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比 ᙏ̤̫⑅*
@tibi_desu_yo
Sat, May 29, 2021 4:03 AM
Wed, Sep 8, 2021 4:11 PM
1
日常生活雜談
講個
鬼故事
,這起故事發生在我現在任職的這間公司。
⋯⋯因為真的經歷太多可怕的事情了
,我決定開個噗好好地把他記錄起來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Sat, May 29, 2021 4:52 AM
先從這份工作的由來說起:
阿貓(男友)差不多從大二開始就一直有跟工研院合作,在大四的時候受到對方的邀請,去一間工研院培養的新創公司進行產學合作計劃。
該新創公司(以下簡稱seafood、海鮮)是一間從傳統產業轉型成資訊軟體服務的公司:從原本的修繕外包服務,轉型成媒合客戶與修繕師傅的平台服務。
其主要產品—APP(seafood coming)原本是請外包做的,但因一些因素,最後海鮮決定將產品接回來,自己培養研發團隊,自己開發這款APP。
因此阿貓就擔任了RD的實習生,做了前幾個月覺得還蠻輕鬆的。
其實是老闆們不懂研發的東西,完全沒有插手這一塊,加上當時他們根本不在乎進度
正好海鮮也有視覺設計職缺,我秉持著輕鬆賺賺外快(反正一個星期也才上三天不到的班)當一當美編,做一做周邊,這樣的心情加入了這間公司。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Sat, May 29, 2021 6:21 AM
其實一開始就覺得不對勁了。
從面試開始對方就一直問我很多設計相關的問題,除了社群圖片製作、還有很多UIUX類的問題,我以為是我作品集裡有塞網頁之類的作品進去,所以她才來詢問我,畢竟知道一位設計師的思考脈絡是很重要的。
不過現在仔細想想,這傢伙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哇⋯⋯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Sat, May 29, 2021 7:27 AM
海鮮這間公司是由兩位老闆共同創辦的。
剛才提到的那位幫我面試的人,位階董事長,是位年過三十的美麗女士,性格強勢也很任性,自己的錯打死都不認,令人驚訝怎麽年紀這麼大了還那麼幼稚的傢伙。
目前就讀某國立設計在職碩,自認懂設計、對自己的美感跟想法有自信。
—我們這邊簡稱她為S大。
另外一位老闆我們稱他為E大,電子工程師背景,為人憨厚老實,有那麼一點柯P的氣場,很容易答應事情也很容易忘記,只要不干涉產品的開發就是一個很棒的老闆。
對,前提是別干涉到產品的開發。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Sat, May 29, 2021 7:39 AM
兩位都曾工作於某灣富豪的公司,S大是總經理秘書(但好像沒做多久)、E大是某產線的經理。
兩人對於這段工作經歷感到非常自豪,喜歡把「在O海裡,我們怎樣怎樣」掛在嘴邊。
像是訓人的時候,總會說:「如果今天在鴻O,早就被踢掉了。」這樣。
對於公司的管理制度,也完全是照搬O海的那一套。
(在轉型前的傳產只有他們兩位,轉型後才開始招募人)
儘管我們只是不超過10人的小公司,所有的流程還是像大公司一樣,要經過層層的關卡才可以。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Sat, May 29, 2021 7:51 AM
在工作的早期,我只有做做周邊、繪製社群上的圖片,跑個腿買個咖啡、陪S大去做行銷的活動。S大很常出急件,當天要做完,明天要去印刷。做出來的東西又很醜(源自S大頗有自信的審美觀),更別說外包請其他設計師做的CIS系統很醜了⋯⋯
其實我工作首個月就想辭職了。
然而,事情出現了轉機。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Sat, May 29, 2021 8:07 AM
畢竟海鮮的核心APP—Seafood Coming總要有人開發,眼下公司裡的設計師只有我這位實習生與另一位0經驗的設計師,S大邀請了她在職碩的同學”哈利”來幫我們進行一個設計工作坊,教導我們怎麼樣做設計,跑一整個流程。
哈利是一個對UIUX開發非常有經驗的設計主管,當時任職於某G開頭電動車設計團隊,擔任產品經理。在做工作坊的時候真的非常開心,由專業的人領導就是安心!
接下來在S大的盧小小下,哈利變成了我們遠端的設計主管,不只把全新的工作模式帶進我們的辦公室(像是使用Figma、Notion工具,對,原本我們被迫只能用AI⋯⋯)、敏捷式的開發、建議兩位老闆改變辦公室格局,讓辦公室更有工作室的樣子⋯⋯
在哈利的帶領下一切都這麼好了起來,自然想離開的心情也沒有這麼強烈了。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Sat, May 29, 2021 11:50 AM
可惜好景不常,S大為公司的創辦人,希望參與開發的每一個環節,但之前第一版的產品是外包的關係,S大只能講出需求與期望,相關的功能流程都是由外包方決策與設計,而且修改的次數有限,S大不能做太大的修改。
這次開始研發第二版後,因為研發團隊都是自家公司的關係,無論是流程、設計、插畫、相片,S大都想要一張一張對,這樣才能做出她理想中的產品。
Whatever,通常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就算設計出來的東西不如理想,大家也會提出自己認為為什麼要改善的原因,在一番討論後,才有共識要做哪個方向。
S大,一個在職專班才讀半年、第一次做軟體開發、這麼外行的一個人,跟我們核對項目的時候,永遠都無法給出實際的建議。只會說好醜/不喜歡/她不要,我們跟她解釋為什麼這麼設計的原因,她說不過去,就會開大絕:阿我就覺得不喜歡嘛,你再設計一個看看。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Wed, Jun 2, 2021 5:26 PM
有趣的是,他們一直希望Seafood coming能在四月底準時上線,但實際上他們從一月尾才正式招募UX設計師,從頭開始從流程設計產品。
他們一直問哈利也好、或是另外一位RD主管,能否四月底完成,兩個人都是回答「四月底幾乎不可能」。
可是聽到這個樣子的答案,S大跟E大就會很憤怒,對於他們來說,花錢請來的主管就是要把團隊帶好,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在四月底完成!這般。
看到他們惱怒的樣子,哈利當時只好給予他們「如果真的要在四月底完成的話」最勉強的方法,那就是他也參與繪製UI的設計圖,每天產出十幾二十張圖,盡快交付給RD完成。每天照著這樣的進度走,至少三月中可以完成UI。
不過這些前提都在畫出來的圖都一次過的狀態下。
提比 ᙏ̤̫⑅*
@tibi_desu_yo
Wed, Jun 2, 2021 5:39 PM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S大喜歡每一張設計圖跟她討論、跟她確認。見到哈利一口氣畫的完登入註冊功能的設計圖,她臉都綠了。
罵哈利為什麼擅自主張就開始畫設計稿,東西都不跟她核對,這個風格她不喜歡,哈利昨天晚上趕出來的圖(對哈利在有正職的情況下幫忙畫圖還被嫌)一張都不能用。
接下來就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到底要怎麼跟她核對這些項目,她也不清楚,花了點時間翻譯就是:每一個流程都要至少抽出一兩張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圖,然後這個設計圖要設計兩到三個版本給他們做挑選,擬定好風格之後才可以繪製一系列的設計圖,而且畫完設計圖之後,還要再核對一次。
能了解其出發的意義是好的,希望擬定好風格之後,這樣畫整個系列的設計圖時才不會做白工。但顯然在這個「四月底就要完成」的時間內,這樣的安排根本不符合這樣子的工作模式。
載入新的回覆
講個鬼故事,這起故事發生在我現在任職的這間公司。
⋯⋯因為真的經歷太多可怕的事情了
阿貓(男友)差不多從大二開始就一直有跟工研院合作,在大四的時候受到對方的邀請,去一間工研院培養的新創公司進行產學合作計劃。
該新創公司(以下簡稱seafood、海鮮)是一間從傳統產業轉型成資訊軟體服務的公司:從原本的修繕外包服務,轉型成媒合客戶與修繕師傅的平台服務。
其主要產品—APP(seafood coming)原本是請外包做的,但因一些因素,最後海鮮決定將產品接回來,自己培養研發團隊,自己開發這款APP。
因此阿貓就擔任了RD的實習生,做了前幾個月覺得還蠻輕鬆的。
其實是老闆們不懂研發的東西,完全沒有插手這一塊,加上當時他們根本不在乎進度正好海鮮也有視覺設計職缺,我秉持著輕鬆賺賺外快(反正一個星期也才上三天不到的班)當一當美編,做一做周邊,這樣的心情加入了這間公司。
從面試開始對方就一直問我很多設計相關的問題,除了社群圖片製作、還有很多UIUX類的問題,我以為是我作品集裡有塞網頁之類的作品進去,所以她才來詢問我,畢竟知道一位設計師的思考脈絡是很重要的。
不過現在仔細想想,這傢伙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哇⋯⋯
剛才提到的那位幫我面試的人,位階董事長,是位年過三十的美麗女士,性格強勢也很任性,自己的錯打死都不認,令人驚訝怎麽年紀這麼大了還那麼幼稚的傢伙。
目前就讀某國立設計在職碩,自認懂設計、對自己的美感跟想法有自信。
—我們這邊簡稱她為S大。
另外一位老闆我們稱他為E大,電子工程師背景,為人憨厚老實,有那麼一點柯P的氣場,很容易答應事情也很容易忘記,只要不干涉產品的開發就是一個很棒的老闆。
對,前提是別干涉到產品的開發。
兩人對於這段工作經歷感到非常自豪,喜歡把「在O海裡,我們怎樣怎樣」掛在嘴邊。
像是訓人的時候,總會說:「如果今天在鴻O,早就被踢掉了。」這樣。
對於公司的管理制度,也完全是照搬O海的那一套。(在轉型前的傳產只有他們兩位,轉型後才開始招募人)
儘管我們只是不超過10人的小公司,所有的流程還是像大公司一樣,要經過層層的關卡才可以。
其實我工作首個月就想辭職了。
然而,事情出現了轉機。
哈利是一個對UIUX開發非常有經驗的設計主管,當時任職於某G開頭電動車設計團隊,擔任產品經理。在做工作坊的時候真的非常開心,由專業的人領導就是安心!
接下來在S大的盧小小下,哈利變成了我們遠端的設計主管,不只把全新的工作模式帶進我們的辦公室(像是使用Figma、Notion工具,對,原本我們被迫只能用AI⋯⋯)、敏捷式的開發、建議兩位老闆改變辦公室格局,讓辦公室更有工作室的樣子⋯⋯
在哈利的帶領下一切都這麼好了起來,自然想離開的心情也沒有這麼強烈了。
這次開始研發第二版後,因為研發團隊都是自家公司的關係,無論是流程、設計、插畫、相片,S大都想要一張一張對,這樣才能做出她理想中的產品。
Whatever,通常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就算設計出來的東西不如理想,大家也會提出自己認為為什麼要改善的原因,在一番討論後,才有共識要做哪個方向。
S大,一個在職專班才讀半年、第一次做軟體開發、這麼外行的一個人,跟我們核對項目的時候,永遠都無法給出實際的建議。只會說好醜/不喜歡/她不要,我們跟她解釋為什麼這麼設計的原因,她說不過去,就會開大絕:阿我就覺得不喜歡嘛,你再設計一個看看。
他們一直問哈利也好、或是另外一位RD主管,能否四月底完成,兩個人都是回答「四月底幾乎不可能」。
可是聽到這個樣子的答案,S大跟E大就會很憤怒,對於他們來說,花錢請來的主管就是要把團隊帶好,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在四月底完成!這般。
看到他們惱怒的樣子,哈利當時只好給予他們「如果真的要在四月底完成的話」最勉強的方法,那就是他也參與繪製UI的設計圖,每天產出十幾二十張圖,盡快交付給RD完成。每天照著這樣的進度走,至少三月中可以完成UI。
不過這些前提都在畫出來的圖都一次過的狀態下。
罵哈利為什麼擅自主張就開始畫設計稿,東西都不跟她核對,這個風格她不喜歡,哈利昨天晚上趕出來的圖(對哈利在有正職的情況下幫忙畫圖還被嫌)一張都不能用。
接下來就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到底要怎麼跟她核對這些項目,她也不清楚,花了點時間翻譯就是:每一個流程都要至少抽出一兩張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圖,然後這個設計圖要設計兩到三個版本給他們做挑選,擬定好風格之後才可以繪製一系列的設計圖,而且畫完設計圖之後,還要再核對一次。
能了解其出發的意義是好的,希望擬定好風格之後,這樣畫整個系列的設計圖時才不會做白工。但顯然在這個「四月底就要完成」的時間內,這樣的安排根本不符合這樣子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