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1:32 PM
46
27
【20210312疫情記者會】
問:國產疫苗和國外AZ疫苗組成方式不同,國產疫苗安性有較高嗎?
莊人祥:AZ疫苗是用腺病毒的載體做疫苗施打,以前並沒有疫苗做類似作法。不過在英國、歐洲目前應該打超過1千萬劑,也沒有一些安全性的疑慮。
國內是用蛋白質次單位當疫苗,比較傳統的方式,一般的安全性沒有太大問題。應該都不會有太大安全性問題。
掰噗~
@baipu
說
Fri, Mar 12, 2021 1:33 PM
唉唉
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1:33 PM
羅一鈞:國產疫苗是蛋白質疫苗,國際進入核准階段的Novavax也是蛋白質疫苗,大概一般常用像兒童或大人的B肝疫苗方式較類似。一般接種引起發燒的比例非常低,目前秀過疫苗出現發燒的比例,大概都有2位數以上。如果是以蛋白質疫苗來預估,發燒比例大概是個位數,甚至比百分之一更低,打完後副作用較少是可以預期的。
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1:34 PM
年代壹電視:國產疫苗因為沒有第三期臨床試驗不被看好?
莊人祥:國產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至少找了3700位,是根據國際規範美國FDA去年10月EUA指引,不是食藥署訂定。
疫苗保護力關聯指標是世界衛生組織或美國FDA目前正在倡議,雖然有很多疫苗上市,全世界還是有很多國家沒有辦法打疫苗。當有疫苗可用,比方美國很難找到受試者用安慰劑下接受試驗,當越來越多第三期疫苗已生產,第二期臨床試驗還是要走三期的話,會有些倫理問題。
第二期3700個是確保安全性沒問題,有效性看疫苗保護力關聯指標,疫苗施打後抗體濃度是否超過特定值。Moderna、BNT都做這方面計算。國內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束後,食藥署EUA通過,疫苗關聯指標也超過預值,理論上國際WHO應可獲得認證。目前市面上疫苗不一定要完成三期,如水痘、流感、A肝、B肝疫苗。
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1:34 PM
問:建議有血栓病史民眾暫緩施打疫苗?
羅一鈞:目前沒有打疫苗會增加血栓風險的說法,不用在現階段針對血栓病史的人建議不施打。其實若感染到病毒,反而增加血栓的疾病。要在利弊間做取捨,不是單純只看到一個案例就無限擴大。等到更多資料出來,如果確實有關聯性,會提到專家會議討論。但目前看來,對黃種人的影響較小,也沒有證據顯示是疫苗導致。
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1:37 PM
問:台灣AZ疫苗什麼條件下會實施緩打?
羅一鈞:各位可以看到去年韓國的疫苗施打事件,出現死亡副作用之後,韓國並沒有停打。反而受到輿情停打的是新加坡。
疫苗接種不只牽涉政策面、科學面,還有民眾信心、輿論。不要因小道消息,對疫苗喪失信心。信心很難重建,講疫苗副作用或風險,讓大家知道國際狀況。
日本醫護施打輝瑞疫苗,接種後30分鐘內過敏反應37件,大部分有過敏史或氣喘。會加註警語或對過敏收集資料。
香港打中國科興疫苗也傳重症或副作用或死亡,標註未受控制慢性病患延後接種。今天大概會公布慢性病指引,如血壓、血糖多少做區分。
疫苗接種帶來的民眾觀感和社會輿情影響是每個國家都會面臨到,也不是只有針對AZ疫苗,接種何種疫苗就很容易產生輿論。疫情防治須面對的狀況,誠實面對。
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1:39 PM
彩蛋:台灣防疫榮登英國醫學期刊(BMJ)封面故事。
台北榮民總醫院李偉強醫師:去年7月曾代表台灣參加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線上防疫會議,自由民主國家防疫表現得好,是過去發生國家大流行。英國3/11刊登成封面故事,提到台灣等5個國家。
SARS過後政府有以下措施,加強疾病管制署CDC,增加公衛專家、防疫醫師。進行更好的疫調且強化資訊系統,疫情中掌握全國和國外訊息。
2004年1月立法院修正傳染病防治法,強化中央地方的權限,必要時啟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OVID-19時,2020年1/20立刻初步一級開設,2/27最高級三級開設。
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1:41 PM
李偉強醫師:協調中央各部會和地方政府、國內外資訊、口罩買賣製造、防疫物資出口管制、加強國內生產等跨部會事情,都在指揮中心協調下順利達成。很多國家羨慕台灣有很完善的指揮中心。
BMJ給我們的標題是"Central coordination",意思是台灣防疫成功重要因素之一是,中央很好的協調動作,造成台灣防疫成績有目共睹。
指揮中心幾乎每天都召開記者會,將重要訊息、新感染情況,一五一十讓民眾知道。防疫資訊透明化,達教育及宣導目的,讓民眾安心。也增加政府跟民眾交流,增加民眾對政府的信心,是這次台灣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的地方。
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1:46 PM
掰噗~
: 可愛掰噗你好~
athena
@athena3110
Fri, Mar 12, 2021 3:26 PM
謝謝分享
那那位要離台卻陽性的法國人有更多的訊息嗎?
拾柒
@april17tw
Fri, Mar 12, 2021 4:05 PM
athena
:
是指案982法國男子嗎?莊副簡單說明他是來台做資訊系統建置,疫調進行中,因IgG、IgM均陽性,判斷可能感染6、7週以上。
athena
@athena3110
Fri, Mar 12, 2021 5:07 PM
載入新的回覆
問:國產疫苗和國外AZ疫苗組成方式不同,國產疫苗安性有較高嗎?
莊人祥:AZ疫苗是用腺病毒的載體做疫苗施打,以前並沒有疫苗做類似作法。不過在英國、歐洲目前應該打超過1千萬劑,也沒有一些安全性的疑慮。
國內是用蛋白質次單位當疫苗,比較傳統的方式,一般的安全性沒有太大問題。應該都不會有太大安全性問題。
莊人祥:國產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至少找了3700位,是根據國際規範美國FDA去年10月EUA指引,不是食藥署訂定。
疫苗保護力關聯指標是世界衛生組織或美國FDA目前正在倡議,雖然有很多疫苗上市,全世界還是有很多國家沒有辦法打疫苗。當有疫苗可用,比方美國很難找到受試者用安慰劑下接受試驗,當越來越多第三期疫苗已生產,第二期臨床試驗還是要走三期的話,會有些倫理問題。
第二期3700個是確保安全性沒問題,有效性看疫苗保護力關聯指標,疫苗施打後抗體濃度是否超過特定值。Moderna、BNT都做這方面計算。國內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束後,食藥署EUA通過,疫苗關聯指標也超過預值,理論上國際WHO應可獲得認證。目前市面上疫苗不一定要完成三期,如水痘、流感、A肝、B肝疫苗。
羅一鈞:目前沒有打疫苗會增加血栓風險的說法,不用在現階段針對血栓病史的人建議不施打。其實若感染到病毒,反而增加血栓的疾病。要在利弊間做取捨,不是單純只看到一個案例就無限擴大。等到更多資料出來,如果確實有關聯性,會提到專家會議討論。但目前看來,對黃種人的影響較小,也沒有證據顯示是疫苗導致。
羅一鈞:各位可以看到去年韓國的疫苗施打事件,出現死亡副作用之後,韓國並沒有停打。反而受到輿情停打的是新加坡。
疫苗接種不只牽涉政策面、科學面,還有民眾信心、輿論。不要因小道消息,對疫苗喪失信心。信心很難重建,講疫苗副作用或風險,讓大家知道國際狀況。
日本醫護施打輝瑞疫苗,接種後30分鐘內過敏反應37件,大部分有過敏史或氣喘。會加註警語或對過敏收集資料。
香港打中國科興疫苗也傳重症或副作用或死亡,標註未受控制慢性病患延後接種。今天大概會公布慢性病指引,如血壓、血糖多少做區分。
疫苗接種帶來的民眾觀感和社會輿情影響是每個國家都會面臨到,也不是只有針對AZ疫苗,接種何種疫苗就很容易產生輿論。疫情防治須面對的狀況,誠實面對。
台北榮民總醫院李偉強醫師:去年7月曾代表台灣參加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線上防疫會議,自由民主國家防疫表現得好,是過去發生國家大流行。英國3/11刊登成封面故事,提到台灣等5個國家。
SARS過後政府有以下措施,加強疾病管制署CDC,增加公衛專家、防疫醫師。進行更好的疫調且強化資訊系統,疫情中掌握全國和國外訊息。
2004年1月立法院修正傳染病防治法,強化中央地方的權限,必要時啟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OVID-19時,2020年1/20立刻初步一級開設,2/27最高級三級開設。
BMJ給我們的標題是"Central coordination",意思是台灣防疫成功重要因素之一是,中央很好的協調動作,造成台灣防疫成績有目共睹。
指揮中心幾乎每天都召開記者會,將重要訊息、新感染情況,一五一十讓民眾知道。防疫資訊透明化,達教育及宣導目的,讓民眾安心。也增加政府跟民眾交流,增加民眾對政府的信心,是這次台灣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的地方。
那那位要離台卻陽性的法國人有更多的訊息嗎?
是指案982法國男子嗎?莊副簡單說明他是來台做資訊系統建置,疫調進行中,因IgG、IgM均陽性,判斷可能感染6、7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