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Sun, Mar 7, 2021 2:58 AM
10
科普算支語吧
有什麼同義詞可以替代嗎?
honey2094
Sun, Mar 7, 2021 2:59 AM
優化也是,但到處都在用,台灣早就支語滿天下了
sake2761
Sun, Mar 7, 2021 3:01 AM
科學小知識?
ಠ_ಠ
Sun, Mar 7, 2021 3:02 AM
Sun, Mar 7, 2021 3:03 AM
不是 是指動詞 「謝謝旅人的科普」這樣
carrot4869
Sun, Mar 7, 2021 3:03 AM
名詞當動詞很常見吧
bull3820
Sun, Mar 7, 2021 3:04 AM
自己不會用的詞=支語(O)
honey2094
Sun, Mar 7, 2021 3:05 AM
科普本來就是支語,現在噗浪這麼挺支語了喔?
alien8326
Sun, Mar 7, 2021 3:06 AM
走心
這個字兩岸都有但是用法和意思不一樣啊
之前遇到用錯的我真的很尷尬
ಠ_ಠ
Sun, Mar 7, 2021 3:06 AM
honey2094: 旅人冷靜 我只是想問替代 其他不一定要回
ಠ_ಠ
Sun, Mar 7, 2021 3:07 AM
alien8326: 真的 我覺得很混亂
bbq5037
Sun, Mar 7, 2021 3:09 AM
alien8326: 可以請問兩岸分別是什麼意思嗎
bun2926
說
Sun, Mar 7, 2021 3:11 AM
我記得走心是指分心的樣子
ಠ_ಠ
Sun, Mar 7, 2021 3:11 AM
為什麼這麼多樓傳來燒起來的味道 我只是想要問替代用詞啊旅人們
alien8326
Sun, Mar 7, 2021 3:12 AM
Sun, Mar 7, 2021 3:21 AM
bbq5037:
中國:類似用心「這件事你能不能走心一點啊」
臺灣:過於認真看待他人無心的話「欸他剛剛開的玩笑不覺得有點討厭嗎」「你走心了」
shake3656
Sun, Mar 7, 2021 3:14 AM
不知道是不是支語
但是「 謝謝你的科普」的科普不是還是名詞嗎wwwwwww
謝謝你科普我這些東西,才比較像動詞?
alien8326
Sun, Mar 7, 2021 3:15 AM
bbq5037: 中國的用法我比較不確定啦
這是我媽看陸劇的時候偶爾聽到的句子
pony2334
Sun, Mar 7, 2021 3:15 AM
「解釋、講解」
但科普是不是支語很有爭議吧,不能因為中國流行起來就說他是支語
ಠ_ಠ
Sun, Mar 7, 2021 3:15 AM
shake3656: 抱歉噗主國文不太好 旅人說的沒錯www
honey1180
Sun, Mar 7, 2021 3:19 AM
台灣的科普一開始就是科學普及
中國的用法是不管什麼東西都可以科普,已經不只在科學的範疇了
ant4487
Sun, Mar 7, 2021 3:20 AM
「智能」、「科普」是正確的詞彙,但「高清」、「質量」則不是;淺談那些在台灣被錯誤使用的詞彙
dog9168
Sun, Mar 7, 2021 3:21 AM
台灣以前叫做「通俗科學」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 #科月50 通俗科學寫作獎,最早的科普寫作競賽 今天截圖的...
bbq5037
Sun, Mar 7, 2021 3:22 AM
alien8326: 原來是這樣,謝謝旅人
dog9168
Sun, Mar 7, 2021 3:23 AM
《科學月刊》與臺灣科普教育濫觴:談科學也需講究新聞性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摘:
說起來,「科普」應是指「科學普及」,是科學教育的核心。這個名詞何時開始在臺灣流行,有待查證。應該是有一個漸進的歷程,大約在1990年代中期之後慢慢取代了「通俗科學」的用法。簡言之,「科普」就是透過各種方式,例如文藝、新聞、美術、電影、電視,將科學的技術、知識、思想和方法等,廣泛傳播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以提高人們對科學的認識,進而改善人類的生活。亦可解說為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方式向普羅大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相比於科學新聞(Science journalism)集中報導最新科研成果,科普作品的內容更為廣泛。
dog9168
Sun, Mar 7, 2021 3:26 AM
台灣綜合科普刊物之回顧與前展
摘:
科普,是科學普及之略稱,中國大陸通用已久。台灣原本無此稱謂,1983年始引入台灣﹝1﹞,其後逐漸為人使用。筆者涉入科普工作已超過半個甲子,整理台灣的科普刊物,對自己、對科普界都是件有意義的事。
ಠ_ಠ
Sun, Mar 7, 2021 3:28 AM
謝謝各位旅人 一篇一篇看完了
dog9168
Sun, Mar 7, 2021 3:31 AM
科普不管哪種用法都符合支語的定義:中國先開始使用、取代台灣固有用法
但其年代比較早,真的是大部份在網路上活躍的人都會說「我小時候就這樣講」的程度
snake3871
Sun, Mar 7, 2021 5:40 AM
台灣有走心這個字
從小到大從沒聽人用過,不管是中國用法還是據說的台灣用法
weasel6555
Sun, Mar 7, 2021 5:42 AM
我科普都還是指跟科學有關的東西。然後我們系把他延伸出來,用了哲普(哲學普及)這個詞XD
ramen5187
Sun, Mar 7, 2021 5:45 AM
ant4487: 補充一下,裡面提到比起人工智慧,人工智能是比較好的翻譯這點我同意,但是智慧跟智能兩個詞都只能當名詞,裡面的例句是錯誤的喔
kudu3320
Sun, Mar 7, 2021 5:49 AM
以前沒聽過走心這個詞,但聽到時第一反應是......這應該是不用心的感覺吧?
類似心不在焉那樣
然後現在到底誰用是什麼意思我已經錯亂了
pizza9453
Sun, Mar 7, 2021 6:03 AM
看到智能就想抱怨一下(
之前有偷偷說很氣在youtube看到有台灣人留言是用智能兩個字,還附了張截圖,然後仔細一看那留言的智能是在說智能障礙、智能不足, 台灣原本就會這樣用
是不是支語也是要看情況的
shake4972
Sun, Mar 7, 2021 6:03 AM
立馬以前好像也是中國比較常用,我說的不是台灣沒這個詞,只是說以頻率來說以前台灣不常用,不要砲我QQ
dog9168
Sun, Mar 7, 2021 6:08 AM
shake4972: 沒錯而且不是你現在才有這種感覺
立馬是什麼意思?大陸新聞常常看到 | Yahoo Answers
shake4972
Sun, Mar 7, 2021 6:48 AM
dog9168: 是吼XDD,因為之前在PTT看人論戰說認為立馬是中國用詞的人是中文太爛www
dog9168
Sun, Mar 7, 2021 8:53 AM
shake4972: 其實要深究立馬的古漢文用法,也跟現在「立刻馬上」那種意思不同
但是因為有緊急的意思,很多人會覺得很像,就這樣過去了
「立馬」我能查到最早用今天普遍用法的文獻,是中國的一齣秧歌劇
worm348
Sun, Mar 7, 2021 10:00 AM
honey2094: 這可以直接寫成改善就好啦 如果是用在非寫程式的人直接說改善還比較好更容易懂
我從小到現在也就只有這幾年聽過"科學普及"...
只能說台灣跟中國太近 近到都懶得翻譯外來語
還有那個走心我真的搞不懂是什麼意思
是走入心裡還是對人事物不感興趣??
dog9168
Sun, Mar 7, 2021 10:12 AM
worm348: 優化(最佳化)是工程設計的一個概念,當然實際效果是改善但並不完全相等。
實際執行任何事因為資源有限無法把所有技能都點滿,而要考慮 trade-off,找到固定資源下最有效益做法的行為稱為最佳化。
worm348
Sun, Mar 7, 2021 10:55 AM
dog9168: 受教了
不過來是希望中國用語用詞傳來台灣之前之後先翻譯再說
但...看看我們的行政官員似乎用得還滿開心且得心應手...@@"
dog9168
Sun, Mar 7, 2021 10:56 AM
worm348: 最佳化就是台灣的翻譯,但後來優化似乎仍佔上風
snake3871
Sun, Mar 7, 2021 12:12 PM
Sun, Mar 7, 2021 12:13 PM
因為講改善好像在說之前的不好一樣,所以很愛用優化,不是之前不好,是變更好這樣(?)
但是也不保證是「最佳」這樣
dog9168
Sun, Mar 7, 2021 12:19 PM
snake3871: 但其實你用的語境比起最佳化或優化(optimization)更適合用「改善」,或者你可以考慮「進化」、「升級」或「更新」?
我覺得有時候因為中文的分析語性質很強,常常一個有明確定義的詞還是可能大家自己去拆字解讀而有不同詮釋 XD 例如「反智 anti-intellectualism」常常被誤用來罵人愚昧,但其實不是那個意思……
載入新的回覆
有什麼同義詞可以替代嗎?
這個字兩岸都有但是用法和意思不一樣啊
之前遇到用錯的我真的很尷尬
中國:類似用心「這件事你能不能走心一點啊」
臺灣:過於認真看待他人無心的話「欸他剛剛開的玩笑不覺得有點討厭嗎」「你走心了」
但是「 謝謝你的科普」的科普不是還是名詞嗎wwwwwww
謝謝你科普我這些東西,才比較像動詞?
這是我媽看陸劇的時候偶爾聽到的句子
但科普是不是支語很有爭議吧,不能因為中國流行起來就說他是支語
中國的用法是不管什麼東西都可以科普,已經不只在科學的範疇了
說起來,「科普」應是指「科學普及」,是科學教育的核心。這個名詞何時開始在臺灣流行,有待查證。應該是有一個漸進的歷程,大約在1990年代中期之後慢慢取代了「通俗科學」的用法。簡言之,「科普」就是透過各種方式,例如文藝、新聞、美術、電影、電視,將科學的技術、知識、思想和方法等,廣泛傳播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以提高人們對科學的認識,進而改善人類的生活。亦可解說為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方式向普羅大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相比於科學新聞(Science journalism)集中報導最新科研成果,科普作品的內容更為廣泛。
科普,是科學普及之略稱,中國大陸通用已久。台灣原本無此稱謂,1983年始引入台灣﹝1﹞,其後逐漸為人使用。筆者涉入科普工作已超過半個甲子,整理台灣的科普刊物,對自己、對科普界都是件有意義的事。
但其年代比較早,真的是大部份在網路上活躍的人都會說「我小時候就這樣講」的程度
從小到大從沒聽人用過,不管是中國用法還是據說的台灣用法
類似心不在焉那樣
然後現在到底誰用是什麼意思我已經錯亂了
之前有偷偷說很氣在youtube看到有台灣人留言是用智能兩個字,還附了張截圖,然後仔細一看那留言的智能是在說智能障礙、智能不足, 台灣原本就會這樣用
是不是支語也是要看情況的
但是因為有緊急的意思,很多人會覺得很像,就這樣過去了
「立馬」我能查到最早用今天普遍用法的文獻,是中國的一齣秧歌劇
我從小到現在也就只有這幾年聽過"科學普及"...
只能說台灣跟中國太近 近到都懶得翻譯外來語
還有那個走心我真的搞不懂是什麼意思
是走入心裡還是對人事物不感興趣??
實際執行任何事因為資源有限無法把所有技能都點滿,而要考慮 trade-off,找到固定資源下最有效益做法的行為稱為最佳化。
不過來是希望中國用語用詞傳來台灣之前之後先翻譯再說
但...看看我們的行政官員似乎用得還滿開心且得心應手...@@"
因為講改善好像在說之前的不好一樣,所以很愛用優化,不是之前不好,是變更好這樣(?)但是也不保證是「最佳」這樣我覺得有時候因為中文的分析語性質很強,常常一個有明確定義的詞還是可能大家自己去拆字解讀而有不同詮釋 XD 例如「反智 anti-intellectualism」常常被誤用來罵人愚昧,但其實不是那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