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Ciao!
讀嘛讀嘛
《學校在窗外》
謝謝噗友的推薦,雖然因為一邊備考的緣故,我續借多次還是沒把這本書完全看完,但這本書真的是我覺得最搔到現在教育問題的癢處的一本書了。
對,雖然書中許多文字已經是將近20年前的,但台灣教育的根本問題還是在那裡,看著看著會讓人跟黃武雄老師一樣悲觀起來。
當中我最有感的點之一,就是過多套裝知識無法和實際經驗結合這點,就像我接受了二十幾年的教育,出來只有滿滿的空虛。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而我認為,教育即使不完全等於生活,至少也不能和生活偏離太遠,然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彷彿都隔著一層什麼,讓人無法感受到生活。
(其它下收)
Stella★Ciao!
說起來也許有些諷刺,這本書是被我拿來當補習班教育哲學的補充資料閱讀的,因為補習班的套裝知識實在是太令人乾渴了,雖然我準備國考真的只是為了溫飽,但既然要再讀哲學,就免不了會去思考些什麼,而這些「什麼」都在在讓我感受到自己所作所為的諷刺與荒謬。
Stella★Ciao!
而且在閱讀的時候,還會被家人說:你怎麼還有時間看課外書?
都26歲了還在分課內書跟課外書我真的欲哭無淚
Stella★Ciao!
我就在這樣後設的自嘲中看著這本書,另一方面也讓我窺見台灣教改發展的歷史軌跡,許多事情是我以前不知道或是沒去想過的,教改真的有一些有熱情的人想去推動它,但為何台灣好像無論有多美好的願景,改出來永遠都是四不像?我之前也認為一切都是社會大眾的觀念不對,但書中提出了既得利益者的「菁英主義」作祟,我覺得也很有道理,「適性揚才」的背後,隱藏了多少階級宰制的心態?這樣的思考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Stella★Ciao!
就像教哲老師說的,「快樂學習」的「淺易教育」背後,隱藏的可能是「一般大眾不需要讀那麼多書啦!這樣才好洗腦」這樣的思維,只是以減輕升學壓力為幌子罷了,事實上,若教育的品質得以提升,不再是死記死背,而是真正讓學生去思考、嘗試和行動,那學生不再有那麼大的考試壓力,也可以學到深入的知識。
Stella★Ciao!
我算是純種九年一貫的第一屆,我覺得我們這一代是失落的一代,明明很努力很努力了,出社會後卻仍不相信自己。
我自己的經驗是因為學生時期動作慢,永遠在趕著該做的事而沒時間投入在想做的事上,中學時期對外面世界的變化一無所知,到了現在,我連自己能做到什麼都不太清楚。
一些比我優秀許多的同學,我過去覺得一定能實現夢想的那些人,也在為了求生汲汲營營。
Stella★Ciao!
啊啊...好像有越寫越憂鬱的感覺,我還是先做別的事情吧!
誠心歡迎大家討論!
Stella★Ciao!
雖然已經絕版了很可惜,還是附一下連結:
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masako_小說途中奔跑中
看了你的分享,心有戚戚焉啊...「適性揚才」真的只是口號...更多的是老師內心對學生的好惡
Stella★Ciao!
masako_小說途中奔跑中 : 真的,畢竟最後分數還是老師打的,很大一部分要看能不能遇到賞識你的老師
Stella★Ciao!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