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2 PM
Sun, Apr 11, 2021 8:43 PM
5
瑞典暗黑歷史開講囉
我所在的隆德市有一所歷史悠久的隆德大學,這間大學除了基礎科學和工科出色外,在瑞典最有名的就是它的醫學院和附屬醫院,號稱是南瑞典最大最重要的醫學中心。
除了大學附屬醫院,以前還有兩間相關機構:一間是離我家大概四公里的 Vipeholm 療養院,另一間是離我家約三公里的 St. Lars 精神病院。
今天來講 Vipeholm 的暗黑史。
「這裡安眠著所有在1935-1965年期間於 Vipeholm 過世的患者(560人)。
The journey was stormy no matter how beautiful the harbor was.」
(下收。照片我自己拍的)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4 PM
二戰之前的瑞典,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看,那簡直可以說是極右派的典範之一。
當時社會上普遍有一種白種亞利安人是優等種族的想法,所以當納粹德國挑起二戰的時候,瑞典民間其實對納粹德國是有不少支持的。
(瑞典在二戰期間所謂的「中立」,這個要細講可能一天一夜都講不完,槽點多到不曉得要挑那個開始起頭才好)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4 PM
以這種高等民族的想法為基石,更進一步的作法就是把社會中不那麼優秀的人盡早淘汰掉,因為若是讓他們生育,他們的劣等基因會流傳到下一代,使社會逐漸劣化。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瑞典當時一方面有強制結紮的政策(對,就是類似日本的強制絕育的政策),把「經過評估後不適合留下後代」的人強制結紮。
(這個後來的政府有道歉,也有賠償的法案)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5 PM
另一方面對於所謂的心智遲緩人士(包含自閉症和唐氏症)就盡量送往特殊的療養院機構,我家這邊的 Vipeholm 就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間。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5 PM
Folkhemmets Styvbarn - Vipeholm (Hela filmen)
這個紀錄片裡的女孩 Elsie,1922年生於瑞典北部,五歲的時候被診斷患有癲癇(應該還有其她的一些問題),隨著年紀漸長家人越來越難以照顧她。
她20歲的時候母親因癌症病倒了沒辦法繼續照護她,所以在醫師的建議下把 Elsie 送到南瑞典隆德市的 Vipeholm 療養院,這當時最具規模最專門照護這類人士的機構。
她在23歲前被送到這間療養院,在入院的時候做的程度評估表中,0到7,她被判定是屬於程度0,也就是最嚴重、最不可能成長、社會化的一類。
外在條件上,她的發展也遠遜常人:20多歲了但是身高只有140,體重42.7。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5 PM
她入院後在北部的家人其實還是很關心她,寫了信也寄了包裹到醫院,詢問醫師 Elsie 在院內的情況如何?有想家嗎?家裡的媽媽很想念她。
然後醫師回信說一切都很好,Elsie 適應良好也沒有表現出想回家的樣子。
後來她姊妹也寫信給療養院詢問 Elsie 的近況、感覺如何。
醫師也是回信說一切都很正常很好、不需要擔心。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5 PM
後來,根據病歷記載,她染上結核病,10個月後病逝,葬在開頭噗照片裡的不記名合塚裡(這個墓園也在隆德,離我家大概兩公里吧)。
而她過世的時候,體重過輕,顯示長期營養不良。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6 PM
根據後來研究 Vipeholm 療養院資料的學者表示,像 Elsie 這樣的病例並不在少數。
許多都是從遠方的家庭專門送來 Vipeholm,對於家屬的詢問院方一概表示情況良好正常,但最後沒多久就在院中死亡,且都是營養不良體重過輕。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6 PM
從大量的資料可以推斷這一切都是一種套路:
之所以建議家屬把這類病人送往離家非常遙遠的療養院而不是自家所在區域的療養院主要是因為這樣的距離讓家屬難以探視,方便院方隱瞞病人的真實情況。
至於在院內的照護也很糟糕,伙食不是太差就是太少,導致許多院生身體虛弱,身體虛弱就容易生病,生病之後也不給予適當治療,任其自生自滅,因為「
對社會沒有益處的劣等基因沒有被照護保留的必要
」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7 PM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跟納粹的死亡集中營差不多,差別在於納粹是針對種族,瑞典這個是針對個人的心智開發狀況。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7 PM
在院裡生存下來的院生們遭受的待遇也很糟糕,體罰、虐待、把人當豬狗看待的情況非常普遍。
在1945年,瑞典的醫療委員會甚至批准了用 Vipeholm 的院生進行牙醫實驗。
注意喔,Vipeholm 裡的院生都是法律上的無行為能力人,然後幾個坐在辦公室裡的老傢伙大筆一揮,就決定用這群無行為能力人當人體實驗白老鼠。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48 PM
Vipeholm experiments - Wikipedia
在1947-1949年間,院生們被餵食大量的糖果、巧克力,許多甚至是市面上買不到、是專門設計特別黏牙的特殊太妃糖。
這導致許多院生的牙齒完全蛀爛壞死。而主持該實驗的研究人員覺得這個項目非常成功。
到了1949年,實驗內容改成比較正常一些的高碳水化合物食品,660受測試的院生中大約50人(比前一項的少)因這種飲食方式而導致牙齒完全蛀爛壞死
eratolin
@eratolin
說
Sun, Apr 11, 2021 8:55 PM
(夜深了睡覺去,之後再來補完。不過可以先劇透一下 Vipeholm 後來被關閉了,現在的 Vipeholm 被改名為 Vipan,是一所高中,再也不是恐怖療養院了)
載入新的回覆
我所在的隆德市有一所歷史悠久的隆德大學,這間大學除了基礎科學和工科出色外,在瑞典最有名的就是它的醫學院和附屬醫院,號稱是南瑞典最大最重要的醫學中心。
除了大學附屬醫院,以前還有兩間相關機構:一間是離我家大概四公里的 Vipeholm 療養院,另一間是離我家約三公里的 St. Lars 精神病院。
今天來講 Vipeholm 的暗黑史。
「這裡安眠著所有在1935-1965年期間於 Vipeholm 過世的患者(560人)。
The journey was stormy no matter how beautiful the harbor was.」
(下收。照片我自己拍的)
當時社會上普遍有一種白種亞利安人是優等種族的想法,所以當納粹德國挑起二戰的時候,瑞典民間其實對納粹德國是有不少支持的。
(瑞典在二戰期間所謂的「中立」,這個要細講可能一天一夜都講不完,槽點多到不曉得要挑那個開始起頭才好)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瑞典當時一方面有強制結紮的政策(對,就是類似日本的強制絕育的政策),把「經過評估後不適合留下後代」的人強制結紮。
(這個後來的政府有道歉,也有賠償的法案)
她20歲的時候母親因癌症病倒了沒辦法繼續照護她,所以在醫師的建議下把 Elsie 送到南瑞典隆德市的 Vipeholm 療養院,這當時最具規模最專門照護這類人士的機構。
她在23歲前被送到這間療養院,在入院的時候做的程度評估表中,0到7,她被判定是屬於程度0,也就是最嚴重、最不可能成長、社會化的一類。
外在條件上,她的發展也遠遜常人:20多歲了但是身高只有140,體重42.7。
然後醫師回信說一切都很好,Elsie 適應良好也沒有表現出想回家的樣子。
後來她姊妹也寫信給療養院詢問 Elsie 的近況、感覺如何。
醫師也是回信說一切都很正常很好、不需要擔心。
而她過世的時候,體重過輕,顯示長期營養不良。
許多都是從遠方的家庭專門送來 Vipeholm,對於家屬的詢問院方一概表示情況良好正常,但最後沒多久就在院中死亡,且都是營養不良體重過輕。
之所以建議家屬把這類病人送往離家非常遙遠的療養院而不是自家所在區域的療養院主要是因為這樣的距離讓家屬難以探視,方便院方隱瞞病人的真實情況。
至於在院內的照護也很糟糕,伙食不是太差就是太少,導致許多院生身體虛弱,身體虛弱就容易生病,生病之後也不給予適當治療,任其自生自滅,因為「對社會沒有益處的劣等基因沒有被照護保留的必要」
在1945年,瑞典的醫療委員會甚至批准了用 Vipeholm 的院生進行牙醫實驗。
注意喔,Vipeholm 裡的院生都是法律上的無行為能力人,然後幾個坐在辦公室裡的老傢伙大筆一揮,就決定用這群無行為能力人當人體實驗白老鼠。
這導致許多院生的牙齒完全蛀爛壞死。而主持該實驗的研究人員覺得這個項目非常成功。
到了1949年,實驗內容改成比較正常一些的高碳水化合物食品,660受測試的院生中大約50人(比前一項的少)因這種飲食方式而導致牙齒完全蛀爛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