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Maomi Ja

@kellerlin - [感想]從文化研究的角度來看,當噗友在講「討厭台漫要有台灣價值」的時候,其實跟...
這狀況和文創商品的浮濫有點類似

先撇除近代已經慢慢在改善的政治因素,有些本質上的問題在很多主打「台灣價值」的作品,完全無法讓人產生共鳴

這些只具有符徵(台灣文化意象)、沒有符旨(台灣文化內在意涵)的大量作品鋪天蓋地排在你眼前的時候,看久了的確會產生厭煩的反應
機器狼🎵AI翻唱試作
太可惡了!機器狼幫您揍他 (゜皿。)!
小雞*Maomi Ja
簡單的舉例就像時X多媒體、聯X數位不是很喜歡辦國外借展嗎?

大家應該都知道做出來的文創商品是怎麼樣

通常是直接把畫作copy到馬克杯、資料夾、磁鐵...等等的東西上
小雞*Maomi Ja
把這個例子移植到台灣價值的文化衍伸商品上的話,成功洋芋片、神明泡湯茶包就屬於這種類型

對,很有趣,讓你眼睛一亮,可是然後呢?

你在使用印有圖樣(符徵)的商品的過程中,有了解到鄭成功、神明的各種資訊和文化意義(符旨)嗎?
小雞*Maomi Ja
比起把一對門神的圖案copy到資料夾上,把一對拿著電蚊拍的門神做成驅蚊掛片

門神(符徵)掛片掛在門口防蚊的效果,跟門神守護家庭的特質(符旨)相符合,不是更容易產生共鳴嗎?
小雞*Maomi Ja
為什麼要講究產生共鳴?

一是消費CP值的關係,我不只是買了印有門神的實體商品,還買到了它的附加文化價值

文化衍伸商品的開發核心和消費誘因就在於後者阿

前者的表象任何人都可以模仿得來,做得比你精細的多得是,表象的價值相對低廉(所以漫畫的重點在構想故事的人,而不是作畫的工作室)
小雞*Maomi Ja
二是激起消費民眾、未來創作者的關注,這能延長這個文化的壽命

好比如花窗、花磚,原本是即將消失的傳統建築元素,由於文化衍伸商品勾起大眾的興趣,這個文化在消費行為和新型態的創作中就有機會得到重生和延續(簡單來說就是復古復興的概念)
小雞*Maomi Ja
然後說個題外話,我不認為文化歷史的長短對於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台灣這邊的歷史比較著重在多元民族、多元觀點的廣度,而不是長度

文化歷史的深度不夠,也不是台灣歷史太短的原罪

歷史是人寫出來的,所謂文化歷史太淺太少,只是研究者和創作者目前還沒有把它深化到某種程度的問題

只是這是一條很長的路啦,有賴同在道上的人們持續努力了
🧃CHAi
說得太對了,我覺得不只是文創,台灣相關台灣的漫畫作品也是,很多人把作品的失敗歸咎在台灣價值上,倒不如說是作者運用的功力不足。題材不是問題。
卡在R7出不來◆阿節아제
認同
小雞*Maomi Ja
🧃CHAi : 題材百百種,作品的成功取決於作者用什麼角度解讀題材,再重組成作品
把問題賴在台灣歷史的短淺或題材無聊,不去追究問題的本質,事情永遠都不會改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