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7:49 AM
25
4
movie
女性導演
Girlfriends (1978)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7:50 AM
※ 以下會有不少跟《紐約哈哈哈》(
Frances Ha
, 2012)的比較,但我也很喜歡《紐》這部片,沒有要捧一踩一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7:55 AM
這部片拍出的70年代,正是美國獨立電影風起雲湧、也是第二波女性主義思潮正在影響西方社會的一段時期。
Girlfriends
成本低、獨立製作,導演編劇剪輯和製作人都是女性,捕捉了大量當時紐約的流行元素和原生態,但放到現在來看仍不過時(再怎麼說父權仍宰制社會、而喇叭褲都流行回來了XD)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7:56 AM
它或可說是比較生澀但大膽並早了30多年的
Frances Ha
?或者該說
Frances Ha
是技巧比較成熟但主題也比較保守的致敬之作。我通常傾向不做這種判斷(畢竟不是專業),但這部
Girlfriends
在我看來是非常非常女性主義的電影,它並不訴諸個人的成功去解決普世的女性困境,哪怕是暫時一下下——結局收在一個模糊的、微妙的笑容,而女孩們的問題都尚未解決。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7:56 AM
一個年輕、尚未闖出名堂的藝術家女孩,和她最要好的朋友合租公寓;突然有天朋友交男友甚至要結婚了,必須搬出去住,女孩於是深深感到被背叛。這兩部片開展的方式是相同的,但我認為以主角的職業來觀察就有很大不同,她們在這一行面對的焦慮也會不一樣。Frances是舞者、本片主角Susan是攝影師,一個是展示、另一個是觀看的位置;而觀看對女性來說是如此重要,Susan頭一次被選中刊登的作品當中,有一張照片是她拍攝模糊日光中半睡半醒的室友,但男性雜誌編輯卻擅自把照片裁圖拉近,忽略了女性不是只有女體、而是由身邊的環境一同構成。對比後來Susan和女性策展人合作開攝影展,那位年長女性願意在職業道德之下給予她選擇的自由,這是劇作上的前後呼應。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7:57 AM
吳爾芙寫
「女性要寫作,只得在全家共用的起居室裡寫作;所以,便像南丁格爾小姐嚴辭抨擊的一樣——『女性連半小時也……沒辦法說是自己的』——女性寫作注定不時會被打斷。」
電影裡兩度提及了這個議題,一是試圖寫作的已婚朋友Anne的崩潰,二是面對同居猶豫不決的主角Susan為此和男友大吵。Susan自己的公寓是她自己的空間,是她可以自由陳設的地方,也是在關係挫折之時可以回去的家;電影一開始,公寓還是她創作靈感的來源。而這些男友都可以用經濟打發(「同時繳兩份房租很蠢」)。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7:58 AM
再次回頭來比較
Frances Ha
,兩部電影結局的設計也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Frances被朋友拋下後的不快或出自於寂寞和對職涯/感情關係的不確定,而Susan和Anne的故事裡,敵人似乎是異性戀婚姻帶來的枷鎖,有趣的是Anne的婚姻「本身」並未不幸福——這種枷鎖不是單純的老公很好或女性友誼就能解決的(當然,還是很棒啦)。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7:58 AM
因此我認為這部電影更女性主義,是因為它更直白的說出既定框架下無法解決的女性問題,執行雖然有點粗糙但劇本很是細緻。主角Susan已經算是非常有能動性(面對已婚男人的示愛她也是自己決定接受或放棄),但她依然困惑;Anne為自己的身體下了決定,但她也依然困惑。最後,就是這對好朋友扶持彼此,試圖在男性世界當中安身立命。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8:07 AM
仔細檢視主流語境當中的「閨密情」描繪,長久以來都不脫心機、狡詐、互相攻擊等等刻板印象,互相扶持的女生朋友關係幾乎到了1991年的
Thelma & Louise
才相對進入大製作的眼界範圍裡。
Girlfriends
對友情的處理很棒的是,導演和編劇並未刻意忽視掉女生友誼裡微妙的競爭意識甚至嫉妒,但更重要的是女孩相互理解的珍貴。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8:19 AM
在此也簡翻一下我心有戚戚焉的review:
A ★★★★★ review of Girlfriends (1978)
我昨天過得很爛,而其中一個讓我非常沮喪的原因是查覺到,身為一個處在厭女社會中的女性,必須時時刻刻面對你喜歡的作品和文化並不會反過來喜歡你,甚至可能恨你...(中略) 所以我決定看這部片,這兩小時裡也獲得了些許慰藉。它精彩、溫柔、有趣,我愛它而它也回報我的愛。
(下則留言續)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8:22 AM
Tue, May 4, 2021 8:22 AM
我去搜尋了更多有關電影卡司的資訊,看見google列的電影摘要寫著「一個胖胖的攝影師(Melanie Mayron飾)在她最好的朋友(Anita Skinner)搬出去後獨自在曼哈頓生活。」還有一堆其他的網頁用矮胖或其他類似的形容詞描述她。去你的。首先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算胖,再來,雖然她的外表的確和電影主題有些關聯,但用這種方式去解釋這部電影根本是狗屁而且完全沒搞懂重要性。這再次強調了不管我們是如何替自己發現或創造作品,討論立刻又會被帶回「OK但你願意跟她上床嗎?」「這個女人的價值是不是『我可以』、或她該被立刻丟進垃圾桶?」 不管如何我心情又變差了但我愛這部片。
(review完)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8:23 AM
唉我真是好懂... 愛的作品並不會回頭過來愛我這件事...
Ruby🪐
@shosanna
Tue, May 4, 2021 8:28 AM
為了這一篇心得昨天又複習了《自己的房間》,真是有夠好看。喜歡這噗歡迎拍手~
LikeCoin - Reinventing the Like
載入新的回覆
Girlfriends (1978)
Girlfriends對友情的處理很棒的是,導演和編劇並未刻意忽視掉女生友誼裡微妙的競爭意識甚至嫉妒,但更重要的是女孩相互理解的珍貴。
(下則留言續)
(review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