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我回來了!10個低潮期自救的錦囊妙計|劉芒
https://images.plurk.com/G6oFbbqSsEi22EuFiCgrF.jpg
隨意和自己聊聊天……
看了上面那支影片,全都是非常一針見血又溫柔的建議,摸頭真的讓人想哭
阿╰( ◜❤◝ )╯調
上次高中聚會的時候,聽到朋友聊起這位Youtuber,說是影片特別好笑。
今天傍晚看到推播,才好奇進去看看,不看還好,一看真的……五味雜陳。
我很難想像她花了多久時間,才有辦法刨出心裡很痛的那塊,再把她個人的解決方法轉變成這麼有邏輯性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很溫柔、情商很高的一個人
阿╰( ◜❤◝ )╯調
也說說我這兩年體悟到的東西。
話要從新工作開始說起,和我之前接案或是跑業績的工作不一樣,現在就是朝八晚六,坐辦公室,一時間活動範圍跟交際圈變得狹窄很多。
加上剛畢業時跟親朋同學聯繫的熱潮已經過了,大家幾乎都有了新了生活圈,我自己也慢慢摸索出一套超級規律的作息。
阿╰( ◜❤◝ )╯調
家、兼職的地方、公司,三點一線,中間穿插調養身體的中醫診所、健身中心,還有和朋友聚餐的餐廳。
就沒了
一個星期會碰到的人就是這麼多,會去的地方就是那一些。
說實話,久了真的有種:我是誰、我在哪、為什麼我又會在做這些事的恍惚感。
阿╰( ◜❤◝ )╯調
──接著就陷入了十萬個為什麼的「低潮期」。
然而非常諷刺的是,從小時候起,我就一直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好的,這個時段該念書,我就會心無旁鶩地去看書;這個時段要看卡通,我就會排除萬難去看我的二次元男神。
那個時段家裡沒錢了,我得想辦法去脫離舒適圈掙掙錢;那個時段遭逢變故了,喔好吧,那我更應該要站起來,好好維持這個家。
阿╰( ◜❤◝ )╯調
而要達成「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這個「結果論」來說,需要經歷一段過程。
1、明白自己的狀態與底線
2、學習與自己的情緒相處並找到根源
3、理解以上兩點後,100%控制自己的感性,一切以最優解去處理外在事務!
阿╰( ◜❤◝ )╯調
所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根本抓不到我快不快樂
無論生氣、悲傷、興奮還是恐懼,基本上只要有點苗頭,我就能立刻知道我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然後立刻解決掉
因為我必須把所有的精力花在如何維繫我既有的生活,我不能讓它碎掉,還有人需要我賺錢、需要我陪伴、需要我當作他活下去的目標。
阿╰( ◜❤◝ )╯調
這聽起來沉重嗎。
──說實話:喔真的是他X的沉重!?
我不惜罵髒話都想說這真的是超級難受的,但問題是,我知道這是我痛苦的來源又如何呢?我還是得繼續面對現實啊,總不能撂擔子走人吧。
所以,既然都要繼續做下去了,我還不如無視我的難受,告訴自己要堅強要有擔當要獨立,不能撒嬌不能任性要乖乖聽話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女兒。
阿╰( ◜❤◝ )╯調
曾經有人跟我說過:我要是妳才不管這麼多,要我這麼做還不如讓我瘋掉。
我聽到時只是笑笑,隨便再找個話題帶過,實際上心裡想的是。
──你會說出這句話的前提是還有後路可退吧,若沒有後路可退,你也只能做出跟我相同的選擇。
──你難道沒有意識到嗎,有人縱容你的天真,才會養成像你這樣一碰到事情就說要逃避的性格。
──這樣真的好嗎。
阿╰( ◜❤◝ )╯調
也因為這樣,我其實跟許多人都聊不上來。
要我嘻嘻哈哈,大家當個玩伴或飯友,這個當然沒問題。
可是若要說到心裡去,涉及某些關於家庭、工作或遠景的價值觀時,我也有自覺,我不是個很討喜的人
就連很親近,認識十年以上的好友,都也跟我直言:阿調小姐,我現在是來找妳抱怨討拍的,不是讓妳聽我的故事,然後一條條抽絲剝繭回顧說我哪裡做的不對,我是妳朋友,不是妳的學生。
阿╰( ◜❤◝ )╯調
我當下嚇到了,也道歉了。
我內心很難過,可是也明白了我做不到。
因為我會跟朋友分享的,就是我下意識的反應準則,我從小就被教導,碰到任何一件事情,不是先去怪罪別人,而是先檢討自己是否有錯,跟我的雙親撒嬌是沒有用的,只會被抽一頓說怎麼又哭,哭能解決問題嗎。
阿╰( ◜❤◝ )╯調
聽著周遭萍水相逢,或是網路上的發言,我經常是吃驚又羨慕的。
吃驚是來自於:嘩──這種事情一聽就是妳自己情緒控管很差的問題,這樣講出來,真的好嗎,長輩都教我說這樣是很丟臉的。
羨慕則是:原來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是這麼簡單的事,既然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激烈情緒是否會渲染影響他人,他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這樣看起來好痛快啊,好像很不錯。
阿╰( ◜❤◝ )╯調
這些想法兩相纏鬥,最後我又會問自己:嘿、阿調,那妳是怎麼想的呢,現在給妳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妳會想成為哪種人。
──我應該還是會當個溫和派吧。
──因為誰知道,我說出這麼難聽話的時候,是不是誤傷呢,如果不小心傷害到任何一個人,我會很難過的。
星✒︎巷內找
不會情緒累積到一個點爆炸嗎
阿╰( ◜❤◝ )╯調
星✒︎巷內找 : 該怎麼說……就我自己的例子,我會盡量維持自己的情緒是「盡量中立」但不至於到「壓抑」。
若碰到不情願的事情,我會盡可能去理解「我為什麼要這麼做」,並去了解「為什麼其他人都必須這麼做」的那個邏輯跟源起。
再進一步考慮:若我真的因為不爽,而不去做這件事情,我得背負起什麼樣的後果?
以上綜觀分析下來,通常我的選擇就只剩下「我理解為什麼要做,所以去做」,跟「我覺得做這件事情很瞎,我決定拒絕去做並承擔結果」。
阿╰( ◜❤◝ )╯調
星✒︎巷內找 : 另外一方面,是我很幸運地交到一群深交的朋友,就像頭噗劉芒影片裡提到的其中一個方法一樣,我會建立起一個「宣洩/溝通機制」。
當我一時間無法承受某種情緒的時候,我就會抄起電話從第一個朋友開始撥,講完之後,覺得還是無法平復,那就繼續打第二通、第三通……
也正因為我自己人生中曾經歷過這種時候,現在偶爾碰到朋友私訊我說她現在需要陪伴或講講電話,我也會義不容辭地花時間去陪他。
而且往往能從這些「敘述─聆聽」的關係當中,找到自己最在意的癥結點,或是朋友建議我所看不到的盲點,非常寶貴。
星✒︎巷內找
阿╰( ◜❤◝ )╯調 : 朋友有兩種一種只是要倒垃圾,另一種是你這種。
阿╰( ◜❤◝ )╯調
星✒︎巷內找 : 哈哈對啊,有時候也覺得很好笑,因為我的性格是這樣,朋友都會扔一些稀奇古怪的人生問題,問問我的看法。
我也很喜歡跟她們討論這些……
這種習慣維持到現在,也沒什麼朋友劈頭就找我倒垃圾,通常都只會跟我講「彼此已經消化過」的內容,而不是那種很情緒性的發洩
阿╰( ◜❤◝ )╯調
於是話又回到網路。
我有一段時間非常不適應這種「快訊息」的交流方式,除了不夠嚴謹、思考時間不夠多之外,大多時候我都會被隔空透露的惡意給嚇到。
比方偷偷說、比方匿名的私訊,我敢說,我們一生當中也沒做過什麼作奸犯科的惡事,我無法想像……怎麼會有人,會對毫無瓜葛、幾乎是不認識的人窮追猛打?
更怕的是,有些人是妳所熟悉的人。
阿╰( ◜❤◝ )╯調
我對於「什麼話該說」的判斷基準就是:若你現在跟說話對象當事人面對面站著,你敢不敢說出來?
如果你不敢,你自己都知道這句話沒膽講給對方聽,你自己也知道這句話很沒道理、很傷人,那為什麼要說呢。
而當我把上述這段思維分享給朋友時,她們只冷冷說了一句:等等,大部分人,其實根本沒想這麼多。
──自然也不會在乎,他們說出的話會傷害到誰。
阿╰( ◜❤◝ )╯調
也就是說,許多人連自己為什麼開心難過生氣都不知道了,你還天真地想,他們還會為別人考慮?
通常就是,那當下的情緒被煽動、炒作起來了,大家樂於當個義憤填膺的吃瓜民眾,無暇去在乎什麼是真相、什麼是是非對錯
像是不用上學準備校慶園遊會那樣,一群人風風火火地來,風風火火地去。
阿╰( ◜❤◝ )╯調
這整件事情的可怕在於,反過來,問問自己:我的情緒是否也曾經是被這樣子瞎炒起來的嗎。
為了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不知道在哪裡發生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事情,滿懷著熱血去看他們的好戲,然後懷著不清楚是怎麼樣的心態,打下如此惡毒的文字。
──只問一句:這樣,覺得,真的好嗎。
阿╰( ◜❤◝ )╯調
但也是曾眼看著這樣的無厘頭事情發酵、爭執到謾罵。
我也才驚覺自己的同溫層太厚了,沒意識到原來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理解自己在想什麼、判別那當下引發的情緒反應是否「妥當」,同時聯想到他做的事情會引發的後果。
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我這麼說,別人看到會很難過。
甚至有些人是:我就是要看你難過,我覺得很過癮。
阿╰( ◜❤◝ )╯調
我只能說,我無法理解。
正如我仍然沒辦法因為講義氣,就在朋友的夥同鼓吹下去傷害別人,不可以,這是原則問題。
如果因為如此我會少一個朋友,那代表那人原本也沒把我當朋友,不尊重我的選擇;
如果我為了討好對方就去做我底線內不能容忍的事情,那我同樣無法原諒自己。
更別說,今天你為了一個朋友,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原因,去傷害另一個人,你怎麼知道他哪天不會反過來也用同樣的方式對付你。
阿╰( ◜❤◝ )╯調
我也仍然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以別人的痛苦為樂?
這會讓我想到,他是不是曾在哪裡受過傷,覺得社會哪裡不公平,需不需要進一步專業的幫助或治療?
若都沒有的話,那是不是,他的情緒宣洩管道有問題
用言語或文字傷害一個人,跟你實際因為暴躁踢打小動物有什麼兩樣。
阿╰( ◜❤◝ )╯調
正因為我無法理解的人、事、物太多,當我看到頭噗的影片,有人可以點出那些我未曾想過的癥結點,恍然大悟:原來大家之所以會做出這種行為,就是因為他們沒考慮過這樣的事情啊。
也發覺,原來我的情緒能持續維持平穩的狀態,正是對應到影片中分享的哪個、哪個跟哪個方法,這些都是我從小時候就一直在培養的思考方式。
阿╰( ◜❤◝ )╯調
然後,我覺得很感動。
人家都說,一個人「成長」,往往就是他碰到了某些跨不去的坎,掙扎著、遍體鱗傷地跳過去了,才有明顯的進步空間。
這也表示:沒有受過這些傷害,你是無法切身給予這麼完善的建議的。
阿╰( ◜❤◝ )╯調
回顧我自己的人生,我還是能說大部分都是快樂的,沒說是曲折離奇,但算是在一波三折下險象環生。
我是真心感謝那些,連我自己也沒發覺自己太過尖銳,而花時間特地安撫我、按下我的傲氣的老師們;
也感謝雖說很情緒化,極度嚴格,但也是因為這麼堅持守著家教,訓練出我如此克己並懂得為他人著想的母親。
阿╰( ◜❤◝ )╯調
還有許多同學朋友,每吵一次架,每一次我都很難過很難過,但都在那些或許會和好,或許就此錯身而過的關係之中,體悟到什麼是同理心,什麼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什麼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人不受傷害,什麼是適當的溫柔。
還有什麼是,我們牽著彼此的手,一起長大。
阿╰( ◜❤◝ )╯調
我最近常有一種: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的恍然。
有許多想分享出去的靈感,但在有時間發噗浪之前,往往就先被工作給淹沒。
變成我少了許多沉思和梳理情緒的空間,更懷疑起,我是不是再也沒辦法像幾年前一樣熱烈了?
那些天馬行空的觀點,那些進修閱讀的視野,那些對生活滿懷好奇的熱情……
是不是都被那些很魔幻的挫折、千篇一律的工作給搓磨掉了。
阿╰( ◜❤◝ )╯調
但我想,這就是「低潮期」吧。
不是只有遇到障礙才會感到沮喪,覺得自己值得幸福的日子,也可能覺得焦躁、未知然後狀態沒有以前那麼好。
低潮不需要有原因,但至少你知道,自己在低潮,可以給自己一個抱抱。
接著收拾收拾,調整一下,總是有突破口的。
想想,我人生中絕對有比現在更慘的時候對吧哈哈哈哈哈。
星✒︎巷內找
你真的是很善良的人呢
都知道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但情緒上來的時候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守住
而不傷害身邊的人
阿╰( ◜❤◝ )╯調
星✒︎巷內找 : 不會不會,我覺得這是每個人經驗不同,影響對於事情的看法也會不同。
就是曾經被傷害過覺得很難過,所以才會想著「我是不是也在無意間中傷害過別人呢」
如果我不想要被這麼傷害,是否也得要求自己不能這樣對待他人……?
長大之後聽過很多爭執的起因,其實也都是大家沒找到停損點,就只是一味把自己的情緒往別人身上砸,什麼問題也沒解決,未來同樣的問題會一而再、再而三發生。
我不喜歡這樣,所以我希望自己不成為這樣的人。
大概是這樣的心境吧
星✒︎巷內找
很困難的是想離開現場
但當下禮貌問題不能離開
忍功很差就會爆炸(自首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