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4:35 AM
186
108
迎神明送亡者上路 無名無聲的螺絲釘—專訪「旗工」班長
【旗工紀實1】迎神明送亡者上路 無名無聲的小螺絲釘
【旗工紀實2】有人曾是大老闆 這些人來自三重、艋舺、台北車頭、艋舺、基隆
【旗工紀實3】吃一餐抵3餐 有病也不敢承認
「今年遇上武漢肺炎,廟會全部取消,大家都沒得賺。有人說,可以去辦補助。其實這些人很多都不認識字,根本沒有辦低收;有些人不敢拋頭露面去申請,怕被追債。」
「他們真的是最底層的人,有時廟會遶境中午發便當,它們一定要等陣頭的人拿完了,才能拿到自己的便當,沒辦法跟一塊走的陣頭團員同時領;有些陣頭囝仔會欺負他們,罵他們動作慢、推車推不好,擔心廟會裝備很貴,弄壞了誰賠?一直罵一直罵,讓他們很沒有尊嚴。」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10 AM
好事家成|街友扶助計畫
樂知公益 on Facebook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16 AM
女街友陳屍車站!他殯儀館驚見4前夫:複製可怕弱勢
其實可以很簡單地感嘆說窮人為什麼還要生小孩
但也可以更從人的本位去看
街友與遊民也有性的需求
年輕的街友與遊民在這方面的需求也更迫切
卵子跟精蟲一起上腦的時候,可能也就賭一個運氣
(這還是兩相情願的呢。我記得曾看過一個報導,談到女遊民被強暴的問題)
講到這個,報導中的女街友與前夫們都好好地辦了婚姻登記,顯然對感情也是有著期待
比起罵他們不會想,發保險套可能是更實際的作法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19 AM
當然接著大概就是面臨這些保險套亂扔的情況了
但為什麼他們會亂扔保險套而一般人不會?因為他們住在街上,而一般人住在家裡
住在街上的人不會有垃圾桶,也不會有要收費的垃圾袋
街上的垃圾桶哪裡去了呢?因為如果放了免費的垃圾桶,有能力買垃圾袋的人們就會帶著他們自己的垃圾來丟
結果是買不起垃圾袋的人就算想,也找不到垃圾桶丟垃圾了
然後他們會被罵破壞市容,要好好整頓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22 AM
社會事往往是一環扣一環的
遊民裡確實也有單純好吃懶做,或者壞習慣(如愛賭)到流落至此的人
但一般人也是形形色色
以總體印象去論是有失公允,偏偏又沒人有那麼多精力去細緻地分辨每一個個體
就只希望面對這些新聞,至少不要有那麼多第一印象的衝動發言吧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31 AM
為何流落街頭?女性街友背負的隱性責任與性騷擾風險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因為人生地不熟,黃阿姨到台中的時候,身邊沒有其他熟識的人士,因此朋友將她介紹其他在台中流浪的街友。不料,連同友人,一些男性街友不只把黃阿姨當成消費對象,口出諸多性騷擾的話語,之後更要求進行性方面的服務。」
家暴是女性變成「街友」的主因,荷蘭、加拿大和剛果如何帶她們返回社區? - The News Lens 關...
「缺乏安全而可負擔的住所也是其中一個婦女寧願返回暴力家庭的重要因素」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4:34 PM
http://moo.im/...
想到游擊有出這本書,裡面寫了十個無家者的故事
《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
這是宣傳影片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4:36 PM
【無家者】1. 貧窮是一種狀態,而非特定族群/專訪「人生百味」
「貧困、弱勢,都只是一種『狀態』,而非一個『族群』。」
「能理解到貧困只是一種狀態,它在某些人的生命階段中或以拾荒、低收入、無家的樣貌來呈現,如同感冒一樣,跟個人人格與努力與否未必直接相關,那麼,反過來,我們就無法再信奉『努力念書/工作就能一切順利』的神話。」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4:38 PM
【無家者】2. 關於貧窮:現在不開始討論,未來會更難解釋/專訪「人生百味」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的無家者或服務對象都並不討喜,他們無法信任你、喜歡否定別人、不斷索求資源與肯定,難以溝通。」
「這不代表我們就要強迫自己,或逼夥伴們不斷給予愛和肯定。事實上,有時候我確實也沒辦法那麼肯定一個人。但至少我能因此認知到,『那不是一種貪婪的本性,而是一種其來有自的狀態,就像感冒一樣,有一天會改變。』這時候,我多少能破除許多過往的成見與標籤。」
「我很快發現,他們在生命過程中往往經歷過無數的失望與背叛,我們卻要求他們信任一群經驗淺薄的年輕人。」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4:46 PM
【關係者的距離-警察篇 1】人民保母眼中的窮人:你選的,或社會選擇了你
奇怪我很確定這系列報導我看過&轉過
但找不到之前的噗
想想覺得很棒的報導也是值得多轉幾次
這篇報導的底下有其他連結,我就不再貼了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23 PM
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
「抵達台北車站,我們看到了不少露宿街頭者坐在一旁,或是發呆,或是抽著煙看著來往人群。元瑞說這裡是國家的門面,大家都守著不成文的規矩,即必須等到九點半後才會躺下。」
「遊民本身經常是多重弱勢情況重疊的最終結果,但卻因為社會污名的關係,不但受市民排斥、政府冷落,就連在社工專業裡也愈來愈邊緣。所謂專家學者夥同官員、議員們,寧可把資源投注在小孩、婦女等族群身上,也不願更積極協助街友脫貧。」
「以日薪計的工作,你太認真只是累了自己,在停工時限前完成了原目標,老闆不但不會加薪,也沒有格外獎勵,只會要你做更多工;真的傷到筋骨,因為是臨時工,還得自掏腰包上醫院。」
這篇超級好看。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32 PM
Mon, Apr 19, 2021 5:32 PM
疫情悲歌2》一天只賺50元!疫情下的玉蘭花阿嬤最無助日常:路人對眼就逃跑、「好像我身上有病毒」-風傳媒
「身為身障者,小明也說:『這個疫情會讓你看到人心善良的,還有不舒服的。』不舒服是指民眾被假消息、各種恐慌影響下造成的物資搶購,例如「口罩實名制」尚未上路前,口罩主要在藥妝店、超商販售,然而藥妝店走道狹小、身障者不方便進去,問便利商店通常也都沒有了,化工行酒精、被搶購的衛生紙就更不用說,『這樣弱勢族群會顯得更弱勢,你沒辦法跟大家去搶。』」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32 PM
「在巫彥德看來,『紓困』的本質應該是讓眾人停留在現有的位子上,貧窮人不要往下掉、拿一筆錢來維持必要開銷與房租,等到經濟復甦那天才能重新接上軌道。即便政府說紓困要『從寬認定』,區公所基層還是怕發錯人」
「寧濫勿缺,比寧缺勿濫重要……過去是不要給錯人,但現在,你付給保時捷老闆的同時可能也付到一個貧窮媽的家庭,這個『付錯』的損失,遠遠比不過『付對』的效益──你在家庭自己可以維持,遠比進入社福系統便宜得多,就像你如果可以正常吃飯,比起要給人灌食,一定是便宜得多。」
Mermaid路那
@lunajill
Mon, Apr 19, 2021 5:36 PM
芒草心-街遊
這是芒草心街遊的連結網頁
人人都有須扶持的時候 -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募款專頁
載入新的回覆
「他們真的是最底層的人,有時廟會遶境中午發便當,它們一定要等陣頭的人拿完了,才能拿到自己的便當,沒辦法跟一塊走的陣頭團員同時領;有些陣頭囝仔會欺負他們,罵他們動作慢、推車推不好,擔心廟會裝備很貴,弄壞了誰賠?一直罵一直罵,讓他們很沒有尊嚴。」
但也可以更從人的本位去看
街友與遊民也有性的需求
年輕的街友與遊民在這方面的需求也更迫切
卵子跟精蟲一起上腦的時候,可能也就賭一個運氣
(這還是兩相情願的呢。我記得曾看過一個報導,談到女遊民被強暴的問題)
講到這個,報導中的女街友與前夫們都好好地辦了婚姻登記,顯然對感情也是有著期待
比起罵他們不會想,發保險套可能是更實際的作法
但為什麼他們會亂扔保險套而一般人不會?因為他們住在街上,而一般人住在家裡
住在街上的人不會有垃圾桶,也不會有要收費的垃圾袋
街上的垃圾桶哪裡去了呢?因為如果放了免費的垃圾桶,有能力買垃圾袋的人們就會帶著他們自己的垃圾來丟
結果是買不起垃圾袋的人就算想,也找不到垃圾桶丟垃圾了
然後他們會被罵破壞市容,要好好整頓
遊民裡確實也有單純好吃懶做,或者壞習慣(如愛賭)到流落至此的人
但一般人也是形形色色
以總體印象去論是有失公允,偏偏又沒人有那麼多精力去細緻地分辨每一個個體
就只希望面對這些新聞,至少不要有那麼多第一印象的衝動發言吧
想到游擊有出這本書,裡面寫了十個無家者的故事
「能理解到貧困只是一種狀態,它在某些人的生命階段中或以拾荒、低收入、無家的樣貌來呈現,如同感冒一樣,跟個人人格與努力與否未必直接相關,那麼,反過來,我們就無法再信奉『努力念書/工作就能一切順利』的神話。」
「這不代表我們就要強迫自己,或逼夥伴們不斷給予愛和肯定。事實上,有時候我確實也沒辦法那麼肯定一個人。但至少我能因此認知到,『那不是一種貪婪的本性,而是一種其來有自的狀態,就像感冒一樣,有一天會改變。』這時候,我多少能破除許多過往的成見與標籤。」
「我很快發現,他們在生命過程中往往經歷過無數的失望與背叛,我們卻要求他們信任一群經驗淺薄的年輕人。」
但找不到之前的噗
想想覺得很棒的報導也是值得多轉幾次
這篇報導的底下有其他連結,我就不再貼了
「遊民本身經常是多重弱勢情況重疊的最終結果,但卻因為社會污名的關係,不但受市民排斥、政府冷落,就連在社工專業裡也愈來愈邊緣。所謂專家學者夥同官員、議員們,寧可把資源投注在小孩、婦女等族群身上,也不願更積極協助街友脫貧。」
「以日薪計的工作,你太認真只是累了自己,在停工時限前完成了原目標,老闆不但不會加薪,也沒有格外獎勵,只會要你做更多工;真的傷到筋骨,因為是臨時工,還得自掏腰包上醫院。」
這篇超級好看。
「寧濫勿缺,比寧缺勿濫重要……過去是不要給錯人,但現在,你付給保時捷老闆的同時可能也付到一個貧窮媽的家庭,這個『付錯』的損失,遠遠比不過『付對』的效益──你在家庭自己可以維持,遠比進入社福系統便宜得多,就像你如果可以正常吃飯,比起要給人灌食,一定是便宜得多。」
這是芒草心街遊的連結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