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向光植物》 by 李屏瑤
https://images.plurk.com/4etpwVtfxvkHvefEJgoZfT.jpg
前陣子在河道上逛到「就是單純的兩個女生在一起的文本推薦」,突然覺得很應該重看一下
本書雲端書庫可借,接觸風險為0,輕薄短小好讀,還不防疫看一波?
book ebook 雲端書庫 LGBTQ+
新新
新新
新新
一言不合就書摘:
新新
這不太公平對吧。有的人用盡所有力氣,卻像是童話故事裡的北風,那些力氣都用錯方向。有的人,一出現就是對的。
新新
「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女生的人,一種是不喜歡女生的人。」
新新
(不重要但順帶一提我都可以
新新
「對我來說,問題比較偏向:要不要去喜歡一個人?
「因為喜歡上一個人就表示,妳把自己毫無保留地放上可以被攻擊的位置,會產生弱點,被愛當然很好,但是我不想被傷害。」
新新
「妳喜歡女生嗎?」
「喜歡喔。就算整個世界都反對,也會不顧一切的那種喜歡。」
「就算全世界都反對也無效的喜歡啊。」
「只是很可惜,世界的力量很強大。希望世界可以趕快變好,或者是我們要趕快變強大。」
「我們?」
「對啊,我們。不管妳喜不喜歡女生,妳都會站在我這邊吧!」
新新
「妳覺得妳好了嗎?」
「可能沒有辦法完全好起來。」
「我也是。」
「不變好也沒關係吧。」
「看妳拿著盆栽走上來,我覺得懂了,《LEON》裡的殺手要一直帶著盆栽的事。人就是會有一些放不下的東西,這樣也蠻好的。」
「妳的盆栽看起來比他的重很多。」
「妳會幫我拿吧。」
「如果要逃亡,我還要抱貓欸。」
新新
新新
〈靜待回覆的摩斯密碼—曹麗娟、李屏瑤對談〉
新新
曹:美國文化評論家路易士.海德(Lewis Hyde)《禮物的美學》這本書,這概念我覺得很溫暖,創作者常常被認為有一種天賦(gift),他創作了作品,這個作品是一個gift,給予讀者,讀者收到後,又長出屬於自己的什麼,而可以再給予他情感上的誰。所以這是種禮物的流通。
新新
我以前可能不會這麼說,我在妳這個年紀寫下〈童女之舞〉時,不會說祝福這種話,那是1991年,艱難的年代,輕盈的祝福是贗品,發表〈童女之舞〉之後三年的1994年有北一女學生相偕自殺,出版《童女之舞》隔年,2000年,有玫瑰少年葉永鋕死亡事件……但我現在覺得這個世代很需要祝福,所以往回看我會覺得〈童女之舞〉是個祝福的流動,是很美好的。
新新
看妳的小說,我有一種收到禮物的感覺,在閱讀的過程,屬於十六歲的小心靈還是會被觸動。生命裡那個年紀那段時光,每個人應該都會收在一個特殊的盒子裡,它也彌補了在〈童女之舞〉中,我比較沒有著力的高中生活細節。
新新
李:我覺得那樣的氣氛還是在,沒有差太多,那種在女校裡被壓制的氣氛,校園裡的氛圍是齊頭一起往下壓,當時對於各種代名詞,T啊或其他什麼的都不懂,這些也都還沒有出現。我只記得我在17歲的時候,可能因為三十而立這句話,我一直覺得30歲的時候會很好,所以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在期待自己30歲的時候會過得很好。
新新
好,15、16歲現在過得很慘,但妳會好好地長大的,即使妳會受過很多傷。
新新
即使妳會受過很多傷,妳還是會好好長大。
會有人愛妳,不過沒有也沒關係!
新新
「如果要逃亡,我還要抱貓欸。」
很重要喔,哪天我們怎麼了,希望荳荳和小醬都能好好的
新新
【新手上路】《向光植物》李屏瑤:我想寫一個女同志不自殺的故事
2011年三月,故事最初在PPT「拉版」(Lesbian女同志版)以「老夏天」之名連載,並累積了大批讀者。「PTT拉版是一個可以跟最多女同志溝通的場域,在那邊發表,一方面是希望有讀者存在,一方面逼自己把故事寫完。」李屏瑤說,結果讀者的熱情迴響超出預期,甚至因為故事中易於辨認、直指台北中山女中校園場景的描述,連載期間,她不只一次聽見別人轉述「老夏天」如何成為前後屆中山校友聚會時的話題。

「老夏天」原計畫每兩週更新一篇,一年就可以結尾,最後卻直到2015年四月初、歷經了整整四年才走到終點。連載結束時的最後一句話,此刻被放在《向光植物》的扉頁:

致我愛過的,還有愛過我的。
致葉青。
新新
新新
一本可以被妥善密藏又能自帶陽光的書——李屏瑤《向光植物》萬本見面會 | 逗點文創結社
《向光植物》出版後,受到多方愛戴,李屏瑤自言也想要讓書持續有動能,「這是一直以來的期待,期盼這本書可以真的長在書店裡,不會被下架。」是以,她至今亦做了多方努力,包含將公關書寄至各女校的圖書館,如雄女、金歐女中、金陵女中等。此外,李屏瑤提到母校中山女高的一樁小插曲,「剛出版時也寄了書給學校圖書館,但奇怪的是書籍資料裡有,但架上永遠找不到《向光植物》,不難窺見校方的態度與判斷,他們大概認為這是一本應該禁止的書。」其後,李屏瑤改以將書直接寄給學妹們傳閱。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