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ahaha
看完導演黃春明、攝影張照堂的《大甲媽祖回娘家》、《淡水暮色》以及《咚咚響的龍船鼓》。

TIDF
leahahaha
以下依然是手機速記映後QA

張:不知道大家現在看會不會睡著。有點像莒光日的影片。
不知道大家不知道這系列節目來源:國聯推出的白蘭洗衣粉,想巡迴播放給各地住民看,順帶推銷洗衣粉。
給民眾看:台語版;電視上播送:國語版。
我那時還有工作,所以都是利用假日去拍,器材簡單,單一鏡頭,限於預算所以只錄影沒錄音。當時沒想到聲音的重要性,所以聲音比較呆板。當時其實可以現場錄音再帶回來配影像的。
leahahaha
木材補充:台語版本可能是下鄉播放版本;北京話應該是電視台版本。
看到張老師在當時《攝影家》(Lea:不確定是不是這個刊名)投書的感想是,大甲媽祖猶如伍茲塔克音樂節,馬祖猶如搖滾巨星,後來還搭配Bob Dylan的音樂,但似乎不被喜歡所以回歸搭配中國風音樂。
leahahaha
木材:當時怎麼認識黃春明?

張:60年代文藝青年認識的。大甲媽祖這部黃春明他研究比較多,所以我會照著(他的研究)拍;如果大家看到其他時間比較亂的時候那就是我自己拍的。
leahahaha
觀眾:
1. 張老師有說過「攝影是遺憾。」那現在看有什麼想補拍的嗎?
2. 淡水的火車呢?(Lea:這題沒聽清楚)

張:
2. 火車在動,動的東西吸引人想要拍。
1. 我是說攝影是遺憾但不是說紀錄片是遺憾。但其實都一樣。沒拍到就是會遺憾。
leahahaha
觀眾:旁白這些用語的來源?

張:基本上是來自黃春明。我去剪。紀錄片順序上,很多是先拍、再剪,再配旁白。
你們可以看到當時片中出現「中國」、「中國」這樣的用語,但現在黃春明可能就不會這樣寫旁白了。當時是理所當然這樣想的,就是中華文化等的。
leahahaha
觀眾:被拍的人會不會很怕鏡頭?

張:當時的人不太在乎。當時遶境很忙,哪有人注意你在幹嘛。盡量側拍,或是跟對方點個頭後再正面拍。

木材:當年是16 mm膠卷。第三部只有數位化,沒有修復。

張:大家可以從作品中看到,我比較注重個人的表情、重視個體,再逐一組合(成完整的作品)。
leahahaha
觀眾:第一與第三部配音是誰?

木材:第三部似乎是台語運動與政治的人,但名字忘記了,有打credit。
leahahaha
觀眾:
1. 五分埔小火車?(Lea:這題也沒聽清楚)
2. 哪些管道可以看到這些作品?

木材:影視中心就會慢慢釋出。

張:當時沒看到小火車的樣子。
leahahaha
觀眾:拍攝過程累嗎?像是需要檢查膠卷?

張:器材還好,累的是爬上爬下取角度為了獲得好畫面。
leahahaha
觀眾:比較有殘疾的人有安排嗎?

張:沒有,都是現場。
leahahaha
觀眾:
1. 龍船是跟誰合作?
2. 河域這邊設哪一段?

張:
2. 淡水一般渡船那一段。
1. 在二龍村(?)拍的。上船畫面比較生動,那是我要求上船拍攝的。他們來來回回划船好幾次,(我也就拍了各種角度)。
leahahaha
木材:當年觀眾的反應?

張:誒我忘記了耶。不過好像吸引了一些年輕人。當年電視都不播這些東西,當時電視上都是話劇、新聞之類的東西。(芬芳寶島在當時是新的內容、新的嘗試)
leahahaha
觀眾:什麼時候可以看到Bob Dylan版本呢?

張:我家裡還存著,不過顏色都跑掉了。所以我轉成黑白版。以後看看能否讓大家看到這個版本吧。

https://images.plurk.com/7PcH5Vl0RvaIW47oeY9HP.jpg

===
leahahaha
啊,突然想到其實我可以問大甲這部與 《王船祭典》 不知道有什麼關聯。會不會有了觀察媽祖的經驗,再去拍攝王船會更有感覺。或是更能體會民眾投入的原因?

也想問當時自己拍這些虔誠的人,會不會受到一些影響?對信仰的看法會有什麼變化嗎(例如自己也肯定信仰的力量、正面看待)?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