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藻礁爭議想法] 久久就是要來逆風一下

這個世界上每個議題都是跨領域的,光以這次的藻礁爭議來說,藻礁生態是一個領域、環評是一個領域、能源是一個領域,每個領域在大學可能都是一個學位,要不是這次的藻礁爭議,這三個領域平時還真沒什麼交集。
ಠ_ಠ
因此這次的爭議就至少有這三個領域的人在互相辯論,而這三個領域的人各有各的堅持,或許也不一定能接受對方的觀點。但這是好事,有碰撞才會進步。
ಠ_ಠ
可怕的是,一群網紅、意見領袖、迷因作者、政治評論家等,跟這幾個領域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人,自以為很厲害的跳進去,妄想說服大眾,不讓第二種聲音跑出來。
ಠ_ಠ
講白一點,這三個領域的專業都很深,你沒去修個相關學位出來,你講的話我覺得根本就在豪洨。
ಠ_ಠ
身為一個寫過 n 篇 paper 的博士,目前在公司也從事研究領域。雖然有著研究能力但非相關領域的我,看了這次正反雙方所提出的各種數據後,我只能得到一個結論: 我根本無法判斷哪邊的數據是真的。
ಠ_ಠ
講白點,根據我的經驗,編造數據、造假數據這件事,在每間公司天天都在上演,一個非相關領域的人怎麼可能去辨識。(哪個人敢說自己老闆沒叫員工造假的自己舉手,推薦一下自己公司讓大家去應徵)
ಠ_ಠ
說到底,身為一般人的我們,對於這種議題大概也只有三種作法:
1. 相信專業,看你要相信這三方的哪方。缺點是你可能一輩子也無法判斷你相信的那方說的是不是真的。
ಠ_ಠ
2. 順從自身想法,大膽地說出你不懂,但因為某某原因,所以你支持哪方。不知為不知,這種人我敬你有想法、是個漢子。
ಠ_ಠ
3. 暫時不作出評論,持續保持關注與研究,當然到你真的研究到懂,我想好幾年是跑不掉的。
ಠ_ಠ
最不可取的,就是自以為很厲害,用似是而非的論點,想要讓大眾都支持你;或是聽了某某網紅的說法就隨之起舞。
ಠ_ಠ
另外,這次觀察到的另一個不可取的論點是: 因為支持藻礁公投會被國民黨收割去做文章,所以要反對公投。
ಠ_ಠ
藻礁公投、是否支持能源轉型、國民黨是否收割,在理論上是不相關的三件事,當然實務上有可能被綁架,但因為害怕被國民黨綁架,所以在恐懼下做出的決定是最糟糕的。
ಠ_ಠ
你可以有各種理由反對公投,但不能因為害怕而反對公投。
ಠ_ಠ
=================
soup431
然而一個議題除了各領域的專家,政治因素也不會少呢ㄏㄏ
誰得利、誰從中分食利益、配合誰的政策、造就誰的政績,有了政治的前提專業都只會是背書的東西
crab9699
出資給你做研究的人希望你怎麼寫就可以整個改變方向,即使同一個數據都可以搞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noodle4604
雖然很想關心環保方面的議題,但不是這方面專業,看久了真的會開始保持緘默......即使很努力去找資料,也不一定可以找到正確的資訊......更不用說還要考慮政治因素了,唉
seal9237
柯粉7pupu
sun1255
我是反對公投的,我想提供一些我反對的原因。
因為接著核電場退役後一定會出現缺電的問題,所以不接受缺電就只能蓋。如果不是蓋接收站而其他替代方案的話...
。重啟核四(好像是另外一個戰場)
。深澳電廠(當地生態一樣會被破壞)
。擴建基隆電廠(離市區太近土地徵收容易有問題)
而如果是換接收站的地點的話,中北部的港還有...
。基隆港(是大型商港已經沒有空間可以建置)
。台北港(距離較遠,且岸上管線會經過民宅及生態保護區)
。台中港(距離太遙遠,成本會增加很多)
所以我覺得要其他解決的方法要嘛找比現在預定地生態多元性較差的地方破壞,不然就是用核電。以上是我做決定的原因給大家參考
hotdog1925
姑且身為攪和在其中一個領域的研究者來說,其實光是同一個領域也會分派系啦
同樣的場域用不同設計方法調查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也不能說誰是錯的或造假,只是實驗設計方法不同前提假設不同而已(偏偏這些就是容易在做成懶人包的時候漏掉的大前提假設)
畢竟這種需要公投的事情本來就不會有絕對的對錯
就算把所有研究數據成果報告全部都看完也不會有答案的
soba3044
台中已經有天然氣接收站跟天然氣儲油槽了,別再過來了,在地鵝表示反對
mars1160
深澳電廠方案已經被2018公投第8案否決了吧?因為被否決才用大潭電廠當備案
ಠ_ಠ
載入新的回覆