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散
這陣子在補幾本京極夏彥的書,聊一點我覺得有趣的東西。
大家知道日本的神社裡拜什麼的都有,拜皇族拜將軍,拜狐狸拜蛇拜石頭,之前曾經聽介紹過比較特別的,是日本神社也會祭祀「惡人」甚至「惡鬼」,而這也算是神道教文化的一部分了。
當時聽到的介紹裡應該有好幾個例子,不過現在我只能直接想到兩個。
廣陵散
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平將門」,平將門是個舉兵謀反的判賊,是朝廷的「朝敵」,最後戰敗被斬首示眾。以當時來講,平將門可以說是大逆不道的國賊,並且是一個為人所恐懼的對象,或許也因此才有其首級不死,還能飛向空中的傳說。
當平將門死後,首塚受到關東地區平氏武將的尊崇,之後嘉元年間疫病流行,被認為是平將門作祟,因此在延慶二年(德川幕府之後),把平將門供奉為神田神社的祭神,受人供養至今。
廣陵散
德川幕府對平將門的態度隨著時代而有所改變,有一說是幕府希望平將門的威靈可以保護江戶,還有一種說法(不確定是否有明確根據)說把叛國的平將門安置於城內,是幕府不希望天皇振興的表現。
不過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平將門之所以能作為一個「神」而被供奉祭祀,起初只是因為他受人懼怕而已。
廣陵散
另一個大家應該蠻熟悉的例子是菅原道真,原本是位高權重的文人政治家,但遭到誣告陷害後被貶職流放,四名子女被處以流刑。
道真死後,天皇的皇子一一病死,皇宮清涼殿遭到嚴重的雷擊事件,多名公卿死傷,朝廷對此非常懼怕,認為是道真的怨靈作祟,因此對道真赦免罪名又追贈官位,並將道真封為「火雷天神」供奉於北野天滿宮。
後面道真也被奉為學問之神,算是世人有意把他轉變為比較正面意義上的神,但即使時至今日,道真依然還是以強大怨靈的身分而聞名。在宅物裡面,道真基本上也都是怨靈,咒術之王之類有點負面的形象。
廣陵散
我比較記得的就只有這兩個,還有幾個神社有供奉鬼的,其他供奉妖魔或惡人的神社應該也有但我一時舉不出來
總之很簡單理解的話,在本神道教文化中,「讓人恐懼的大惡之人」便有資格「作為神被祭祀」,而祭祀的用意多半是「希望你不要做亂」並且「既然都接受供奉了(?) 那就順便守護一下我們吧」這種感覺(
廣陵散
拉回來正題(扯好多) 講京極夏彥的小說
在狂骨之夢的故事開頭有一個喪禮的橋段,是同系列上一本的魍魎之匣裡面的一位連續殺人魔(怕捏 名字我就不打了)
雖然罪孽深重但也算個可憐之人吧,他的家人想幫他辦葬禮,但因為連續殺人的事件被大肆報導,導致沒有教會或寺廟願意替他舉行喪禮
最後是京極堂接下來,而因為京極堂是神主,所以只能主持神道教式的葬禮
廣陵散
京極堂有解釋其實神道教是不主持喪禮的,但因為種種原因所以近代開始也會舉辦葬禮(只是不普遍)
然後接著就提到,神道教是的葬禮就是把「死者奉為神」,這裡的所謂「神」與西方宗教的概念不同
「具有成為神的資格者,是超乎尋常人者——超乎尋常人地痛苦、悲傷、憤怒、哭泣、怨懟,這樣的人才能成為神。所以才需要祭祀祂,平息祂的震怒。」
「從今日起,OOO之靈將被奉為因犯下大罪而痛苦煩惱的荒暴之神,受人祭祀。」
廣陵散
這真的很有趣,對不熟悉日本神道教文化的人來講,可能會覺得把一個惡名昭彰的殺人魔奉為神是很荒誕的,然而在這種文化邏輯下,它確實是一件很合理的事。畢竟,「超乎常理之人」「無法用人類規範來衡量的人」才正有成神的資格。正因為他是個受人恐懼並仇視的十惡之人,所以才能成為神。

以這個邏輯來講,說的誇張些,如果英國也是處於同一套文化之下,那麼開膛手傑克無疑也可以被封為荒暴之神,在祭祀他的時候還會祈求他的威靈守護倫敦。

在中國的話最有資格被供奉祭祀的大概就是張獻忠,還可以直接把七殺碑圍起來當神體供養(
廣陵散
然後講個好笑的事情
狂骨之夢我是先看了漫畫前段,覺得有趣後記錄下上面寫的東西,然後又去翻小說
結果發現小說裡面這段敘述中就直接提到了平將門跟菅原道真 是不是也真的沒別的例子好提了 顯得我這打這篇好像有點多此一舉XDD
不過不管啦打了就貼了(
既然都寫了,我底下補充一點京極夏彥沒提的東西
廣陵散
大家知道,六道輪迴與十八層地獄的觀念都是佛教的,中國道教跟日本神道教起初吸收了這一套概念,而之後因為一些政治因素要佛道分離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們各自對於「死後」的解釋都非常模糊。
我個人感覺,較為早年的道教思想裡,如果拔除地獄與輪迴的概念,他們對於死者的態度其實跟日本神道教也有些相似之處,那就是「奉為神明」。
在封神演義裡面,姜子牙將所有亡於商周之戰的人都封了神,一共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而其中其實有很多都是惡人,包含暴虐的紂王在內,他們都無一例外被封了神。
前面提到被封為「火雷天神」的菅原道真,對應封神榜的話,恰好也有一個被封為「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的聞仲。雖然聞仲本身不是壞人,但他一直是紂王那邊的人,也可說是姜子牙最強的一個敵人。
廣陵散
當然啦,封神演義是明代小說,明代小說最愛狐妖啦,仙魔鬥法這些題材,實際上商朝根本還沒有什麼道教系統,所以拿封神演義去考據道教思想是很不嚴謹的。但文化性的東西通常是不會空穴來風的,把一些惡人甚至妖魔封為神的故事,我印象中也不是只有封神演義。
至少可以說,這種「只要是號人物,不論善惡一律封神」的文化性,在某段時間的漢文化裡是存在的。

而之所以有這種概念,說不定單純只是因為如果拔除了佛教的輪迴觀,人死了就只能成為某種靈魂不朽的存在,也就是神,所以只能這樣寫也說不定(?)
廣陵散
拉回來講狂骨之夢,在喪禮上京極堂也提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佛教的葬禮中,只有死者因佛祖的慈悲勉強升天,然而這樣一來被害者的怨恨卻無法消除。因此把作為殺人魔的死者奉為神是更好的做法,因為他並沒有被「原諒」或「超渡」,沒有上帝或佛祖所施予的拯救,而只能在漫長的時間中,透過人們的祭拜,一點一點平息他的荒暴之魂,最終才能到達彼岸。

雖然我覺得這應該只是京極夏彥個人的詮釋,不能代表神道教的生死觀,不過這種對於死者態度的差異還是很有意思的
小小貓
個人理解,日本神道教對神明觀偏向動態,惡鬼在接受祭祀、鎮魂降伏後能變成保護大家的神祉,原本受到景仰的神明受到冷落,也可能變成荒神降下災難。
神道教裡神魂分成四種:荒御魂、和御魂、幸御魂及奇御魂,分別代表勇、親、愛、智。前兩種較常見,每一位神四魂比例不同,哪種突出就偏向哪種表現,通過不同祭祀法來改變魂的屬性(有點像養成)。以住吉神社為例,有些是拜荒御魂的形象,也有些是拜和御魂的形象。
ian🍨Ahh sugar!
崇德天皇也算怨靈成神嗎?記得日本也有拜他的神社
廣陵散
小小貓 : 喔喔喔受教了!! 透過祭拜神魂方式的不同可以改變神魂的屬性,感覺真的很有趣~
衍伸思考的話也有種「神明的本質是由信眾所形塑」的這種意味在(?)
廣陵散
ian🍨Ahh sugar! : 對耶我竟然沒提到崇德天皇XD 我有個模糊印象,覺得日本應該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怨靈,寫的時候沒想到,看來應該就是他沒錯((
我覺得他也可以算沒錯~從你貼的資料來看,崇德院是為了鎮他的怨魂而設立祭拜的。不過明治之後把他迎回京都設立白峯神宮,我覺得白峯神宮祭祀的應該就不是「身為怨靈的崇德天皇」,而是跟淳仁天皇一起,單純作為「歿於配流之地的天皇」來祭祀的。
但至少歷史上他是有被作為一個怨靈而祭祀過的
小小貓
最近比較有名的,應該是咒術迴戰的兩面宿儺
有時因為視點不同,地方英雄可能被官方視為鬼神
或許也是一神有善惡兩面的其中一個原因
被視為極惡的「兩面宿儺」,在民間傳說中竟是神明
咒術迴戰中兩面宿儺由來/民間傳說/景點介紹!是飛驒地區的大英雄? | 羽日本
ian🍨Ahh sugar!
Sylvia_95: 連美軍總部都要迴避的平將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