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我有名字,別再叫我「那個」!】
隨著年紀增長進入青春期,大多數的生理女性會開始面對「 月經 」。然而從古至今,「來月經」這件事卻總是伴隨著骯髒、不潔,甚至對人體有害的社會觀念。
 
比如在日本,女性就被認為在「經期」中味覺會失準,較難成為壽司師傅;在華語文化圈的傳統中,經期期間,女性過去也因為「不潔」因而被禁止進入廟宇或祭祀場所。即使在對月經較無避諱的歐美國家,也是會將女性生理用品視作奢侈品,課徵比例不等的「衛生棉條稅」(Tampon Tax),但像是衛生紙、生活必需雜物卻被列為免稅商品。
 
也因為傳統觀念中月經和「不潔」幾乎劃上等號,各種隱晦的「代稱」也隨之誕生。在臺灣,大家都很熟悉的代稱有:「那個」、「大姨媽」、「好朋友」、「MC」等等。

https://images.plurk.com/6yOv37QWLoHArkQt7xJeQP.png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在其餘國家「月經」也有不同的代稱,像是美國🇺🇸的「Aunt Flow」(姨媽Flo)、日本🇯🇵的「あれ」(那個)、德國🇩🇪的「Tomatensaft」(番茄汁)等,最特別的可能是法國🇫🇷的Faire du boudin(做黑色布丁)。
 
雖然看來有點像「行話」的晦語並不是罕見的詞,但往往受限於文化,各國有其獨特的晦語,不過像「月經」這種在各種語言裡皆有大量特殊代稱詞的生理現象,大概是極為少見的了。(更不用說連帶衛生棉都有蘋果麵包🍎🍞的暱稱)。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而這種被稱作「月經羞恥」(period-shaming)的污名化,雖然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改變扭轉,但也有反過來利用這種刻板印象的例子。
 
像是近日緬甸🇲🇲民間對軍政府的抗爭中,抗爭者就利用過去文化中認為月經是不祥的象徵,將筒裙懸掛在軍人必經的道路,竟成功使軍人繞道,爭取了更多逃亡的時間。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在緬甸,相較男性女性的地位低上許多,但反過來利用對月經的排斥,女性以他們專屬的「法術」來贏得優勢,可能也是始料未及的事了。
 
歷史上女性如何扭轉自身劣勢、反過來利用污名化對抗敵人的經驗請見:👉
當女人的身體成為驅敵的法術:歷史上那一場場裸女、經血、衣裙飛揚的戰爭| 故事 StoryStudio
雨天走路施搭搭
Tampon的中文是棉條 那個稅不是棉條特有的稅 是把生理期用品劃為奢侈品
睡眠不足。百香
黑色布丁...蠻形象的.......XD
🍶【楓】平心靜氣不要中風
抽煙才真正會讓味覺死掉,但是男性壽司師傅一大堆都抽煙ㄏ
起步衝刺🍬映晴
忘記在哪本書看到的,法國對生理期還有一種說法是「英國人入侵了」XDD(應該是指英軍的紅色軍服)
澤黑爾
喔不過經期嗅覺是真的會有影響喔所以還是建議如果買香水不要經期去(慘痛經驗)
澤黑爾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雨天走路施搭搭 : 我來調整一下文字!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睡眠不足。百香 : 太具體讓人好有感覺⋯⋯
路貝貝不想努力
我經期來味覺反而比較敏感,尤其是辣味
假掰少女妖零零
但現在美劇提到月經都很普通的說”period”了耶
~※ 我是鮭魚 ※~
我都會稱"生理期"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假掰少女妖零零 : 就是有這樣的說法啦,應該就是使用上的頻率不見得很高。
澤黑爾
生理期+1 有蠻多人頻率都不是月XD
瑛里Ꮚ•ꈊ•✬Ꮚ
我都講 我的姨媽又來揍我了(
KUMA 橘子水彩
我都說月將軍或生理期
Yuhan。小艾
生理期+1
伶辰涼點
生理期似乎比較好開口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不知道現在健康教育課本怎麼寫的~
挖坑的黑鯨
生理期+1
⎝老千🌀🦊在坑的邊緣試探⎠
心情好的時候說生理期或月經
心情差的時候就說我的下體在噴血
Mc_Sharmen(夏恩)
我經期有約莫兩三天真的吃不到好吃的味道,吃到腥臭、油等不好味道還很明顯
竹子魚◆嘴殘小僧
我都沒有發現生理期有可能影響味覺,說不定我下次也可以注意一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