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a
Toyota 為何是全球唯一不受「車用晶片短缺」影響的車廠?背後原因與 311 大地震有關 | Tech...

REF
十年前 311 大地震,迫使豐田提出「晶片儲備計劃」於是豐田便在當時提出一項 BCP(業務連續性規劃)計畫, 要求晶片供應商為公司儲備 2 到 6 個月的車用晶片,《路透社》分析,這也是為何豐田至今很大程度不受全球車用晶片荒影響的原因。在 2011 年 311 福島地震後,豐田估計約有 1,200 多種零件與材料的採購受到這場災難的影響,因此該公司決定改變購買 MCU(微控制器)以及其他晶片的方式,並草擬了 500 項未來需要安全供應的「優先項目清單」。當時,豐田大約花了半年的時間,才將日本以外的生產恢復到正常水準。

---玩JIT始祖不玩JIT了。全球玩JIT碰上 人災人禍 (武漢肺炎) 就 GG了
Deva
這些車用晶片廠太晚向代工廠下訂單,而且相較於蘋果(Apple)等客戶而言訂單實在太少,也且也是最晚向代工廠尋求加單的客戶,而車用晶片廠會有此規劃,又與汽車廠低庫存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這是因為汽車業流行即時生產(Just in Time;JIT)管理制度。
Deva
一般而言,汽車廠不會與台積電等代工廠有直接關係,會與汽車廠有關聯的,是德國博世(Bosch)、大陸集團(Continental)等車用零件廠有關。

而這些車用零件廠所需的晶片,則是與德國的英飛凌(Infineon)、荷蘭的恩智浦半導體(NXP)、日本的瑞薩電子、泛歐的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美國的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這 5 間半導體廠設計的車用晶片有所往來。上述這些半導體廠所設計的車用晶片,就是由台積電、聯電、美國的格芯(Globalfoundries)等代工廠製造相關產品。

車用零件->半導體廠商->晶片代工廠
John Smith
然後成本增加,競爭力降低…
藤原⎝(ΦωΦ)⎠♧燒☆毀♤
but,台GG沒在做這種低毛利低製程的鳥東西
我是台灣人
頭又大:那群白癡... 還JIT咧!
路邊攤宅老闆
John Smith : 中國代工
Deva
成本不會增加,轉嫁給供應商在工廠附近設倉庫搭配物流天天送貨。美其名是 hub倉,帳掛在供應商那邊,JIT ver 1.5 真讚!
流動人口
而且還要跟供應商收租金
ALLURE
盤點武漢肺炎帶來的震盪,第一個就是低利潤傳產壓在外國生產的觀念(口罩、醫療原物料),再來就是JIT制度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