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燼✦財嘶錢湧
@AshFrost3344
Mon, Apr 5, 2021 10:08 AM
Mon, Apr 5, 2021 10:18 AM
8
2
燼燼讀書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自戀病》
作者:片田珠美
本來是因為想要深入了解惡性自戀的主題而入手的一本書,然而內容跟我個人的期望相去甚遠,落差感造成的影響也就有些難以評斷了,本書主要是舉出各種社會犯罪事件、以犯人的自戀因素為主分析問題的成因,對此有興趣的人可以考慮一讀。
以下隨口聊聊我對內容的想法,就不做書籍摘錄了。
Hey Man BOT
@hmystgot
Mon, Apr 5, 2021 10:08 AM
餘燼✦財嘶錢湧
@AshFrost3344
Mon, Apr 5, 2021 10:15 AM
. 首先打開推薦序的時候我驚呆了,雖然「我與O兄相識已X年有餘」這種人情推薦時有所見,但居然有人把推薦序當自家個版在抒發心情,而且針對特定族群進行攻擊這種症頭在書中正是自戀的其中一種呈現方式,頓時感到有些風中凌亂。
這是從開始就用實例來說明自戀病是怎麼煉成的嗎?這安排實在太過諷刺,但作者是日本人我相信他是無辜的。(所以邀這序又讓這種內容過稿的到底是誰?不要以為現代人看書都跳過序就亂搞好嗎?)
本篇的內容倒是中規中矩的,也分享了許多有意思的案例,但或許是說法上偏向含蓄隱晦,分析時總有點搔不著癢處的感覺。
餘燼✦財嘶錢湧
@AshFrost3344
Mon, Apr 5, 2021 10:33 AM
. 許多人都知道,自戀與自卑是一體兩面的關係,從某個角度來看兩者極其相近,一種是「我是這麼好,必須是這麼好」、另一種是「我應是好的,但我為何這麼爛」,如果那條我=好的線並不存在,那麼便兩者皆無。也就是說,這兩種現象皆源於「無法接受客觀現實」。
自戀者造成的迷惑行為或犯罪也多源自「現實與理想間的不協調」,他們為了實踐(或者塑造?)理想中的自己而進行一連串的行動,從說謊、捏造SNS人設、藉著網路攻擊他人、霸凌服務人員、恐嚇、殺人甚至操控他人殺人,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己不斷擴張的自我與慾望。
為此可以無視一切社會規範與對他人造成的影響(不如說影響他人才能達到彰顯自己的目的),確實堪稱病態。
餘燼✦財嘶錢湧
@AshFrost3344
Mon, Apr 5, 2021 10:46 AM
.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尼崎事件
跟奧姆真理教的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若要說大多數的事件僅僅是單純的暴力佐以一定程度的幻想,這兩個事件的性質已經脫離了幻想程度、而是將犯人的幻想完全實現了。自己能夠影響他人的思考、操弄群眾,甚至掌握著陌生人的生死,某種程度來說就像神一樣——自戀的極致莫過於此。每當讀到這樣的事件,不由得感到費解、顫慄以及好奇,他們究竟是如何實現這樣瘋狂大膽的計劃?如何能如此純熟的掌握人心?
實在是不可思議。
餘燼✦財嘶錢湧
@AshFrost3344
Mon, Apr 5, 2021 11:01 AM
Mon, Apr 5, 2021 12:32 PM
. 不過說了這麼多,自戀不盡然是一件壞事,比方說之前看到有人在推薦的
ROLAND
,貫徹獨特的自我與生命哲學,並不會妨礙到他人。之後有機會我也打算看看這本書,看到的心得都以好評居多。
最近接觸的影視作品的話,
返校電視劇
我想是很有意思的一部作品,首先水仙的花語便是自戀,再者劇中從頭到尾幾乎都在凸顯新舊兩位女主的映襯與對照,很有意思。如果是遊戲黨可能會因為改編的幅度略大而有些不適應,這點可能就要酌情觀看了。
餘燼✦財嘶錢湧
@AshFrost3344
Mon, Apr 5, 2021 11:03 AM
總結:歡迎大家推薦以惡性自戀為主題的相關書籍給我喔~
(欸
餘燼✦財嘶錢湧
@AshFrost3344
Mon, Apr 5, 2021 11:04 AM
Mon, Apr 5, 2021 11:04 AM
LikeCoin - Reinventing the Like
公然求拍!歡迎快速登入拍手五下鼓勵我~
餘燼✦財嘶錢湧
@AshFrost3344
Mon, Apr 5, 2021 12:33 PM
Mon, Apr 5, 2021 12:33 PM
更正了羅蘭的書籍連結XDDD不小心重複到沙林毒氣ㄌ
載入新的回覆
《自戀病》 作者:片田珠美
本來是因為想要深入了解惡性自戀的主題而入手的一本書,然而內容跟我個人的期望相去甚遠,落差感造成的影響也就有些難以評斷了,本書主要是舉出各種社會犯罪事件、以犯人的自戀因素為主分析問題的成因,對此有興趣的人可以考慮一讀。
以下隨口聊聊我對內容的想法,就不做書籍摘錄了。
這是從開始就用實例來說明自戀病是怎麼煉成的嗎?這安排實在太過諷刺,但作者是日本人我相信他是無辜的。(所以邀這序又讓這種內容過稿的到底是誰?不要以為現代人看書都跳過序就亂搞好嗎?)
本篇的內容倒是中規中矩的,也分享了許多有意思的案例,但或許是說法上偏向含蓄隱晦,分析時總有點搔不著癢處的感覺。
自戀者造成的迷惑行為或犯罪也多源自「現實與理想間的不協調」,他們為了實踐(或者塑造?)理想中的自己而進行一連串的行動,從說謊、捏造SNS人設、藉著網路攻擊他人、霸凌服務人員、恐嚇、殺人甚至操控他人殺人,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己不斷擴張的自我與慾望。
為此可以無視一切社會規範與對他人造成的影響(不如說影響他人才能達到彰顯自己的目的),確實堪稱病態。
實在是不可思議。
最近接觸的影視作品的話,返校電視劇我想是很有意思的一部作品,首先水仙的花語便是自戀,再者劇中從頭到尾幾乎都在凸顯新舊兩位女主的映襯與對照,很有意思。如果是遊戲黨可能會因為改編的幅度略大而有些不適應,這點可能就要酌情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