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既來之
3/30
掰噗~
呱呱
月亮🌙既來之
心理學的要求是 觀察、解釋、預測、控制、增益,我相信著,所以我希望研究的東西並不僅僅只是在實驗室裡可以被驗證,而是也有足夠的外部效度可以被臨場拿來好好使用。

但似乎除了臨床心理學界,真正離開實驗室的研究結果太少,遠離的大部分人太多,所以我才選擇一個離人近一點的領域。(我得為我的決定創造價值的murmur)
月亮🌙既來之
我知道我知道,因為「因果關心」的作為有效控制的證明,但是那些被排除的confounding會不會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因子,外部也有一些很穩定的情境因子影響著人類行為,可惜大多被控制掉了。

可重製比例0.4是在心理學當中認知領域的研究重製率,以最長被拿來鞭屍的認知和社心領域而言算是高的,其實我甚至不知道他領域是不是也有達到那樣的再製率(可重複驗證率)。
月亮🌙既來之
總之我算是信奉實驗法和因果關係的人,但也必須承認某些時候研究還是離人太遠,只能相信某一天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以帶著人類知識前進更遠的地方。
月亮🌙既來之
可能因為之前的工作,我覺得我之前有段時間無法很好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覺得被好好對待很不習慣,所以一些生活上的謝謝和對不起都讓我很恐慌,不知道可不可以接受
月亮🌙既來之
單純的好意變成生活上不存在,一定都建立在有捨有得,當我判斷我並沒有對他人有用處時,就會覺得「接受好意」真的是可以的嗎?我會不會只是在用你的愛在剝奪你,而不是真的能回饋你什麼......
月亮🌙既來之
https://images.plurk.com/3oA7HT8nfMWv5MdxjBaJf0.jpg 開始唸書之前,要先看大佬的書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