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問】
突然很在意,關於"Paradigm"這個單字,大家是習慣譯成「典範」還是「範式」,或是依語境而定?
因為台灣這邊《科學革命的結構》都用「典範轉移」,看到有人說「範式轉移」的時候突然有點轉不過來。
接解🌈放棄治療
起碼我國關學的是典範
ㄧㄐ偶爾喝奶茶
我把上面回的刪了,想了一下好像是錯的
印象中學到的是模範、範例
A眠泥Z
典範
女生龙
我看到的专有名词翻译是“范式转移”。单词则译作范式、典范、模式的都有。
IcyBally
典範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謝謝各位的回覆,我在這邊一次回覆!會問這個只是很好奇是不是兩種翻譯都算有很多人在用;「典」按《說文解字》的觀點,我會這樣去詮釋,就是書冊被捧著的意思,因此我會覺得「典」可以引申出階級的涵義,原因在於「捧」通常作「高捧」解,因此它相對於其他是有高一階的意味的;這樣的說法或許能在《文選.劉琨.勸進表》中獲得印證,其中提及「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在這裡「典」作為法規、規範,它具有一種特殊的地位,也就是其它一切都要遵守它,且它不需遵守其它的涵義,對此,它的階級性就被凸顯。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我個人會更偏好「典範轉移」這個譯法,原因在於「式」的形式(form)或公式(formula)的意味太強烈,似乎在宣稱某種不具內容的結構以及客觀性,但如果典範是有轉移的可能性,那麼那樣的客觀性便有待商榷,而「被人捧起」的意涵似乎更貼切一些。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最後,我倒不會用模範、範例模式去解,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我的偏見,"paradigm"感覺不像日常語詞,所以模範我會傾向讓它對應於"model",範例則是"example"或"sample",模式則會用"mode",這三個語詞中,「模範」更像是專用於人、「範例」則不具獨一無二、專制或不必遵守其它的優越性而更像舉例,如果把「模式」的結構性特徵跟「範例」的優越性放在一起,或許更貼近原意一些,不過這個我也不確定是不是我的偏見就是了,我不確定的點在於"paradigm"會不會較為通俗、寬鬆的被使用。
女生龙
“式”的等级是远低于“典范”了。我的想法是科学范畴“式”似乎更贴切一些。它是世俗技能在应用和操作层面的事情。它的“范”仅在“式”的范围内。而“典范”还有精神意义,指一种笼统的从精神到操作系统的整体存在,甚至还可以指代个体人的存在:“他是这个时代的典范”。所以本意没有高到“典范”的程度。这也是我个人觉得汉语用“范式”语感来得更舒服一些的原因。仅供参考。
女生龙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 另外中文的“范”也不完全等于example或者sample。它有一种“人为制造”“大众认可”的意思。而“典”不等于“其他遵守它,而它不遵守其他”(你这句话收无意识暴露了中国人的某种权力认知的潜意识)而是“遵守自己的本源”(它会自我规范和限制)似乎是中文中难得“非人为”的一种存在。。“经典”的“垂范”作用在于其揭示深广度的涵盖性,而非单指阶级性的“人为设置的高度”。(这点从“法规”“法令”和“法典”的差别可见)这个问题之前我跟内地“国乐大典”电视节目的微博,把日本二次元的“千本樱”用古筝一弹,就作为节目和宣传的事就提过:他们配不上自己节目的名称。也借以看透了主办方纯商业运作噱头的性质。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女生龙 : 對於你的回覆我想有一些可以再討論的點,例如你提及典範具有的精神意涵,這點我大致上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但若刁鑽一點地說,比起「精神」的我會更情願說它是「人文」的或「社會」的,近代到當代有一些如知識社會學或描述性的社會建構論的立場,它們大致上會強調「知識是製造出來的」,換言之,它可能會認為我們並不是發現知識而是發明知識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也就是說科學不過只是屬於人的科學,關於科學範疇,它不過也是隸屬於人文或社會的範疇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反對這樣的觀點,例如科學實在論或建構實在論就不會完全認可這樣的說法),也因此《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所提及的paradigm shift可以被詮釋為是屬於人文範疇,更甚它還可能被極端地詮釋為反科學實在論(當然,這是少數),因而關於人文的主觀要素在此遠多於科學實在論所認定的客觀要素,如我前面所說「範式」一詞的偏重於強調客觀性的面向,因而為了要維持paradigm shift中的非技術性的人文意涵,我在此前提下才會更傾向於使用「典範轉移」。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不過我剛剛所說的是一個離題的討論,單就paradigm一詞來看,正如你所說,它可以涉及精神性的意義、也可能涉及科學或技術性的意義,因而無論「範式」或「典範」對我而言都是可接受的翻譯。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另外,我並沒有作出「『範』就等於example或者sample」那麼強烈的宣稱(尚且我說對應於example或者sample的並非「範」,而是「範例」,這裡我們可能有一點誤解),我前面所使用的都是「是」或「對應於」,而未使用「等於」,這樣的一個用詞涉及的可能是「翻譯的可能性」的問題,例如語言學家F. de Saussure就不認為法語裡的"rivière"能輕易地被翻譯為英文中的"river",因為它們所指向的概念是不同的,法文中的rivière對立於另一個法文字"fleuve",前者不直接接入出海口,後者則有,但英文中的"river"卻不具有這樣的概念,儘管如此,我或許仍可以就字源考究的角度宣稱"rivière"是對應於"river"的,即便它們的概念不完全等同。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關於權力意識與中國的關係我想可能還需要更多稍加嚴謹的舉證,因為「權力」與「階級」的概念在諸多文化中也被廣泛的討論、甚至落實到生活中;但當我們談及「規範」時,我暫時還想不到有不隸屬於「人為的」、「超越的」這兩種之外的來源,一個人的自我規範可以被理解為是規訓、也可以被理解為本真(authentic),前者我想就不必多說了,重點聚焦在關於「本真」的根源,它往往也是來自於一些更高位階的存有(者)(即便是Kant所說的在目的王國中每個人皆會自我立法、自我守法,他們是基於一種實踐裡性優位意義下的善意志去立法與守法,但在Kant的其他著作中善意志的普遍法則中就要落實為具體、個別的準則和法律,而法也分為國家訂定的民族法與邦聯訂定的萬民法),也因此我並不認為這些有脫離我所說的「其他遵守它,而它不遵守其他」。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典」是一個多義字,因此拿「法規」與「法典」來做對比或許沒有那麼恰當,因為「法典」中的「典」所指涉的是書籍,但並不能因此否認「典」帶有規範的意涵(也就是說當規範意涵一出現,便會有高低之分,而我對於「捧」這個動作的解釋也正是將某物高舉),特別是在「典」同時也具有「書」的意涵的前提下,一個寫的書籍之所以被奉為「典籍」或「經典」便意味了它比其他的更為優先、凸出甚至有權威性,因而說「典」是「人為設置的高度」我想並無不可,但我也承認它確實同時帶有充足的涵蓋性或代表性的意涵。
我有一個猜測,你想挑戰的是我們當今關於「典」的實然地用法,而我也只單就實然的面向去談,但當你想作出一種顛覆和挑戰的時候,它就已經從實然的態度走向應然的態度了。
女生龙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 既然你没强烈宣称“等于”,就没事啦。:-D
女生龙
有点好奇:你认为知识是“发明”还是“发现”的呢?我只有看过讨论过“神”是被发现还是发明的,知识的维度似乎比较低,但又感觉似乎是一回事。
女生龙
这个话题笼统发散起来范围太广了,如果想展开,还是一点点来比较好。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女生龙 : 關於「神」是發明還是發現的問題,我想先單就我較為熟悉的部分去談,在Kant那邊,他的《純粹理性批判》會主張無法通過感性直接認識的對象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對象,但關於上帝、世界和靈魂不朽等議題卻又總是在我們面對那些終極而無人能解的問題時,理性所會表現出的自然傾向,也就是說我們總是會習慣將那三者拿去回答一些在理性限度內無法回答的問題。在這裡Kant做出了一個轉向,在中世紀神學中,有人曾試圖通過「每個結果都有一個原因」等方式去逆推那個第一原因,如此一來我們便可能需要提問那個最終極的原因是什麼,此時上帝被拿出來當作解答,在這裡上帝是被發現的,因為沒有上帝就不會有我們當今所能看見的一切結果。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但在Kant那他可能更傾向於對上帝做了一個不可知論的宣稱;然而在他的《實踐理性批判》中,他為了說明道德法則的有效性,因此他不得不把人的「自由」視為一切道德學說的前提,與自然法則相應的道德法則也由此而生,然而關於這個道德法則的制定,對於康德來說他是直接來自善意志以及我們的實踐理性而不依憑於任何外在事物或感性的誘惑,但這種不涉及具體內容的道德法則是如何被我們直接掌握的?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後來有些學者(像W. D. Ross)就會主張一種道德直覺主義,也曾出現如Fichte那般主張自然法則與道德法則皆是由絕對自我所訂定的,Fichte的說法固然很極端,但這也正好把Kant學說中的缺點展現出來,由於道德法則是由我們自身訂定、並由自身遵守,但我們要以什麼擔保它必然是善的或不會被濫用,康德的說法可能會近似於,我們遵守道德法則就如同上帝好像存在一般,他固然不是在宣稱上帝存在,但上帝作為一個理性的自然傾向,它似乎能起到一些調節性的功用來確保人有動機(triebfeder)與動因(bewegungsgrund)去遵守道德法則所衍生的內容,另外一方面它也能為自由優先於自然這點做出擔保(這裡我暫不贅述)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簡單來說,上帝在康德那邊幾乎可以被認定是一個被「發明」出來的產物,因為它並不真正存有,但我們卻會將一些論證上的需求歸諸於它,以充實「上帝」這個概念的內涵。
至於「發明」知識的部分,我沒有那麼全然認同,至多只會在不同的語言、生活環境等因素下對同樣的對象進行觀察將可能得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結論,但這樣的狀況比較常出現在對於價值科學的探討上,關於事實科學我則不會採取這種立場;畢竟從中世紀以來就有「我們是去發現神所創造的世界的奧妙」這樣的觀點,所以才會出現事物之間是有所相關對應、甚至早已被安排好(例如物理學模型與自然間的對應關係)的觀點,這些立場都是秉持的知識是被發現的。
女生龙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 谢谢你分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思路。这样看起来一个看似随意的翻译问题,也可以无限抽丝剥茧下去,直至坦露出表述者整个得思考和认知体系。比起你的系统性,我无疑是松散而旁逸斜出的,似乎更接近一种“野性直觉”下的体验。还有好多专有名词要去查,所以看得很慢,见笑。
女生龙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 “無法通過感性直接認識的對象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對象”这个主张还挺有名,乃至于连我都略有耳闻,但它有个漏洞,如果按“存在与否的判断是取决于于人类的感性觉知”,单单是生理功能的局限都会让人陷入无法得知世界本相的绝望。或许神、灵魂……都是用来填补“局限空缺”的吧:好像X一样。而“上帝是第一因”似乎曾经多次看到过,但并不知其确切所指。谢谢你的阐述。我以前的理解停留在“因为上帝知道人的局限,还是给了人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意识或许就是来自于“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人”。所以上帝是”第一因“(起源)。如果“自由”是道德的前提……人和上帝的“约”,是否就是人和道德的“约”呢?而道德法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认知乃至接纳并且能遵从的。所以才会有未开化、异教徒等等不同的人群?
女生龙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 (我也不是这个体系的教徒,但似乎这是个和特定宗教无关的问题:比如对有些未经教化,像动物一样凭着你死我活的本能,在水泥丛林里谋生的人来说,道德体系的约束基本不存在)从这个角度上“不涉及具體內容的道德法則”似乎是一种人文教化后取得共识的结果?其作用在于帮助个体和群体之间建立良性的关系?
女生龙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 呀,我这才看到下面康德的一段,感觉没有读过他的书真是……缺失了好多概念。
“自由优先于自然”,如果自由是上帝给人的属性,为什么它不是“自然”的?这里的自然又回到了“感性可知”的“物理存在”的范畴了吗?
女生龙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 我个人是觉得无论对于上帝还是(揭示真理的)知识,”发现“似乎更确切一些。因为无论有没有人类,它们的存在法则都不会改变和停止运行。从这个角度上,我也不认为知识是”发明、制造“出来的。但用以实现人类目的的器具和技术则是。我还发现,问题的原因是:我不认为科学是人”文“学科(它甚至有些反人性的倾向……比如弗兰肯斯坦那种悲剧,完全就不是人文精神的产物。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文理分科造成的很多理科生缺乏社会适应性、感受和表达能力出现问题的情况,似乎更佐证了这点)在这个前提下,我才觉得"范式"更适合技术定义。而你似乎认为它具有非技术的人文意涵,所以我们才做了不同的选择。我这么理解对吗?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女生龙 : 不好意思過了這麼久才回,用最白話的方式讓人聽懂我在說什麼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但在面臨時間困窘的時候反倒成了我打破沉默的阻力。
在這次的回應裡我希望能透過澄清來試圖取得更多一點的共識;先從結論講起,我們確實不必反對有客觀的物或法則存在,然而知識仍然是被發明的,其緣由在於,人如你所說是有限的、甚至是有缺陷的,因此我們的視野是遭受阻礙的,所們所「發現」的知識可能並不如它們的原貌,且我們也不可能得知它的原貌;舉例來說「25℃的氮氣是氣體」這點止對於人類而言是真的,對於蚊子來說25℃的氮氣是如糨糊或澱粉液般的膠體,而對於病毒而言25℃的氮氣則如同液體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在這個例子裡我們可以注意的它能被拆成兩部分,相對客觀的量度與相對主觀的感受,即便攝氏溫標仍然是由人所定義出來的尺度,但它似乎反映出了大自然中的能量狀態是呈現出一幾乎俱備連續性的變化,相對而言對於狀態的「描述」,即固、液、膠、氣態則是對於人類而言才具有共通性的。
再舉一個例子,顏色只不過是波的不同波長在人類眼裡所展現出的現象,換言之,對於礦物而言顏色在它看來是不存在的,顏色只是被人根據自身需求所發明出來的,例如在Dani人的語言中,顏色只被分成mili(冷色)和mola(暖色),這可能是因為它們並沒有區分出那麼多色系的需求,而這種語言上的限制也可能使他們在面對特定顏色間的比較時,他們會有猶如藍綠色盲般的表現。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在這裡我想說明的是,知識固然有其實體面向,也就是作為一個人所無法觸及的部分,這正能反駁「無法通過感性直接認識的對象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對象」這種極端觀點,相反的,從剛剛的例子裡我們能注意到知識的實用面向,這種實用乃是由人所自行建立出的價值來定奪的,儘管它或多或少會受到人的生物性左右,但那些影響並不總是必然的,因此再怎麼看起來客觀的知識,它始終帶有人的特性、偏好與需求(尤其是在文學知識或藝術知識這類上),因而那些知識是只屬於人的,所以才必須宣稱知識是被「發明」的,否則將有可能陷入一種人類中心主義中,而認定人所認識到的都是不帶偏見的且全觀而無盲點的。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接著簡單談即你所說的技術,如前所述,人的知識與技術,尤其是科學知識或技術經常是直面著人的需求與慾望的,或許有像弗蘭肯斯坦那種悲劇,但我們依然能將之理解為是一種暫時性的失敗,就如同釘出一張站不穩的椅子般,但通過技術去製造以子的意圖始終是人性的;因而像是你說的文理科生的社會表現,它也能夠被理解為是缺乏了對於人性某一向度的掌握,就好比為了造出一張坐起來舒適的椅子,因而忽略了它外形上的美醜,因而無論是人文知識或自然知識,它們本質上都可以被理解為是不脫離人性的,反之它們只是展現出了人性的不同面向。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如同Habermas所想的,人類的知識有三個層次的旨趣(interesting),這三者都是人性的展現,儘管三者間有承繼與進化的關係,首先是「技術的旨趣」,人從原始時代受到大自然威脅、後來通過技術的發展進而掌握、利用、控制大自然;然而人類開始把這種掌握和利用的關係運用到人文的事務上,因而造就了心理學、法學、政治學等學科的誕生,這類的知識被稱作帶有「實踐的旨趣」的知識,也就是將技術的運用從對物轉移到對人;然而這種控制卻造就了階級、奴隸制度或心理疾病,因此人試圖從這種對技術的錯誤利用中解放,這種追求平等、和諧、健康與永續發展的知識則帶有「解放的旨趣」,例如人文關懷、文學與藝術、跨科際的對話與整合即屬之,例如作為政治技術的聯合國與作為自然科學技術的地球科學研究簽訂《京都議定書》來達成跨科際整合,或說技術間的相互協調。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因而你所說的「單單是生理功能的局限都會讓人陷入無法得知世界本相的絕望」會在此被Habermas反駁,他在《認識與旨趣》中對馬克思的學說下了一個總結性的評論,他覺得馬克思主張「自然永遠有一個不對外開放的實體內核」,也就是說關於自然世界的法則,它就像一個永遠剝不完的洋蔥,即便我們通過技術逐漸掌控大自然與人類,但自然並不會因此被我們窮盡,然而這並不是件悲哀的事,我們通過技術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且假若自然一但被窮盡了,則人類將會對於未來失去目標而呈現出一個無旨趣的憂鬱狀態,就字面來理解就是,人不再對任何事物感興趣、因為一切都被人類開發完了,所以人的有限性事給人帶來希望的、同時也讓人類有自由與創造知識和價值的空間。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最後關於道德的部分,如果是在實踐的旨趣下談道德,那充其量是一種高壓統治,但若進化到在解放的旨趣下談道德,則如你所說,道德會成為「人文教化後取得共識的結果」,但它仍然是未被開發殆盡的,未取得共識的狀態仍有可能使我們退化、而現實也是如此,因為人類知道的事太多了再加上資源有限,所以人需要通過妥善的運用所有的知識去良好的分配資源,但基本上因為人的有限、所以現實地做不到的,但至少,人類會在鬥爭的過程中慢慢朝更好的方向逐一修改與前進,即便真正的幸福就如同自然一樣是不可能被揭曉的,但這也保留的人的自由與價值。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補充一個點,「不涉及具體內容的道德法則」不是「人文教化後取得共識的結果」,剛好相反,對於Kant而言,他可能會認為「不涉及具體內容的道德法則」是人類的本性,在Habermas那裏則可能被理解為是作為「解放的旨趣」的「普遍化基本法則」(U法則,Universalisierungsgrundsatz),而「人文教化後取得共識的結果」恰好是通過U法則所取得的內容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