加速器加速後和一個氚原子核以極高的速度碰撞,兩個原子核發生了融合,形成一個新的原子核——氦外加一個自由中子,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了 17.6 兆電子伏的能量。這就是太陽持續 45 億年發光發熱的原理。
第一步,作為反應體的混合氣必須被加熱到等離子態——也就是溫度足夠高到使得電子能脫離原子核的束縛,原子核能自由運動,這時才可能使得原子核發生直接接觸,這需要大約 10 萬攝氏度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