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防疫 新冠肺炎 不定期更新 防疫Bot關心您
由於原噗資訊過多,這邊開個分流也方便大家找資料和拿去洗腦你的親朋好友
可善用ctrl+f 搜尋需要的關鍵字
集中串不定期更新中

作為統整串希望保持簡潔易懂,方便查找資料!如果整理期間有新增資訊需要分享請先貼在原噗,謝謝大家

防疫第一串

Covid-19對人體的影響
這邊比較基礎,內收介紹Covid-19冠狀病毒、簡單名詞介紹、重症機率及後遺症等相關資訊
ಠ_ಠ
基本衛教篇:

台灣兒科醫學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防疫期間 校園衛教宣導←點入後直接下載PDF檔案

新型冠狀病毒簡介與預防 - 台中榮民總醫院←點入後直接下載PDF檔案

新冠肺炎基本問答

截圖資料來源於CDC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ಠ_ಠ
1.什麼是冠狀病毒、會造成什麼樣的疾病:
https://images.plurk.com/4gk9Nr9SbHMOpaImFfCCkD.jpg

2.冠狀病毒如何傳播:https://images.plurk.com/2mn6vDmegqrR4VcFPeFPKM.jpg
3.感染2019冠狀病毒會有甚麼症狀?會很嚴重嗎?:
https://images.plurk.com/4ucGnrGWOSCpku4NKW0HPm.jpg

4.我要怎麼預防感染2019冠狀病毒?:

https://images.plurk.com/1FriSK5b3GRfpSMGVgkRbj.jpg
ಠ_ಠ
保留
ಠ_ಠ
保留
ಠ_ಠ
傳播途徑:飛沫傳染、直接和間接接觸傳染

目前美國CDC證實也可經由氣融膠傳播
ಠ_ಠ
改指引! 美CDC:氣溶膠可傳新冠、戴罩也難防

氣溶膠到底是甚麼!?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https://images.plurk.com/ef9ldKvIa0hNs8dwASSLR.jpg

除了戴口罩外還要保持三公尺以上的距離、避免群聚不要到處跟親朋好友交流、回家記得全身消毒和換掉外出服。買回家的物品記得先在髒區消毒完成再拿進乾淨區域
ಠ_ಠ
ಠ_ಠ
ಠ_ಠ
保留
ಠ_ಠ
新冠肺炎對抽菸者的影響

抽菸的朋友告訴我,吸菸者比較不易感染新型冠狀肺炎!

衛福部的闢謠資訊

https://images.plurk.com/38KebDwGAAhKuWnFKS6BUo.jpg
ಠ_ಠ
ಠ_ಠ
也就是說如果有一位抽菸者是新冠患者

方圓十里內聞得到他二手菸(氣熔膠傳染)的幾乎都會中標……

"氣溶膠"一般外科口罩擋不住!1.5米社交距離恐無效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將由專家會議討論是否拉長│記者 ...
ಠ_ಠ
最壞情況"單月逾千人確診"! 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專家警告"恐怕沒有護國防護罩"? 陳時中:已備妥3千...

標重點新冠肺炎一個人至少傳染2-3個人,5/18更新:萬華群聚的R0值更新到5.5,至少傳染給5.5個人

去年的不明感染源社區傳染因為良好防護被擋下,今年五月的社區感染若鬆懈可能無法擋下
ಠ_ಠ
ಠ_ಠ
保留
ಠ_ಠ
保留
ಠ_ಠ
漫畫圖解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漫畫告訴你冠狀病毒為何恐怖? | Heho健康

看完後的感想是沖馬桶要蓋蓋子避免病毒飄散在空氣中
上廁所前也要先消毒再上(門把、馬桶和坐墊、洗手台和洗手乳會接觸的地方)

因為你不知道上一個上廁所的人衛生習慣如何
ಠ_ಠ
ಠ_ಠ
新冠病毒能在體外存活多久?

新冠病毒能在體外存活多久?塑膠材質上高達3天
https://images.plurk.com/bvybeE7uxHTChoaLDbzXp.jpg

買東西買網購開箱的時候記得在家中規劃"髒區",戴口罩消毒完再轉移到乾淨區域,身體也要順便噴個酒精消毒避免病毒跟著懸浮微粒沾到衣服上
消毒完記得把口罩丟棄,然後去洗個澡
ಠ_ಠ
順便說美國當初有很多案例是根本沒有出門就確診的
推測病毒有很高的機率是跟著信件、包裹進入家中的,而且人長期在家的警覺性很容易降低忘記開封的當下也要防範
ಠ_ಠ
ಠ_ಠ
保留
ಠ_ಠ
保留
ಠ_ಠ
然後現在新型變種的重症率很高

武漢肺炎/感染者死狀痛苦!第一線醫師:本質上跟淹死一個道理 | Heho健康

也就是說中了不是開玩笑的,有很高的機率痛苦死去、沒有失去生命也會留下各種後遺症

新冠肺炎痊癒,折磨還在後頭!近8成有嚴重後遺症

染疫後的劫後餘生!新冠肺炎「後遺症」讓每口呼吸都錐心般疼痛 | Heho健康

疫情至今不到兩年,康復個案的存活率仍然是未知數,還需要長時間驗證
ಠ_ಠ
ಠ_ಠ
[新聞] 全球首見!新冠肺炎造成男性不舉

後遺症 適合給不配合防疫的男性長輩看
ಠ_ಠ
ಠ_ಠ
戴不戴口罩的感染機率

https://images.plurk.com/4V5bclM1PqqEDCySU8yU25.jpg
ಠ_ಠ
↑上面這張圖的感染機率是指 被噴得那個人的身上沒有被感染者汙染到(僅探究臉部的感染機率)
也沒有把兩人的衛生習慣考慮進去
所以機率並不是真的極低喔

所以身上還是要消毒、勤洗手勤消毒喔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