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散
@marchell0023
Thu, May 13, 2021 10:21 AM
121
28
對於「年紀大了會比較固執」這種說法,最近有感,覺得很多人到了一個年紀(體感25-30),對於那些他們沒概念或完全陌生的知識,就會開始認為那是「不重要的/完全沒必要知道」的東西。
如果有人對他們說,某些他們不知道的事情其實是常識,他們必然會不屑或不悅地否定這種說法,表示不知道才是正常。
年紀越大這種心態越強,越會覺得「我都活到這個年紀了,該知道的有什麼不知道。現在還不知道的,一定根本不重要。」
廣陵散
@marchell0023
Thu, May 13, 2021 10:21 AM
Thu, May 13, 2021 10:36 AM
一些有一定社會成就的人,在這種心態上還會變得更極端。
他們或許會沾沾自喜地講出「我這輩子從沒看完過一本純文字的書」,「我連一句英文都看不懂」這種話,還期望別人對此感到讚賞。
這種心態也不難理解,畢竟,他們都已經這麼有成就了,當然可以覺得「我即使對某些事情完全不懂,但我都能混得這麼好,所以那些事情根本不必知道」
廣陵散
@marchell0023
Thu, May 13, 2021 10:23 AM
我是覺得,吸收一點知識真的不難,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很多事情滑滑手機就能粗略掌握一二了,多了解一些事物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我對很多事物也都很無知,但我從來不會正當化這種無知。如果別人提到什麼東西我完全不懂,我至少也會當面多問兩句,有點基本概念,之後若有興趣自己再花點時間去查。
每當碰到這種「正當化的無知」「對於新知識的敵意」往往讓我覺得很無力(
Minip
@YIHAMYMB
說
Thu, May 13, 2021 10:26 AM
廣陵散
: 想要以成就掩飾無知吧
*涼風*
@JCSBMTN
Thu, May 13, 2021 12:06 PM
25就已經這樣的話也太慘了吧…
*涼風*
@JCSBMTN
Thu, May 13, 2021 12:08 PM
不過就擅長的部份,個人倒是覺得因為知無涯的關係,要求所有人都懂基本的「常識」其實很困難,例如「我一句英文也不懂」這句,比較偏向於「我英文真的不夠好」而且「我已經把時間分配到其他的地方去了,對這塊無心也無力」
*涼風*
@JCSBMTN
Thu, May 13, 2021 12:11 PM
25歲的話我才剛剛開始學日文而已,但咱到現在還是個英文白痴就是了
廣陵散
@marchell0023
Thu, May 13, 2021 1:44 PM
Minip
: 感覺上是蠻多人覺得,成就本身可以直接逆轉人們對一些事物的觀感吧
像是一般來講,考不上大學是一件丟臉的事,但如果你考不上大學之後經商成功賺了大錢,「我當年連大學都考不上」就反而變成一件可以拿來炫耀的事
我是覺得考不考得上大學確實不能用來論定一個人的價值,但考不上也不是什麼值得特意拿來說嘴的事啦(
廣陵散
@marchell0023
Thu, May 13, 2021 1:52 PM
*涼風*
: 我覺得主要是說這類話的人自己的態度吧。什麼算是「常識」確實沒有客觀標準,但當別人口中的「常識」在你聽來很陌生的時候,也不用急著把它視作無用的冷知識,嘗試著多少了解一些總是好的。
像我看很多商業電影,但對歐洲藝術電影就很不熟,如果有人跟我提到一些歐洲名導演的作品時,我也不會覺得「那種片是有幾個人會看,我知道要幹嘛」,就老實地表示我對這塊確實沒概念,請對方跟我介紹一下,讓我長長見識就好
Wanda ∙̆.̯∙̆火箭
@WandaRocket
Thu, May 13, 2021 2:53 PM
Thu, May 13, 2021 2:57 PM
廣陵散
: (歪樓) 我也常遇到不懂對方所知,希望對方介紹,但對方沉浸在瘋狂給予大量細碎資訊,並以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認為你聽得懂。例如你舉的電影例子,那個人可能會在我還沒看過某部藝術電影時,告訴我沒聽過的導演拍過此片外,還有ABCDE等片,然後再告訴我導演和甲乙丙丁有什麼八卦,最後補充導演最近推特上發表了什麼。
我只聽到大量零碎的名字,不熟悉也無法切入,然後對那人或作品還不理解之際,彷彿還要和對方很熟似的從某某推特的一句話理解為什麼那導演如此憂鬱。然而其實我連名字都沒記起來。
Wanda ∙̆.̯∙̆火箭
@WandaRocket
Thu, May 13, 2021 2:54 PM
Thu, May 13, 2021 2:55 PM
對自己已知世界的防禦以外(不想輸入),如何將個人所知表達給不同人聽也是一個難題啊(對外障礙)。
載入新的回覆
如果有人對他們說,某些他們不知道的事情其實是常識,他們必然會不屑或不悅地否定這種說法,表示不知道才是正常。
年紀越大這種心態越強,越會覺得「我都活到這個年紀了,該知道的有什麼不知道。現在還不知道的,一定根本不重要。」
他們或許會沾沾自喜地講出「我這輩子從沒看完過一本純文字的書」,「我連一句英文都看不懂」這種話,還期望別人對此感到讚賞。
這種心態也不難理解,畢竟,他們都已經這麼有成就了,當然可以覺得「我即使對某些事情完全不懂,但我都能混得這麼好,所以那些事情根本不必知道」
我對很多事物也都很無知,但我從來不會正當化這種無知。如果別人提到什麼東西我完全不懂,我至少也會當面多問兩句,有點基本概念,之後若有興趣自己再花點時間去查。
每當碰到這種「正當化的無知」「對於新知識的敵意」往往讓我覺得很無力(
像是一般來講,考不上大學是一件丟臉的事,但如果你考不上大學之後經商成功賺了大錢,「我當年連大學都考不上」就反而變成一件可以拿來炫耀的事
我是覺得考不考得上大學確實不能用來論定一個人的價值,但考不上也不是什麼值得特意拿來說嘴的事啦(
像我看很多商業電影,但對歐洲藝術電影就很不熟,如果有人跟我提到一些歐洲名導演的作品時,我也不會覺得「那種片是有幾個人會看,我知道要幹嘛」,就老實地表示我對這塊確實沒概念,請對方跟我介紹一下,讓我長長見識就好
我只聽到大量零碎的名字,不熟悉也無法切入,然後對那人或作品還不理解之際,彷彿還要和對方很熟似的從某某推特的一句話理解為什麼那導演如此憂鬱。然而其實我連名字都沒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