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5:47 PM
Sun, Mar 21, 2021 8:51 AM
昭會
你怎麼沒在長安等到他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5:52 PM
翻來覆去都是同樣的東西啦,只是我真的特別喜歡這句話(喔)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5:52 PM
-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00 PM
(世語)司馬文王既秉朝政,長史賈充以為宜遣參佐慰勞四征,於是遣充至壽春。充還啟文王:「誕再在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會傳)甘露二年,徵諸葛誕為司空,時會喪寧在家,策誕必不從命,馳白文王。文王以事已施行,不復追改。
(誕傳)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誕被詔書,愈恐,遂反。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06 PM
Sat, Mar 20, 2021 6:07 PM
昭既掌握朝政,賈充便建議他可以遣部下去慰勞將士們,於是昭便令賈充去了壽春,等到賈充從壽春回來後,他跟昭說:諸葛誕在揚州頗有威名,若是此刻調他回洛陽,他定然不肯從命,不過還算好解決;但若是你不把他調回來,咱們遲早會有大麻煩。
於是甘露二年五月,朝廷徵誕誕為司空,彼時會會因母親去世在家裡服喪,他聽說了這件事情後,趕去昭那裡同他說諸葛誕必然不會領情,可昭卻說詔書已經發下去了,不便再改。
同時間,接到這紙詔書的誕誕嚇破膽了,以為自己在壽春做的那些舉動已經被朝中盯上了,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的謀反了。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10 PM
Sat, Mar 20, 2021 6:17 PM
(昭傳)會之伐蜀也,西曹屬邵悌言於帝曰:「鍾會難信,不可令行。」帝笑曰:「取蜀如指掌,而眾人皆言不可,唯會與吾意同。滅蜀之後,中國將士,人自思歸,蜀之遺黎,猶懷震恐,縱有異志,無能為也。」
(會傳)初,文王欲遣會伐蜀,西曹屬邵悌求見曰:「今遣鍾會率十餘萬眾伐蜀,愚謂會單身無重任,不若使餘人行。」文王笑曰:「我寧當復不知此耶?蜀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眾人皆言蜀不可伐。夫人心豫怯則智勇並竭,智勇並竭而強使之,適為敵禽耳。惟鍾會與人意同,今遣會伐蜀,必可滅蜀。滅蜀之後,就如卿所慮,當何所能一辦耶?凡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心膽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遺民震恐,不足與圖事;中國將士各自思歸,不肯與同也。若作惡,祗自滅族耳。卿不須憂此,慎莫使人聞也。」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25 PM
當初會會要出兵伐蜀前,西曹屬邵悌同昭說:鍾會難信且單身無子,萬不可放他單獨帶兵,不若還是換個人吧。
昭笑著回:你說的我還不知道嗎?不過西蜀屢屢出兵騷擾,使得蜀地民不聊生。在我看來出兵平蜀易如反掌,可朝中眾人卻也以為此事不可,要知道,如果人心膽怯,那什麼事也做不成;但若是心志堅強,還有甚麼事情是做不成的?眼下只有鍾會贊同我,覺得平蜀可行,那麼他一定能成。至於平蜀後,就算真如你擔心的那樣,鍾會想造反了,那些活下來的蜀將怕是都要嚇破膽了,哪還有心思和他一起搞事?即便真有,也會自取滅亡吧。所以你不用擔心這件事情,不過我方才同你說的那些也請你別和他人說。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27 PM
(會傳)及會白鄧艾不軌,文王將西,悌復曰:「鍾會所統,五六倍於鄧艾,但可敕會取艾,不足自行。」文王曰:「卿忘前時所言邪,而更雲可不須行乎?雖爾,此言不可宣也。我要自當以信義待人,但人不負我,我豈可先人生心哉!近日賈護軍問我,言:『頗疑鍾會不?』我答言:『如今遣卿行,寧可復疑卿邪?』賈亦無以易我語也。我到長安,則自了矣。」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36 PM
直到平蜀過後,會會上書昭說鄧艾艾實在太張狂了需要好好管管,於是昭便決定帶兵前去瞧瞧。這時邵悌又跟他說:鍾會所領的兵是鄧艾五、六倍,他一人就足以應付了,您實在不需要親自出馬啊。
昭回他:你難道忘記當初鍾會伐蜀前你說了什麼、我又回你甚麼了嗎?為何此時又跟我說不必去了?縱然我們此前的那段話不可洩漏,但你知道我意思吧?我當然要以信義待人,只要人不負我,我怎能先生疑心呢?我想到最近賈充問還我是不是對鍾會有所懷疑了?我回他說如若今天派你平蜀,我也要懷疑你嗎?所以賈充也閉口不言了。放心吧,等我到了長安,一切皆可塵埃落定。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52 PM
(會傳)會得文王書云:「恐鄧艾或不就徵,今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徑入斜谷,屯樂城,吾自將十萬屯長安,相見在近。」會得書,驚呼所親語之曰:「但取鄧艾,相國知我能獨辦之;今來大重,必覺我異矣,便當速發。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遣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歸乎!」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53 PM
於是乎,會會收到了昭的來信,信上寫道:我怕鄧艾不聽你的話,所以先派賈充帶一萬兵馬去樂城,而我則是帶著十萬兵馬到長安,我們很快就能見面了。
收到信的會會對於昭寫了這麼一封肉麻兮兮的信給他實在是嚇得不清,於是便跟人(我猜是姜)說:相國明知我一人就可擺平鄧艾艾了,眼下卻這麼鄭重其事,一定是察覺出我的反意了,我們必須速戰速決,若成功,則天下在手;若不成,也可退保蜀漢,就像劉備那樣。我自淮南之戰以來算無遺策,全天下都知我能耐,可我又怎只滿足於這樣的名聲呢?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6:54 PM
不知道會會自己在講淮南之亂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彼時的諸葛誕和現在自己的處境有點重疊起來了?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7:08 PM
我覺得這其中最有趣的是賈充的存在,你看諸葛誕還在壽春邀買人心時,他便跟昭說:你若不把他釣起來,遲早要完。
所以昭才假借徵他做司空的名義要他回來,只不過……昭扔出去的餌是釣誕誕造反的,誠如賈充說的,誕誕在壽春頗有聲望,好歹是中土名士(by會會說的) 而當時阿師剛死,曹髦為了收權跳了一次,只不過沒成功被會會跟傅嘏繞過去而已
但要是誕誕真的成功凝聚出一股勢力,到時候內憂外患(笑) 昭還能不能招架得住就是個問題了,所以必須趁還沒壯大之前先釣起來...我是這麼想的。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7:20 PM
然後是會會這裡,賈充暗搓搓的在昭的話裡出現一次,他問昭說:你真都不懷疑鍾會?
昭回:如果今天是你去,你也要我懷疑你嗎?
賈充便不再說了。
但你看阿,他在跟賈充談完、跟邵悌談完,他還是放了一個餌出去給會會咬,所以才送信給他嘛。昭的那封信其實有滿多解釋方向的,昭的本意是甚麼已然不可考,總之會會對於那封信的理解就是:鍾士季你敢造反你就死定了,所以也許咬不咬這個餌在會會眼裡沒什麼差別,咬了這個餌也許是謀反失敗被斬。但也可能是成功得到天下,可是不咬那……功高震主這頂帽子已經給鄧艾安上了,作為伐蜀主帥的自己,這頂帽子也是摘不掉的。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7:25 PM
but 就是這個but
你說如果會會不咬這個餌會不會其實根本甚麼事情也不會有?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不覺得他平蜀回朝就要接受兔死狗烹的待遇。原因除了我的CP腦以外,還有一條放在荀勖那裡的紀載。
(勖傳)及鐘會謀反,審問未至,而外人先告之。帝待會素厚,未之信也。
待到會會謀反,確切的消息還未傳來之前,先有外人告訴昭這件事情,不過昭向來對會會很好,所以他沒信。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7:25 PM
所以...也許過火是真的。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7:25 PM
張信哲 Jeff Chang [ 過火 ] 官方完整版 Official MV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7:28 PM
說了這麼多,我只想說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今天,有個人風塵僕僕的帶著大隊人馬從洛陽到了長安,我真的好想問他一句:你怎麼就沒在長安等到他呢?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7:37 PM
-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at, Mar 20, 2021 7:37 PM
我也太真情實感了救命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un, Mar 28, 2021 1:31 PM
Sun, Mar 28, 2021 1:46 PM
——會之伐蜀也,西曹屬邵悌言於帝曰:「鍾會難信,不可令行。」
——文王笑曰:「我寧當復不知此耶?」
——文王曰:「我要自當以信義待人,但人不負我,我豈可先人生心哉!」
——會得文王書云:「恐鄧艾或不就徵,今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徑入斜谷,屯樂城,吾自將十萬屯長安,相見在近。」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un, Mar 28, 2021 1:33 PM
然後會會ㄉ刍尧論
——凡人之结交,诚宜盛不忘衰,达不弃穷,不疑惑于谗构,不信爱于流言,经长历远,久而愈固。而人多初隆而后薄,始密而终疏,斯何故也?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un, Mar 28, 2021 1:34 PM
我...我不知道...我突然覺得好傷心...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un, Mar 28, 2021 1:41 PM
刍尧論很早就想講了,其實最早我是拿這篇去套在會會對姜的態度上...姑且不論會會善待蜀地降將泰半是為了收買人心這件事情,姜先生應該某方面上還是有戳到他萌點才會...那樣吧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un, Mar 28, 2021 1:41 PM
(為甚麼要在昭會趴裡面講消食片)
情好歡甚
@asakurasen
Sun, Mar 28, 2021 1:46 PM
Sun, Mar 28, 2021 1:46 PM
排在一起看其實還是滿毛骨悚然的,昭真可怕
載入新的回覆
你怎麼沒在長安等到他
(會傳)甘露二年,徵諸葛誕為司空,時會喪寧在家,策誕必不從命,馳白文王。文王以事已施行,不復追改。
(誕傳)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誕被詔書,愈恐,遂反。
於是甘露二年五月,朝廷徵誕誕為司空,彼時會會因母親去世在家裡服喪,他聽說了這件事情後,趕去昭那裡同他說諸葛誕必然不會領情,可昭卻說詔書已經發下去了,不便再改。
同時間,接到這紙詔書的誕誕嚇破膽了,以為自己在壽春做的那些舉動已經被朝中盯上了,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的謀反了。
(會傳)初,文王欲遣會伐蜀,西曹屬邵悌求見曰:「今遣鍾會率十餘萬眾伐蜀,愚謂會單身無重任,不若使餘人行。」文王笑曰:「我寧當復不知此耶?蜀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眾人皆言蜀不可伐。夫人心豫怯則智勇並竭,智勇並竭而強使之,適為敵禽耳。惟鍾會與人意同,今遣會伐蜀,必可滅蜀。滅蜀之後,就如卿所慮,當何所能一辦耶?凡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心膽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遺民震恐,不足與圖事;中國將士各自思歸,不肯與同也。若作惡,祗自滅族耳。卿不須憂此,慎莫使人聞也。」
昭笑著回:你說的我還不知道嗎?不過西蜀屢屢出兵騷擾,使得蜀地民不聊生。在我看來出兵平蜀易如反掌,可朝中眾人卻也以為此事不可,要知道,如果人心膽怯,那什麼事也做不成;但若是心志堅強,還有甚麼事情是做不成的?眼下只有鍾會贊同我,覺得平蜀可行,那麼他一定能成。至於平蜀後,就算真如你擔心的那樣,鍾會想造反了,那些活下來的蜀將怕是都要嚇破膽了,哪還有心思和他一起搞事?即便真有,也會自取滅亡吧。所以你不用擔心這件事情,不過我方才同你說的那些也請你別和他人說。
昭回他:你難道忘記當初鍾會伐蜀前你說了什麼、我又回你甚麼了嗎?為何此時又跟我說不必去了?縱然我們此前的那段話不可洩漏,但你知道我意思吧?我當然要以信義待人,只要人不負我,我怎能先生疑心呢?我想到最近賈充問還我是不是對鍾會有所懷疑了?我回他說如若今天派你平蜀,我也要懷疑你嗎?所以賈充也閉口不言了。放心吧,等我到了長安,一切皆可塵埃落定。
收到信的會會對於昭寫了這麼一封肉麻兮兮的信給他實在是嚇得不清,於是便跟人(我猜是姜)說:相國明知我一人就可擺平鄧艾艾了,眼下卻這麼鄭重其事,一定是察覺出我的反意了,我們必須速戰速決,若成功,則天下在手;若不成,也可退保蜀漢,就像劉備那樣。我自淮南之戰以來算無遺策,全天下都知我能耐,可我又怎只滿足於這樣的名聲呢?
所以昭才假借徵他做司空的名義要他回來,只不過……昭扔出去的餌是釣誕誕造反的,誠如賈充說的,誕誕在壽春頗有聲望,好歹是中土名士(by會會說的) 而當時阿師剛死,曹髦為了收權跳了一次,只不過沒成功被會會跟傅嘏繞過去而已
但要是誕誕真的成功凝聚出一股勢力,到時候內憂外患(笑) 昭還能不能招架得住就是個問題了,所以必須趁還沒壯大之前先釣起來...我是這麼想的。
昭回:如果今天是你去,你也要我懷疑你嗎?
賈充便不再說了。
但你看阿,他在跟賈充談完、跟邵悌談完,他還是放了一個餌出去給會會咬,所以才送信給他嘛。昭的那封信其實有滿多解釋方向的,昭的本意是甚麼已然不可考,總之會會對於那封信的理解就是:鍾士季你敢造反你就死定了,所以也許咬不咬這個餌在會會眼裡沒什麼差別,咬了這個餌也許是謀反失敗被斬。但也可能是成功得到天下,可是不咬那……功高震主這頂帽子已經給鄧艾安上了,作為伐蜀主帥的自己,這頂帽子也是摘不掉的。
你說如果會會不咬這個餌會不會其實根本甚麼事情也不會有?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不覺得他平蜀回朝就要接受兔死狗烹的待遇。原因除了我的CP腦以外,還有一條放在荀勖那裡的紀載。
(勖傳)及鐘會謀反,審問未至,而外人先告之。帝待會素厚,未之信也。
待到會會謀反,確切的消息還未傳來之前,先有外人告訴昭這件事情,不過昭向來對會會很好,所以他沒信。
——文王笑曰:「我寧當復不知此耶?」
——文王曰:「我要自當以信義待人,但人不負我,我豈可先人生心哉!」
——會得文王書云:「恐鄧艾或不就徵,今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徑入斜谷,屯樂城,吾自將十萬屯長安,相見在近。」
——凡人之结交,诚宜盛不忘衰,达不弃穷,不疑惑于谗构,不信爱于流言,经长历远,久而愈固。而人多初隆而后薄,始密而终疏,斯何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